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谈实现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doc

例谈实现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doc

ID:56197045

大小:25.00 KB

页数:2页

时间:2020-03-19

上传者:U-2441
例谈实现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doc_第1页
例谈实现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doc_第2页
资源描述:

《例谈实现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例谈实现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摘要:本文就如何实验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的途径进行探索。  关键词:数学教学;有效引导;途径  中图分类号:G4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12)19-065-1一、情境创设要有真情实感  有效的情境创设,要尽可能是实实在在的真实情境,只有真实的情境才是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这种真实的任务才能扣住学生的心弦,才能使学生产生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心态,进而激发学习的动力。如:在一堂有关《平面图形的认识》的课中,老师在桌子上摆了几个学生常见的物品:有印泥、硬胶棒、积木(积木中有长方体、正方体)。老师先让学生介绍每种立体图形的形状,让学生再次加深对立体图形特征的印象。这时老师开始表演魔术:先出示一张白纸,遮住桌子,隔一会再让学生观察:“咦,白纸上怎么变出了长方形!”老师就问:“你们知道老师是怎么变出长方形的吗?”由于学生有盖印泥的经验,孩子们纷纷说出方法:“拿长方体往印泥上一按,再往白纸上按一下,白纸就会有长方形了。”老师问:“长方体能变出长方形,为什么不是别的图形呢?”“因为长方体的下面是长方形的”这样学生对长方体、长方形的区分已经有了初步的感知,接着老师让学生自己表演,把自己玩的心得介绍给其他同学,这样在玩的过程中学生已经潜移默化地将图形的知识掌握了。  二、自主探究要恰如其分  《数学课程标准》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于是,有的老师便把小组合作交流当成了法宝,课堂教学出现了另一种极端。教师不再讲究知识的传授,由学生自主探索,合作学习,信马由缰,漫无目的。比如一位老师在教“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一课时,让学生沿一条高把平行四边形剪拼成长方形时也要求学生分小组合作。有的低年级老师教:“9的认识”时摆9根小棒、9个图片也要求小组合作”。实际上这些数学活动学生个人完全能够完成,有必要让学生分小组合作吗?这样的合作不仅不能让全体学生主动参与,反而让大多数学生失去了独立思考与自主动手操作的机会。因此,我们不能为了合作而合作!而应追求形式与效果的统一。  那么究竟什么时候需要合作探究呢?我认为:第一,出现了新知识,需要新能力时,可以让学生讨论探究;第二,遇到了大家都希望解决的问题,而且有一定难度时可以让学生合作探究;第三,当学生的意见不一致,而且有必要争论时,不妨让持相同意见的学生一起探究,准备与对方争辩。小组合作学习还应明确分工,主持人、记录员等各负其责。每位组员既要会表达见解,还要会倾听意见,这样才能真正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整合”功效。  三、问题设计要就近舍远  有效的数学课堂离不开问题的有效设计。如果设计的问题过大过远,学生会感觉摸不着头脑,沾不上边,课堂出现“跑调”,很难进入课堂学习的正规,造成课堂时间浪费,课堂教学效率低下。  教学片断:《乘法的初步认识》  教者一开始上课,便出示了一个十分漂亮的Flash课件的情景图——“快乐的大森林”。教师让学生观察画面并提问:  师:看了这幅图,你有什么发现?  生1:我发现森林好漂亮啊!有美丽的小花、绿绿的小草,还有好吃的果子。  生2:我发现天上的白云在飘动!  ……  就这样,学生意犹未尽,七八分钟过去,学生不断还有新的发现,但却仍旧是在“看图说话”,他们似乎已忘了:这是在上数学课呢。   由于教师设计问题的过于宽泛,缺少应有的指向,出现了学生回答游离于教学内容之外、教学秩序被打乱、课堂难于驾驭的尴尬局面,如果教师就近提问,学生就会自然而然地认识乘法。  在课堂上,好的情景问题不仅能提高学生的积极性,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还能对提高课堂效率,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四、引导点拨要先抑后仰  有效的课堂离不开教师教学中应有的价值引导,教师精当的讲述、巧妙的点拨、渐入佳境的引导,常会生发出课堂的精彩。  教学片断:《长方体的体积》练习环节:一个正方体纸箱,从里面量边长是75厘米。(1)如果里面装边长15厘米的小正方体物品,能装几个?(2)如果里面装边长是20厘米的小正方体物品,能装几个?  学生解答第1题,出现两种做法:75×75×75÷(15×15×15)=125个和(75÷15)×(75÷15)×(75÷15)=125个。  师:你同意哪一种做法?  生大都认为:两种做法都正确。  师(欲言又止)说:好,请你们解答第2个问题。  生解答:75×75×75÷(20×20×20)~52个;  (75÷20)×(75÷20)×(75÷20)~9个  答案不一样,学生茫然了。  师:请同学们思考一下,75×75×75、20×20×20分别求的是什么?  生:用大正方体的体积除以小正方体的体积,就是说大正方体里包含了几个小正方体。  师:那75÷20求的是什么?想想75、20各是什么?  生:是个数。沿着正方体的棱长可以放3个小正方体。  师:沿着正方体的棱长只能放3个小正方体吗?  生:只能放3个,多出的15厘米不能再放1个。  学生讨论明白:沿着长可以放3个,宽放3个,一层放9个,沿着高也可放3个,3层就能放3×3×3=27个。  教学是一种教师价值引导和学生自主建构相统一的过程。当学生一致认为第一题的两种解法均可时,教师并未横加投射,强加灌输,而是让学生继续练习,让学生在练习中发现问题,在错误中分析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挑战自我的热情。放大学生的错误,先抑后仰,大大提高了数学教学的实效性。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