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储藏隐患及应急处理-论文.pdf

大豆储藏隐患及应急处理-论文.pdf

ID:57923992

大小:311.13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04-12

大豆储藏隐患及应急处理-论文.pdf_第1页
大豆储藏隐患及应急处理-论文.pdf_第2页
大豆储藏隐患及应急处理-论文.pdf_第3页
资源描述:

《大豆储藏隐患及应急处理-论文.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74粮套加工2012年第37卷第1期大豆储藏隐患及应急处理田宝俊,刘忠强,郑振堂(中央储备粮临沂直属库沂南分库,山东临沂276305)摘要:分析了大豆储藏的隐患。系统提出了对豆堆出现的发热、出汗、结露和霉变等症状的应急处理措施,缓解扣制止隐患的进一步扩大,排除其对安全储藏的不良影响,有效保持大豆的储藏品质。关键词:大豆;储藏隐患;处理措施中圈分类号:S379.7文献标志码:B文章缩号:1007—6395(2012)01-0074-03大豆是主要油料作物之一.也是我国重要的粮值显著降低。油兼经济作物。大豆含有34%-45%的蛋白质、19%一大豆的耐温性差,特别表现在

2、发芽率的降低或22%的脂肪(转基因大豆含脂肪更高)、25%一28%的丧失。25℃以上时大豆储存100d,发芽率会迅速降糖分和多种维生素,既是一种营养物质平衡的食物,至40%以下,水分愈大,丧失发芽率下降愈快,因此,又是优质蛋白质和油脂的重要来源之一.故称为粮只有低温储藏,才能有效保持大豆的品质。食中的“皇后”,是主要仓储粮食之一。1.4后熟期长,易“出汗”、“乱温”大豆从成熟收获到生理成熟和工艺成熟的后熟1大豆的主要储藏隐患期较长。在此期间,因酶的活性很强,在合成作用和大豆由于富含蛋白质和脂肪,在储藏过程中容呼吸作用进行中会释放出较多的水气。如不能及时易出现吸湿生

3、霉、走油赤变、品质劣变、发芽力丧失散发,在某个部位积聚,极易造成局部“出汗”;旺盛等不良现象,储藏稳定性较差【”。的呼吸还释放大量热量.使豆堆温度局部升高或出1.1水分活性高。安全水分标准低现豆堆各部分温度不均的“乱温”现象。这些都对大大豆所含的脂肪是疏水性物质.因而籽粒中的豆安全储藏不利.严重时还会出现发热.甚至霉烂现水分都集中在脂肪以外的蛋白质亲水胶体部分,致象。使在整粒大豆含水量较低的情况下其亲水胶体部分1.5油份易析出.子叶易“赤变”水分含量仍然很高。例如,脂肪含量为20%的大豆,大豆中脂肪的导热性差。热容量大,豆堆的孔隙水分含量为13%时。其非脂肪部分含

4、水量可高达度又偏低(一般在38%~45%之间),当储藏过程中出16%以上,水分活性高,耐储性较差现高温后很难使其快速降温.豆堆内长期积聚的热1.2吸湿性强。易发热霉变量会促使脂肪氧化分解,破坏其脂肪和蛋白质共存蛋白质是一种亲水胶体物质。所含肽键、氨基的乳化状态,从而导致大豆出现“浸油”,俗称“走油;等极性基团对水分子有很强的吸附力,组织结构上,同时,脂肪中的色素逐渐沉积,致使子叶变红,即发大豆种皮较薄,通透性好,具有特殊吸水构造——发生“赤变”。实践证明:水分13%的大豆,若在7、8月芽孔(珠孔),因而具有很强的吸湿性。若水分12.5%高温入仓。当豆堆温度达到25

5、℃后,就能发生浸油、的大豆长时间处在温度20℃.相对湿度90%的状赤变;若不作降温处理,至11月时的3个月中,豆态下,水分可升高至20.8%,体积膨胀2—3倍,因此堆表层及中上层中心处浸油、赤变粒就可达60%以大豆的储藏,特别要做好防潮、防湿工作。上。豆堆中层浸油赤变粒也可达20%左右。1.3耐温性差.品质容易劣变大豆走油、赤变后,出油率减少,豆油色泽加深,大豆不耐高温.过高的温度会引起大豆的主要做豆腐有酸败味,做豆浆颜色发红。浸油、赤变是油成分发生物理、化学和生物性质的变化,例如,蛋白料储藏中常见的一种不良物理与化学变化。其发生质变性、脂肪分解等,这些变化会对大

6、豆的外观质量的数量随保持高温条件下储藏时间的延长而增加。和内在品质产生不良影响,使其商品价值和利用价因此,当豆堆出现发热、吸湿、霉变的隐患时,应及时收稿日期:2010-09-02进行通风、降温和散湿处理,从而抑制浸油、赤变现作者简介:田宝俊(1971一),男,仓储管理员,从事粮食储存工作。2012年第37卷第1期籁食加工75象的发生。积聚区等)和发热区域,进行抽样检测和感官鉴别,1.6抗虫蚀能力虽强.但特殊条件下可滋生虫害进一步判断隐患类别和严重程度。具体为:大豆籽粒表面光滑,种皮的组成成分中含有较①用鼻闻仓内是否有异味。若有霉味、辛辣味或多的纤维素和蜡质.组织较

7、坚硬,不易遭受害虫侵其他异味,则判断存在“霉变”情况。②用脚踩粮面感蚀,因其有特殊的豆腥味.增强了对虫害的抵抗能觉粮面松软程度。若发现豆堆表面发硬,则判断存在力。大豆在储藏过程中除可能出现印度谷蛾、地中“结顶”情况。③用手抓豆粒感觉其干湿和软硬程度。海螟蛾与粉斑螟蛾的危害外,通常情况下一般储粮若发现豆粒有潮湿感,则判断存在“出汗”或“结露”害虫很少对大豆形成侵害,但杂质集聚区也易滋生情况:若发现豆粒变软,则判断存在“吸湿生霉”或锈赤扁谷盗等第二食性害虫。“赤变”可能。④用眼观察豆粒种皮和子叶部位的颜色和状态。若发现种皮颜色灰暗、泛白,则判断存在2储粮隐患的发现及应

8、急处理“初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