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原则ppt课件.ppt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原则ppt课件.ppt

ID:59270158

大小:149.50 KB

页数:47页

时间:2020-09-22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原则ppt课件.ppt_第1页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原则ppt课件.ppt_第2页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原则ppt课件.ppt_第3页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原则ppt课件.ppt_第4页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原则ppt课件.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原则ppt课件.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原则主讲:夏胜利无指征的预防用药无指征的治疗用药抗菌药物品种、剂量的选择错误给药途径、给药次数及疗程不合理抗菌药物的不合理应用表现为一、诊断为细菌性感染者:方有指征应用抗菌药物诊断为细菌性、真菌、结核分枝杆菌、非结核分枝杆菌、支原体、衣原体、螺旋体、立克次体及部分原虫等病原微生物所致的感染,有指征应用抗菌药物。缺乏细菌及上述病原微生物感染的证据,以及病毒感染者均无指征应用抗菌药物。治疗性应用的基本原则二、尽早查出感染病原,根据病原种类及细菌药敏或试验结果选用抗菌药物。抗菌药物品种的选用原则上应根据药

2、敏的结果而定。有条件的医疗机构,住院病人必须在开始抗菌治疗前先留取相应标本,立即送细菌培养,以尽早明确病原菌和药敏结果;门诊病人可根据病情需要开展药敏工作。危重患者在未获知病原菌及药敏结果前,可根据患者的发病场所、原发病灶、基础疾病等推断最可能的病原菌,并结合当地细菌耐药状况给予抗菌药物经验治疗,获知细菌培养及药敏结果后,对疗效不佳的患者调整方案。三、按照药物的抗菌作用特点及体内过程特点选择用药各种抗菌药物的药效学和人体药代动力学特点不同,因此各有不同的临床适应证。临床医师应根据各种抗菌药物的特点,按临床适应证正确

3、选用抗菌药物。四、抗菌药物治疗方案应结合患者病情、病原菌种类及抗菌药物特点制订根据病原菌、感染部位、感染严重程度和患者的生理、病理情况制订抗菌药物治疗方案、包括抗菌药物的选用品种、剂量、给药次数、给药途径、疗效及联合用药等。(一)品种选择根据病原菌种类及药敏结果选用抗菌药物。(二)给药途径按各种抗菌药物的治疗剂量范围给药。治疗重症感染(败血症,SIE等)和抗菌药物不易达到的部位的感染(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等),抗菌药物剂量宜大(治疗剂量范围高限);而治疗单纯性下尿路感染时,由于多数药物尿药浓度远高于血浓度,则可应用较小

4、剂量(治疗剂量范围低限)(三)给药途径1、轻度感染可口服给药,重症感染,全身性感染,初始治疗应予静脉给药,以确保疗效。2、抗菌药物的局部应用宜尽量避免,皮肤粘膜局部应用很少被吸收。感染部位不能达到有效浓度。反易引起过敏反应或导致耐药菌产生,因此应避免局部应用抗菌药物。抗菌药物局部应用的少数情况:全身给药后在感染部位难以达到治疗浓度时可加用局部用药作为辅助治疗。治疗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时某些药物可用同时用鞘内给药。包裹性厚壁脓肿脓腔内注入抗菌药物以及眼科感染局部用药等。某些皮肤表层及口腔、阴道等粘膜表面的感染可采用抗菌药

5、物局部应用或外用。但应避免将主要供全身应用的品种作局部用药。局部用药宜采用刺激性小,不易吸收、不易导致耐药性和不易致过敏反应的杀菌剂,青霉素、头孢菌素类等易产生过敏反应的不可局部应用。氨基糖苷类等耳毒性药物不可局部滴耳。(四)给药次数应根据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学相结合的原则给药。青霉素、头孢菌素类和其他β内酰胺类、红霉素、克林霉素等消除半衰期短者,应一日多次给药。氟喹诺酮类,氨基糖苷类等一日给药一次(重症感染者例外)(五)疗程抗菌药物疗程因感染不同而异,一般宜用至体温正常,病状消退后72~96小时,特殊情况妥善处理。但

6、是败血症、感染性心内膜炎、化脓性脑膜炎、伤寒、布鲁菌症、骨髓炎、溶血性链球菌咽炎和扁桃体炎、深部真菌病、结核等需较长的疗程方能彻底治愈并防止复发。(六)抗菌药物的联合应用要有明确的指征仅在下列情况时有指征联合用药1、原菌尚未查明的感染。包括免疫缺陷者的的严重感染2、单一抗菌药物不能控制的需氧菌和厌氧菌混合感染,2种或2种以上病原菌感染3、单一抗菌药物不能有效控制的SIE或败血症等重症感染4、需长程治疗但病原菌只对某些抗菌药物产生耐药的感染如Tb深部真菌病5、由于药物协同抗菌作用,联合用药时应将毒性大的抗菌药物剂量减

7、少。如两性霉素β与氟胞嘧啶联合治疗隐球菌脑膜炎时,前者的剂量可适当减少,从而减少其毒性反应。联合用药宜选用协同和相加抗菌作用的药物联合,如青霉素、头孢菌素类和其他β内酰胺类与氨基糖苷类联合、两性霉素β与氟胞嘧啶联合。联合用药通常采用两种药物联合,3种及3种以上药物联合仅适用于个别情况,如结核病的治疗,此时必须注意联合用药后,药物不良反应将增多。预防性应用的基本原则一、内科及儿科预防用药1、用于预防一种或两种特定病原菌入侵体内引起的感染可能有效,如目的在于防止任何细菌入侵,则往往无效。2、预防在一段时间内发生的感染可

8、能有效,长期预防用药尚不能达到目的。3、患者原发疾病可以治愈或缓解者,预防用药可能有效.原发疾病不能治愈或缓解者(如免疫缺陷者),预防用药应尽量不用或少用。对免疫缺陷者,宜严密观察其病情。一旦出现感染征兆时,在送检有关标本作培养同时,首先给予经验治疗4、通常不宜常规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的情况:普通感冒、麻疹、水痘等病毒性疾病,昏迷、休克、中毒、心力衰竭、肿瘤,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