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田园诗歌赏析培训讲学.ppt

山水田园诗歌赏析培训讲学.ppt

ID:59541088

大小:454.00 KB

页数:25页

时间:2020-11-09

山水田园诗歌赏析培训讲学.ppt_第1页
山水田园诗歌赏析培训讲学.ppt_第2页
山水田园诗歌赏析培训讲学.ppt_第3页
山水田园诗歌赏析培训讲学.ppt_第4页
山水田园诗歌赏析培训讲学.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山水田园诗歌赏析培训讲学.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山水田园诗歌赏析复习大纲一、明确山水田园诗的一般意象二、把握山水田园诗表达的思想情感有几种情况,从所学诗歌里找相应的例子说明。围绕问题:1、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什么意象——意境——表达情感)2、作者是怎样表达什么样的思想感情的?(侧重表现手法)三、明确答题常用术语明确鉴赏中常用到的术语1.思想内容——热爱自然,向往自由、归(退)隐 生活,闲适淡泊,悠然自得等等。2.画面意境——恬淡宁谧,清新淡雅,明丽绚烂,雄浑壮丽,清冷空寂等等。3.表现手法——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乐景衬哀情A、描写景物方法:动静

2、结合(以动写静)、虚实结合、正侧结合B、写景的空间排列次序:由大至小、由小至大、由远至近、由近至远、由上到下C、描写景物的角度:视觉、听觉、味觉、嗅觉、触觉4.语言特点——清新自然、质朴自然、清新洗练等1.寻找意象、概括诗歌内容及景物特点。2.理解诗歌主旨和作者的思想感情.3.品味词语:动词、叠词、虚词、描写颜色的词语4.赏析句子:从修辞、写作手法、描写角度等方面入手。5.诗歌常用的写作方法:学会运用专业术语准确表达。①描写方式: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点面结合、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白描、工笔、以乐景写哀情等。②抒

3、情方式:直抒胸臆、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融情入景等。③修辞方法:比喻、拟人、借代、夸张、对比、互文、通感、双关、设问、反问、引用典故、化用典故或诗句、反复等。④表现手法:托物言志、借古讽今、铺垫、象征、衬托、想象、联想、照应、以动(声)衬静、化静为动等。山水田园诗:①热爱自然,钟情山水。②淡泊宁静, 志趣高远,对闲适的田园生活的向往,表达悠闲喜悦之情。③对黑暗的官场及现实生活的不满,向往隐逸。④感情复杂,不一而足。(不一而足:原指不是一个条件或一样东西就能够满足的。后指同类事物或情况很多。)《桃花源记》《答谢

4、中书书》《与朱元思书》《山中杂诗》《竹里馆》《终南别业》过故人庄孟浩然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情感一:热爱自然,钟情山水一、热爱自然,钟情山水1.表现对闲适恬淡的山水田园生活的热爱的诗歌中常描绘的景物有:炊烟、桑麻、桑榆、桃李、麦苗、葵藿、豆苗、菊花、鸡、犬、禽雀、眠蚕2.这类景物的共性特点及情与景的关系:这些景物都与田园生活密切相关,这些景物组合在一起,清新优美、宁静和谐、富有生活气息,与诗人身处其中的悠闲自在和轻松愉悦的心情是和谐统一的。雨过

5、山村 【唐】王建 雨里鸡鸣一两家,竹溪村路板桥斜。妇姑相唤浴蚕去,闲着中庭栀子花。【练习】1.首句“鸡鸣一两家”写出了山村风景的什么特点?2.“闲着中庭栀子花”中“闲”好在哪里?3.简要分析本诗的思想感情?东坡①[宋]苏轼雨洗东坡月色清,市人行尽野人行。莫嫌荦②确坡头路,自爱铿然曳杖声。【注】①东坡:苏轼在贬官黄州时居住与躬耕的地方。②荦(luò)确:山多大石的样子。1.前两句诗写出了月光下的东坡________________的环境特点。(3分)2.后两句诗景中寓情,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3分)3.请结合全诗

6、赏析“铿然”一词的妙用。(3分)情感二:厌恶官场,向往隐逸诗人们通过对山水风光、田园生活的描写,来表达尘世官场的污浊、对现实的不满,怀才不遇的苦闷,以及对自由的追求和对宁静、平和、隐逸生活的渴望,抒发一种宁静闲适的生活情趣。情感二:厌恶官场,向往隐逸归园田居·其三陶渊明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二、厌恶官场,向往隐逸1.常出现的景物有:野径、古木、荆扉、柴门、空林、空山、鸾鹤(仙灵之鸟,超凡脱俗)、孤云(孤高傲世)、禅房、古寺、暮钟2.常出现的人物

7、有:五柳、接舆、伯夷、叔齐、寺僧、道人、林叟、樵夫、幽人3.这些景物和人物的共性特点:远离尘俗,清幽静谧、清冷荒僻(这与官场的明争暗斗形成对比,这些景物组合在一起,为诗人营造出一片清幽静僻,远离尘俗的天地,与诗人超然世外、宁静淡泊或自甘寂寞的情怀是和谐统一的)二、厌恶官场,向往隐逸庆全庵桃花谢枋得寻得桃源好避秦,桃红又见一年春。花飞莫遣随流水,怕有渔郎来问津。[注]谢枋(fāng)得,宋末元初人。宋亡后,只身隐居,多次坚拒元朝征召。庆全庵:谢枋得避居建阳(今属福建)时给自己居所取的名称。1.首句化用了什么典故?(3分

8、)2.次句中“又”字有什么作用?(3分)3.请简要分析“桃花”在全诗中的作用。(3分)情感三:淡泊宁静, 志趣高远这类诗歌往往通过对超凡脱俗的环境和人物的刻画,表现主人公淡泊宁静、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洁志趣,抒写自己遗世独立的高尚情怀和隐居生活的幽寂高雅。情感三:淡泊宁静, 志趣高远(三)鹿柴王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