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一走进信息世界 .ppt

主题一走进信息世界 .ppt

ID:56537026

大小:3.93 MB

页数:10页

时间:2020-06-27

主题一走进信息世界 .ppt_第1页
主题一走进信息世界 .ppt_第2页
主题一走进信息世界 .ppt_第3页
主题一走进信息世界 .ppt_第4页
主题一走进信息世界 .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主题一走进信息世界 .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主题一走进信息世界教师:韦幸目录一二三穿越信息的时空探究信息的特性实现信息的价值1从古至今,信息无时不有,无处不在,人们生活在一个多姿多彩的信息世界里。信息世界让我们感受到了自然现象的美丽神奇;信息世界让我们领略到了社会的精彩纷呈;信息世界让我们体验到了生活的千姿百态。让我们走进信息世界,共同探索信息世界的奥秘吧!想一想我们身边有哪些信息产品?答:手机、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数码相机、单反、扫描仪、投影仪、音响、数字电视、空调等等信息小故事信的故事信是远距离传递和交流信息的工具。最初人们为了和远方的亲友通信,常常委托报信人穿口信,通过手势、语言直

2、接传递信息。为了避免遗忘和差错,人们逐步创造了一种“实物信”,即用各种各样的实物作为交流工具,如“贝壳信”或“结绳信”。实物信,可以看作是人类最早的有形信件。后来人们在石片或树皮上刻画各种各样的图画,以传递更为明确的信息。在文字出席那以后,文字信件也就应运而生了。古代的人们把文字写在绢帛、木筒、竹简上。但无论是绢帛信、木筒信还是竹筒信,它们的制作和使用都有许多缺点和不便。当更理想的书写工具——纸的发明以后,这些不同形式的信就逐渐让位于纸信而退出了历史的舞台。如今,随着通信、计算机及网络技术的发展和普及,人们可以通过电话、电报、传真、计算机网络等更

3、快、更远、更准确地传递信息了。信息技术发展史第一次信息技术革命是语言的使用。发生在距今约35 000年~50 000年前。  语言的使用——从猿进化到人的重要标志。第二次信息技术革命是文字的创造。大约在公元前3500年出现了文字  文字的创造——这是信息第一次打破时间、空间的限制。文字的创造——这是信息第一次打破时间、空间的限制    陶器上的符号:原始社会母系氏族繁荣时期(河姆渡和半坡原始居民)    甲骨文:记载商朝的社会生产状况和阶级关系,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     金文(也叫铜器铭文):商周一些青铜器,常铸刻在钟或鼎上,又叫“钟鼎文

4、”。第三次信息技术的革命是印刷的发明。大约在公元1040年,我国开始使用活字印刷技术(欧洲人1451年开始使用印刷技术)。  印刷术的发明    汉朝以前使用竹木简或帛做书材料,直到东汉(公元105年)蔡伦改进造纸术,这种纸叫“蔡候纸”。    从后唐到后周,封建政府雕版刊印了儒家经书,这是我国官府大规模印书的开始,印刷中心:成都、开封、临安、福建阳。    北宋平民毕 发明活字印刷,比欧洲早400年。第四次信息革命是电报、电话、广播和电视的发明和普及应用。  世纪中叶以后,随着电报、电话的发明,电磁波的发现,人类通信领域产生了根本性的变革,实现

5、了金属导线上的电脉冲来传递信息以及通过电磁波来进行无线通信。1837年美国人莫尔斯研制了世界上第一台有线电报机。第五次信息技术革命是始于20世纪60年代,其标志是电子计算机的普及应用及计算机与现代通信技术的有机结合。  随着电子技术的高速发展,军制、科研、迫切需要解决的计算工具也大大得到改进,1946年由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研制的第一台电子计算机诞生了。计算机发展史1946年2月14日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世界第一台电子数字计算机ENIAC发明了。第一代:电子管计算机第二代:晶体管计算机第三代:中小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第四代:大规模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

6、计算机第一台计算机是美国军方定制,专门为了计算弹道和射击特性表面而研制的,承担开发任务的“莫尔小组”由四位科学家和工程师埃克特、莫克利、戈尔斯坦、博克斯组成。1946年这台计算机主要元器件采用的是电子管。该机使用了1500个继电器,18800个电子管,占地170m,重量达30多吨,耗电150kw,造价48万美元。这台计算机每秒能完成5000次加法运算,400次乘法运算,比当时最快的计算工具快300倍,是继电器计算机的1000倍、手工计算的20万倍。用今天的标准来看,它是你这样的“笨拙”和“低级”,其功能远不如一只掌上可编程计算器,但它使科学家们从

7、复杂的计算中解脱出来,它的诞生标志着人类进入了一个崭新的信息革命时代。谢谢观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