时间和位移学案和课件

时间和位移学案和课件

ID:5539174

大小:25.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7-12-17

时间和位移学案和课件_第1页
时间和位移学案和课件_第2页
时间和位移学案和课件_第3页
时间和位移学案和课件_第4页
时间和位移学案和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时间和位移学案和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时间和位移学案和课件物理•必修1(人教版)第二时 时间和位移水平测试1.(双选)关于时刻和时间(时间间隔),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时刻表示时间短,时间表示时间长B.时刻对应位置,时间对应位移.作息时间表上的数字表示时刻D.1in只能分成60个时刻答案:B2.关于位移与路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在某一段时间内物体运动的位移为零,则该物体一定是静止的B.在某一段时间内物体运动的路程为零,则该物体一定是静止的.在直线运动中,物体的位移大小一定等于其路程D.在曲线运动中,物体的位移大小可能大于其路程解析:物体从某位置出发,经一段时间又返回到该

2、位置,此过程位移为零,但它运动了,A项错.物体的运动路程为零,说明它未动,反之物体若静止不动,它的运动路程一定为零,B项对.只有在单向直线运动中,物体的位移大小才等于路程,项错.曲线运动中,物体的位移大小一定小于路程,D项错.答案:B3.关于时刻和时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作息时间表上的数字均表示时间B.1in只能分成60个时刻.手表上指针指示的是时间D.“宁停三分,不抢一秒”指的是时间解析:作息时间表上的数字表示的是起床、就餐、上下的时刻,A项错1in能分成无数多个时刻,B项错.手表上指针指示的是时刻,项错.“宁停三分,不抢一秒”指的是时间,D项对.

3、答案:D4.一列火车从上海开往北京,下列叙述中,指时间间隔的是(  )A.火车在早晨6点10分从上海站出发B.火车共运行了12小时.火车在9点4分到达中途的南京站D.火车在19点分到达北京解析:时刻对应位置,时间间隔对应过程,出站、进站对应的是时刻,途中历经的是时间间隔,故B项正确,A、、D三项错误.答案:B.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的核心部分是使电子加速的环形室.若一电子在环形室里沿半径为R的圆周运动,转了3圈又回到原位置,则电子在此运动过程中位移的最大值和路程的最大值分别为(  )A.2πR,2πR    B.2R,2R.2R,6πRD.2πR,2R解析:路程是

4、物体实际走过的轨迹长度,3圈为6πR;位移的大小等于从初位置到末位置的有向线段的长度,有向线段长度的最大值为环形室的直径长度,即位移的最大值为2R答案:6.从高的楼上以某一速度竖直向下抛出的篮球,在与水平地面相碰后竖直弹起,上升到高2处被树杈卡住.在这段过程中(  )A.篮球的位移为3,方向竖直向下,路程为7B.篮球的位移为7,方向竖直向上,路程为7.篮球的位移为3,方向竖直向下,路程为3D.篮球的位移为7,方向竖直向上,路程为3解析:位移为篮球从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线段,而路程为篮球运动轨迹的长度,故A项正确.答案:A素能提高7.如右图所示,一物体沿三条不

5、同的路径由A运动到B,下列关于它们位移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沿Ⅰ较大B.沿Ⅱ较大.沿Ⅲ较大D.一样大答案:D8.一操场跑道全长400,如图所示,其中D和FA为100长的直道,弯道AB和DEF均为半圆形,长度各为100,一运动员从A点开始起跑,沿弯道AB和直线D跑到D点,求该运动员在这段时间内的路程和位移的大小.(计算时位移大小保留两位小数)解析:运动员从A经B、至D的路程为:s=sAB+sD=100+100=200运动员从A经B至D的位移大小xAD=s2A+s2D设半圆的直径为D,即sA=D则12D•π=100故xAD=200π2+1002=

6、1186答案:见解析时间和空间是否有限物质与时间和空间是密切相关而不可分割的统一体.宇宙是客观存在的一切物体的总和.因此,我们所在宇宙诞生的同时才出现了时间和空间,或者说此后时间和空间概念才有意义.宇宙诞生在大约120亿~10亿年(根据2003年的数据为137亿±2亿年)前的一次“大爆炸”,从那时起,基本粒子到各个星系逐渐形成,直到在一个极普通的天体——地球上出现了有高度智慧的生命——人类.这就是宇宙演化到今天的大致过程.大爆炸至今的时间就是我们所在的宇宙年龄,各星系在运动中总体上都在相互远离,这反映了空间还在不断膨胀.物质的空间分布范围,就决定了我们所在宇宙

7、的尺度.然而,时间会不会有一个终点?空间会不会永远膨胀下去?这些“宇宙之谜”还有待人们继续研究,也许解决这些问题的科学家就在今天我们的同学中间.这是通过哈勃太空望远镜拍摄到的距地球约100亿光年遥远的星系这是我们所能观察到的宇宙离我们最远的地方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