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生物下册 第3单元 第1章 第2节 消化和吸收(第1课时)教案1 (新版)济南版(通用).doc

七年级生物下册 第3单元 第1章 第2节 消化和吸收(第1课时)教案1 (新版)济南版(通用).doc

ID:56040953

大小:2.23 MB

页数:8页

时间:2020-06-18

七年级生物下册 第3单元 第1章 第2节 消化和吸收(第1课时)教案1 (新版)济南版(通用).doc_第1页
七年级生物下册 第3单元 第1章 第2节 消化和吸收(第1课时)教案1 (新版)济南版(通用).doc_第2页
七年级生物下册 第3单元 第1章 第2节 消化和吸收(第1课时)教案1 (新版)济南版(通用).doc_第3页
七年级生物下册 第3单元 第1章 第2节 消化和吸收(第1课时)教案1 (新版)济南版(通用).doc_第4页
七年级生物下册 第3单元 第1章 第2节 消化和吸收(第1课时)教案1 (新版)济南版(通用).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七年级生物下册 第3单元 第1章 第2节 消化和吸收(第1课时)教案1 (新版)济南版(通用).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消化和吸收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①、描述人体消化系统的组成以及各器官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重点)②、知道消化的概念和类型。③、通过探究活动“口腔对淀粉的消化作用”,理解化学消化的含义,认同科学探究的过程。(重、难点)2、能力目标:能自主设计、实施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的实验;学会分析实验结果并得出合理的结论。前准备:1、备好课;准备实验的教学器材;制作精美课件。2、探究实验的材料器具:馒头;烧杯,量筒,试管,温度计,滴管,小刀;清水,碘液。3、要求学生分好实验小组;准备橡皮泥;提前预习文本内容。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时间安排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环节一:导入——俗语导入激求知(2分钟

2、)常言道“人是铁、饭是钢”,但是,我们每天吃的食物中含有各种营养成分,要经过一系列复杂的过程,才能为人体提供营养物质。人体中担当这个重任的“食品加工总厂”就是消化系统。其精妙的设备能够高效率的完成----消化和吸收(一)观看美食图片;联想进餐的愉悦;激切探求美食消化、吸收的旅程。生活中的俗语引入,激发学生的求知、探究的欲望环节二:互动——师生互动学基础消化系统的组成(重点)提问:积极回答,展示成果这样既可以让学生回忆上节课的知识,又(7分)食物所含的营养成分中,哪些能够直接吸收?哪必须经过消化后才能被人体吸收呢?过渡:消化系统有两大食品加工分厂,分别是“消化道分厂”和“消化腺分厂”请

3、同学们认真阅读课本P8-9的内容,对照3.1——4,识别消化系统的组成。(一)“消化道分厂”“消化道分厂”的规模相当宏大,是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场所,你能说出消化道所包括的器官吗?假如一粒米,进入口腔顺次造访消化道途经之地,“便身”排出体外,你能说出食物消化的途经吗?小结:交流互动:(1)消化道的起始部分是口腔,是消化道的“窗口”。(2)消化系统中最膨大的部位是胃。(3)消化系统中最长的部位是小肠。(4)胃位于腹腔的左上部;小肠盘曲在腹腔中;肝脏位于腹腔的右上部。(二)“消化腺分厂”“消化腺分厂”——消化腺虽然没有消化道宏大,但作用不小。能分泌消化液(含消化酶)消化食物。人体有哪

4、些消化腺,有什么样的功能呢?b知识链接:酶——生物体内的魔术师酶是生活细胞制造的一种蛋白质。在生物体内,酶能像魔术师一样变出许多戏法,它能使物质合成、分解、转化,它自身并没有什么变化。它是活细胞产生的催化剂。酶的特点是:种类多、专一性、高效性、酶的催化作用受温度、酸碱度的影响。明确要求,自主学习观察思考,识别消化系统的组成对照模式图,思考讨论小组代表发言交流讨论:(1)消化道的“窗口“是哪部分?(2)最膨大的部位是哪部分?(3)最长的部位是哪部分?(4)尝试指出自己的胃、小肠和肝脏的位置在哪里?识图思考、师生总结:能顺理成章的过渡到本节课的主题通过交流,学生很清晰食物穿越消化道的途经

5、。这些小问题可以分解长长的消化道的组成器官,化整为零,使之简单化。韵语快记朗朗上口让学生更快更有兴趣的记忆。展示消化腺的种类,使知识条理清楚,便于记忆;增加知识的链接,又能拓展知识,增强学生的兴趣,并为学习食物的消化过程做好铺垫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知道消化系统的组成,请同学们总结一下消化系统的组成吧。即时反馈:1、下列不属于消化系统组成的是()A、胃B、肝脏C、心脏D、胰腺2、将左右相对应的知识点连接起来梳理知识归纳知识独立思考,限时抢答。1、C2、A→③B→④C→⑤D→①E→②即时训练,能锻炼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使知识得到巩固。环节三:实验——感悟实验深探究(15分钟)食物的消化Ⅰ

6、食物在口腔中的消化(重、难点)过渡:我们的主食是馒头或米饭,大块、较干的馒头进入口腔,不仅会变小而且会变得湿润。慢慢咀嚼还会感觉馒头变甜了。设疑:馒头主要成分是什么?在口腔内发生了哪些变化呢?哪种变化可能有新物质生成让你觉得甜?回忆生活经验:馒头在口中,经过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与唾液混合,细细品尝,馒头越嚼越甜!思考回答:馒头的主要成分是淀粉,淀粉没有甜味。牙齿的咀嚼,馒头会变小、变碎。由生活经验入手,让学生很自然的体会到食物在口腔发生的变化,联想到这就是一种消化。探究实验: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展示探究实验的六个环节:1、提出问题:为什么馒头在口腔内与唾液充分混合后就有了甜味?

7、2、作出假设。3、设计实验4、完成实验5、得出结论6、表达交流巡回指导,纠正不规范的操作指导取唾液的方法:师生互动:(一)作出假设:馒头变甜是淀粉发生了变化。(二)设计实验:设置对照实验;注意实验变量。对照实验的关键是控制好实验变量(唾液)(三)关注实验:控制好水浴的温度,保持在37℃左右。水浴的时间不能太短(5-10分钟)(四)观察现象:1号试管不变蓝2号试管变蓝(五)分析现象:1号试管内是馒头碎屑,相当于牙齿对其进行了咀嚼,又加入了唾液并充分振荡,这样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