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化解析几何运算方法

简化解析几何运算方法

ID:5847820

大小:1006.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7-12-26

简化解析几何运算方法_第1页
简化解析几何运算方法_第2页
简化解析几何运算方法_第3页
简化解析几何运算方法_第4页
简化解析几何运算方法_第5页
资源描述:

《简化解析几何运算方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简化解几运算八法解析几何的本质特征是几何问题代数化,就是将抽象的几何问题转化为易于计算的代数问题,这提供了许多便利;但也不可避免地造成许多计算的繁琐,同时对运算能力提出较高要求。其实,只要有简化运算的意识,注意探索简捷运算的技巧,并适时进行有关的规律总结,许多较为繁琐的计算过程是可以简化甚至避免的。1.回归定义圆锥曲线的定义是圆锥曲线的本质属性。许多美妙而有趣的性质和结论都是在其定义的基础上展开的,在分析求解时若考虑回归定义,可以使许多问题化繁为简。例1过椭圆左焦点倾斜角为的直线交椭圆于点且,则此椭圆离心率为解析本题的常规解法是:联立再结合条件求解,运算量大,作

2、为填空题,不划算!如图1,考虑使用椭圆的定义和有关平面几何性质来求解:,另一方面,在中,故于是,又,所以可得例2一种酒杯是抛物线绕轴旋转而成的,将长为的玻璃棒(质地均匀)随意的放入酒杯内(杯壁足够高,能没入玻璃棒),试确定玻璃棒的平衡位置。解析:确定平衡位置即求玻璃棒中点到轴距离的最小值,如图2,应用抛物线的定义进行简捷求解:当时弦可以经过焦点,如图2所示:,所以显然当时平行于轴时最小为2.活用平几性质解决解析几何的运算问题,往往需要求解涉及含多个参数的两个以上方程组成的方程组,运算较为复杂,运算能力稍差的同学难以准确迅速求解,甚至半途而废;若能联想题目所涉及图

3、形的几何性质,并利用有关几何性质来解决问题,常常可以峰回路转,收简捷巧妙解题之效果.例3已知点到两定点的距离比为,点到直线7的距离为1,求直线的方程。(02年全国高考题)解析本题若按常规做法为:设,则的方程为,即,于是①又②(注:满足上述条件的点的轨迹为阿波罗尼奥圆即圆)将①代入②可得,于是因此直线的方程为若能进一步观察题设条件:如图3,在中斜边,直角边可得,在中由正弦定理得于是因此直线的方程为评注:本题为02年全国高考文科第21题,分值为14分,重点考查学生通过联立①②消参解方程组的运算能力,对文科学生的运算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通过上述通法与巧法对比,读者容

4、易看出:运用平面图形的有关几何性质来分析解决一些解析几何的问题,可以有效地避免复杂的解几运算,以达简捷解题之目的。例4某人在一山坡处观看对面山顶上的一座铁塔,如图4所示,塔高米,塔所在的山高米,米,图中所示的山坡可视为直线且点在直线上,与水平地面的夹角为,试问此人距离水平地面多高时,观看塔的视角最大(不计此人身高)?(05年天津卷高考题)解析解析法可详参高考评分标准,这里给出利用平面几何知识的简捷解法:如图5,作圆过点且与直线相切,切点的纵坐标即为所求。设直线与轴交于点,则易得由圆幂定理得于是为所求.注:这道源于生活实际的高考试题,具有深厚的科学背景---来源于

5、几何学史上著名的米勒问题:“设点是锐角的一边上的两点,试在边上找一点,使得最大。”7如图6,其结论是:点为过两点且和射线相切的圆的切点(证明略)以米勒问题为背景改造的高考题和竞赛题还有①04年全国联赛题第12题: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给定两点,点在轴上移动,当取最大时,点的横坐标为②05年浙江卷理第17题:如图7,已知椭圆的中心在坐标原点,焦点在x轴上,长轴的长为4,左准线与x轴的交点为M,

6、MA1

7、∶

8、A1F1

9、=2∶1.(Ⅰ)求椭圆的方程;(Ⅱ)若直线:x=m(

10、m

11、>1),P为上的动点,使最大的点P记为Q,求点Q的坐标(用m表示)(文科为:若点P为上的动点,

12、求∠F1PF2最大值)上述试题若使用圆幂定理来求解,都极为简单(略)。例5已知内接于圆的的顶点为,求的重心的轨迹方程。解析本题若设,则有,,,,再由夹角公式得,由以上5个等式消去参数得。值得注意的是:消参具有很高的技巧,一般学生难以做到!这里给出以下做法:如图8,设为的中点,连结,则由得故点的轨迹方程为①设重心,,则代入①式可得.下面用运动变化的观点考察点的横坐标的取值范围:如图9,点运动的极限位置是,这时,于点,则且,作于点得点最靠左的位置为时,此时于是解得故所求轨迹方程为注1本题若用三角法可解如下:设,由知,设则,7于是。又而,,故所求轨迹方程为2若是用通法

13、,结合图形的几何性质可简解如下:由,,,得而由得,故。(限制变量的取值范围方法同上)3.数形结合对于某些几何特征比较明显的问题,常可从分析图形本身所固有的几何特征入手,或从运动变化的观点来分析考察图形中某些量的变化规律,往往可简捷获解。例6是已知椭圆上的两点,线段垂直平分线与轴交于点,求证:(92年全国卷)简析着眼于寻求“线段垂直平分线”的几何意义,可考虑构造圆(如图10)①,它与椭圆②有四个不同交点(或3个,当之一为长轴端点时),由①②消去得-③,方程③有两个不同实根,则,即。,又,.例7设点,动点在椭圆上且满足,试求的取值范围。解析本题简捷的解法是从数形结合

14、的角度用运动变化的观点进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