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小学数学三年级《克与千克的认识》观课报告.doc

青岛版小学数学三年级《克与千克的认识》观课报告.doc

ID:56889971

大小:17.50 KB

页数:2页

时间:2020-07-20

青岛版小学数学三年级《克与千克的认识》观课报告.doc_第1页
青岛版小学数学三年级《克与千克的认识》观课报告.doc_第2页
资源描述:

《青岛版小学数学三年级《克与千克的认识》观课报告.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克与千克的认识》课堂观察报告学科数学年级三年级教材版本青岛版课题《克与千克的认识》观察视角信息技术的应用观察者 观察视点观察记录教学目标:1.三维目标确定是否准确2.三维目标达成度本课是《动物趣闻》的内容,董教师三维目标的确定非常准确。知识与能力目标:.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让学生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观念,知道1千克=1000克达成度在95%以上,过程与方法目标:激发学生探索知识的意识,及互相合作学习的能力,体会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学的能力达成度在90%以上,情感态

2、度价值观目标: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激发主动探求的欲望,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能力。达成度在98%以上教学过程:1.是够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和培养2.是否注重学生参与过程的体验俗话说:教无定法,贵在得法。结合这节课的具体情况,主要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董老师给学生们一个“做数学”的机会,设置了“看一看”“猜一猜”“掂一掂”等活动让学生参与其中2根据直观性原则,运用演示法,使学生初步感知1克和1千克大约多重。3贯彻启发性原则,运用讲授法,在课堂上,既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尊重学生学习的主动性。4、依据循

3、序渐进的原则,按照讲扶放的形式,逐步完成例题的教学。学法:一堂生动的课不仅是教师讲得绘声绘色,更重要是的学生们能够听得津津有味。所以,更要注重学法。让学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系列活动中初步形成“质量单位”的表象认识。这节课董老师主要采用了自主探索,动手实践,观察发现,合作交流等方式引领学生展开学习,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信息技术应用观察: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使用及效果新理念提出:“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又如,在练习环节中,教师联系生活实际,《克与千克的认识》对于小学生来说是

4、个全新的质量概念,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年龄特点以及实际生活经验,董老师在课堂教学设计上对教材进行了重新的编排,更加注重在课堂中通过实际操作、大胆猜测,例如让学生看一看、掂一掂、猜一猜、称一称、说一说等活动方式,强调多种感官的参与,使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建立克和千克的质量概念,来解决本课的重难点。不足之处,教师对学生生成的把握还应更细腻,只有在具体的活动之后,学生才可能对千克这一重量单位建立清楚的表象,同时让学生在学习中体验到了知识来源于实践但必须经过加工才能形成正确知识和理论。教学改进建议:1、教学语

5、言还需精简锤炼。2、学生对“比1千克多的物体”体验还不够,应多举例,多让学生体验,比如可以通过抱抱自己的同桌等活动强化感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