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原递呈细胞与抗原的递呈

抗原递呈细胞与抗原的递呈

ID:5869244

大小:5.06 MB

页数:56页

时间:2017-12-14

抗原递呈细胞与抗原的递呈_第1页
抗原递呈细胞与抗原的递呈_第2页
抗原递呈细胞与抗原的递呈_第3页
抗原递呈细胞与抗原的递呈_第4页
抗原递呈细胞与抗原的递呈_第5页
资源描述:

《抗原递呈细胞与抗原的递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抗原递呈细胞与抗原的递呈1教学内容一、抗原递呈细胞1、树突状细胞(DC)2、单核-吞噬细胞(MPS)3、B淋巴细胞二、抗原递呈及其机制1、胞质溶胶途径2、溶酶体途径3、非经典抗原递呈途径4、脂类抗原的CD1分子递呈途径2抗原递呈细胞概述抗原递呈细胞(Antigen-presentingcell.APC)抗原MHC抗原肽T能摄取、加工处理抗原,并将抗原递呈给T细胞的一类免疫细胞。也称为辅佐细胞。抗原递呈细胞3抗原递呈细胞的分类专职APCMHC-II组成性表达MHC-II类分子。如树突状细胞、巨噬细胞和B细胞非专职APCMHC-II在某些因素刺激下可以表达MHC-II类分子。如内皮细胞、上皮细

2、胞、成纤维细胞等另外,从广义上讲,所有能够表达MHC-I类分子的细胞也属于抗原递呈细胞。4树突状细胞(DC)DC(Dendriticcell),是目前所知体内功能最强的专职APC,能够刺激初始T细胞增殖,是机体免疫应答的启动者,而Mφ和B细胞仅能刺激活化的或记忆T细胞。主要由骨髓中髓样干细胞分化而来,这类DC称为髓样DC(MDC)。少数DC是由淋巴样干细胞分化而来,这类DC称为淋巴样DC(LDC)。DC的来源5多能造血干细胞粒细胞淋巴样干细胞髓样干细胞TBNK淋巴系DC髓系DC髓系DC单核细胞巨噬细胞DC的来源6DC的分化发育1、前体期髓系前体细胞经血循环或淋巴循环进入多种实体器官及非淋巴

3、组织的上皮部位,在某些细胞因子作用下分化发育为未成熟DC。外周血单核细胞在体外受GM-CSF、TNF-α、IL-4等作用,也能发育为DC。2、未成熟DC正常情况下,体内绝大多数DC处于未成熟状态,它们具有很强的摄取、加工处理抗原的能力,但由于低表达共刺激分子和粘附分子,在体内刺激初始T细胞和在体外激发混合淋巴细胞反应的能力较弱。受炎症等因素影响,未成熟DC能从非淋巴组织进入次级淋巴组织并逐渐成熟;未成熟DC摄取抗原后也可自发成熟。3、成熟DC迁移过程中未成熟DC逐渐成熟,迁移至外周淋巴器官T细胞区的成熟DC高表达MHC分子、共刺激分子和粘附分子,能有效地将抗原递呈给初始T细胞并使之激活。7

4、DendriticCellMaturation8组织中未成熟DC淋巴组织中成熟DC强吞噬和吞饮作用不再有吞噬能力处理抗原能力强处理抗原能力弱低水平的MHC高表达MHC和黏附分子缺乏共刺激分子表达共刺激分子(B7-1/-2)递呈抗原能力弱递呈抗原能力强9DC的分布与命名DC广泛分布在除脑以外的全身各器官,但数量极少,主要分布于存在炎性细胞因子和抗原的微环境中。根据分布部位的不同,可将DC大致分为a、非淋巴样组织中的DC主要包括朗格汉斯细胞(LC)、间质性DCb、体液中的DC主要包括外周血DC、隐蔽细胞c、淋巴样组织中的DC主要包括并指状DC(IDC)、胸腺DC、滤泡DC(FDC)101、朗格

5、汉斯细胞(LC)位于表皮和胃肠道上皮,属于未成熟DC。LC胞浆内含特征性Birbeck颗粒,该颗粒与抗原提呈有关。FcγRMHC-IIMHC-IC3bRBirbeck颗粒3、血液DC外周血DC可能来自骨髓的DC前体,也可能是携带抗原的LC和间质性DC。2、间质性DC间质性DC位于心、肝、肾、肺等实质器官间质的毛细血管附近,属于不成熟DC。4、隐蔽细胞隐蔽细胞是输入淋巴管和淋巴液中迁移形式的DC,由淋巴引流区的局部皮肤或黏膜组织中携带抗原的LC迁移而来。11位于外周淋巴组织的胸腺依赖区,由LC或间质性DC衍生的成熟DC。并指状DC位于淋巴组织非胸腺依赖区,不表达MHCⅡ类分子,但高表达FcR

6、和CR,可与Ag-Ab或Ag-Ab-C复合物结合,使抗原长期滞留在细胞表面,供B细胞识别,诱导免疫应答和免疫记忆。滤泡DC胸腺DC来自LDC,位于胸腺髓质,参与T细胞阴性选择过程。12树突状细胞的分化、发育和迁移13FDC的扫描电镜图(串珠样结构为捕获的抗原抗体复合物)14皮肤朗格汉斯细胞隐蔽细胞体内几类主要的DC15外周淋巴器官皮质副皮质区髓质输入淋巴管巨噬细胞滤泡DC并指状DCHEV16DC的生物学功能*强的吞饮作用*吞噬作用*受体介导的内吞(FcR/CR/甘露糖受体)*表面捕获(FDC)FcR和C3bR抗原提呈免疫调节*激活初始T细胞,启动免疫应答*分泌细胞因子,调节免疫细胞分化发育

7、*分泌趋化性细胞因子,趋化T/B细胞*未成熟DC可诱导免疫耐受17吞饮:吞入液态物质或极微小颗粒的过程。吞噬:细胞吞入较大颗粒或分子复合物的过程。受体介导的胞吞作用:是一种特异性很强的胞吞作用,大分子物质首先与细胞膜表面的特异性受体结合然后通过膜囊泡系统完成抗原的转运。胞吞作用:细胞膜接触抗原后将其包围形成小泡并吞入胞内的转运过程。又称为内化。根据吞入物质的状态、大小及特异性的不同可分为吞噬作用、胞饮作用及受体介导的胞吞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