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外贸困境和前景研究

中国外贸困境和前景研究

ID:5985401

大小:28.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7-12-30

中国外贸困境和前景研究_第1页
中国外贸困境和前景研究_第2页
中国外贸困境和前景研究_第3页
中国外贸困境和前景研究_第4页
中国外贸困境和前景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国外贸困境和前景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中国外贸困境和前景研究  外贸新战略面临挑战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消费、投资、出口”呈现出“两降一升”的趋势。出口这驾“马车”能否越过泥泞,重上快车道?从光伏产品到葡萄酒,再到不锈钢管,中欧贸易战火药味越来越浓。中国已连续17年成为全球遭受反倾销调查最多的国家。严峻的外贸困局如何破解?应对举措在努力巩固国际市场的同时,用改革的办法,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着力激发国内市场有效需求,推动产业创新升级。总理主张5月24日,李克强在瑞士经济金融界人士午餐会上发表演讲时,批评欧盟对华无线电通信设备产品和光伏产品实施

2、“双反调查”损人不利己。6月3日晚,李克强应约同欧盟委员会主席巴罗佐通电话强调,中方坚决反对贸易保护主义和滥用贸易救济措施,坚决维护中国的利益。希望双方通过对话磋商解决贸易争端,而不是打贸易战。贸易战没有赢家。7一直以来,投资、消费、出口是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三个主要“引擎”。但是,近期来自西方发达经济体和新兴经济体不断的大规模、大产业的“双反”调查与裁定,不仅在持续困扰着中国,而且已经开始对中国的出口贸易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当下中国的光伏产业就面临着这种冲击。李克强总理非常关心这场光伏产业“保卫战”,多次

3、为正在遭遇困难的中国光伏业“打气”和“支招”,无疑为中国光伏业送上了一颗“定心丸”。后金融危机时代的国际贸易新秩序与新格局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使世界贸易彻底告别了持续8年7.5%的增长速度,而近四年平均不到4%的世界贸易增长总量,使得西方发达经济体与新兴经济体在不习惯的低速中进行痛苦的挣扎。在没有发生某些中国研究者预言的世界贸易“西方不亮东方亮”的大转型结果下,今天世界贸易秩序的演化已经出现了明显的新变化,并预示着在未来会深度影响世界贸易的格局。7在这个新旧秩序转换中,既有WTO体系中的国家贸易

4、保护进一步增强,主要贸易伙伴之间基于WTO框架下的“双反”案不断增加,以争夺有限的贸易总量,如中国已经成为西方发达经济体美国、欧盟,包括巴西、印度、土耳其等新兴经济体的主要“双反”对象国。而与此对应,在WTO之外的双边自由贸易和跨区域自由协定下,各国间贸易增长呈现积极的加速态势,如美韩自由贸易协定下双边贸易持续增长,签有多个自由贸易协定的新加坡贸易总量加速增长,北美自由贸易区(NAFTA)贸易总量稳固增长,欧盟内部贸易即使受欧洲债务危机影响也变化不大,东盟间的内部贸易势头保持良好……所有贸易数据结构变化

5、表明,在世界贸易低速增长的情况下,贸易结构与条件正在发生微妙的变化,而拥有更多的自由贸易协定,将是未来世界贸易中最大的赢家。中国出口的被动性角色与挑战首先,从中国出口的特色和结构看,加入WTO十多年内,中国对外贸易总量的提升是有目共睹的。从进口增长来看,依赖于中国自身经济模式的高投资性;从出口而言,得益于中国低成本劳动力和相对廉价的低端制成品对于世界廉价消费市场的快速填补。这是中国融入世界经济的一个正向自然循环反映,相比德国出口市场与产品结构,中国出口属于被动型适应出口,而不像德国部分产品如汽车、高档数

6、控机床占据高端市场,带有主导市场潮流和方向的特征。因此,在后金融危机时代,特别是在全球贸易低速增长环境下,中国出口必然遇到贸易困境。其次,从贸易平台上看,除了WTO这个全球多数国家共同拥有的贸易平台外,中国目前仅仅签订了11个自由贸易协定,目前在谈的双边自由贸易协定有5个。因此,局限于WTO贸易框架的中国出口,今天既受到不断的“双反”调查阻力,还不能享受双边和跨区域自由贸易的便利,扮演了世界出口市场的大国“独行侠”角色。7中国出口的前景分析在现有的贸易条件下,客观地分析未来的中国出口前景,一个清晰的结论

7、是,中国肯定已经告别了出口两位数增长时代,而出口低速增长的原因,既来自自身的结构性调整,如人民币升值压力下的企业出口产品结构转换与升级,同时还来自外部的贸易条件变化,具体而言相对短期最大的压力,是来自日元贬值的后果。作为国际货币的日元自2012年12月启动贬值以来,到目前相对美元已经贬值20%,这在近二十年国际金融历史上是罕见的。我们虽然不清楚,日元大幅贬值而没有引发美国的强烈不满,是否隐含着美国以“贸易红利”拉拢日本坚决加入TPP谈判的企图,但可以肯定的是,日本自身的贸易条件目前正在大幅改善。从最新的

8、日本出口数据分析可以看到,美国已经顶替中国成为日本第一大出口目的地,而中日之间的贸易顺差正在快速收窄。可以预见的是,日本企业在度过贬值的J型曲线后,重新调整产品定价,将引发中日韩三国之间的出口产品大战。虽然中日韩出口产业结构并不完全重叠,但在重叠部分的产业上,中国产品将受到日韩产品因贬值和价格调整带来的挤压。7相对长期的出口压力,是来自国际实业资本的转移,特别是中国简单比较优势的趋势性退化。从最新的国际投资流向来看,得益于充沛的劳动力和更低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