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小学数学易引发争议的问题.doc

关注小学数学易引发争议的问题.doc

ID:61633268

大小:28.50 KB

页数:2页

时间:2021-03-04

关注小学数学易引发争议的问题.doc_第1页
关注小学数学易引发争议的问题.doc_第2页
资源描述:

《关注小学数学易引发争议的问题.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关注小学数学中易引发争议的问题———都是“0”惹的“祸”青山中学程琳君先让我们一起关注3个小题目:1)(△)÷9=8……(○),△中最小能填()。2)6.35÷7.5中商的最高位是()位。3)4.25×0.6的乘积有()位小数。聪明的,请告诉我,到底该填什么?由此,我想用“四何”谈谈由0引发的一些有争议的问题。A由何教了20年的初中数学,因近几年村级小学合并到初中后,我接受了小学三年级和五年级的数学课程教学,说实话,由刚开始的不适应和难以施展教学技巧,慢慢渐变成诸多的困惑,使我改变了当初认为小学教学太过简

2、单的痴想。小学教材虽简单,但要让学生融会贯通还得好好动一番脑经,不用点心思教学,效果是难以想象的。就说上面这些例子吧,不理会教材落脚点是很难下个定论的,学生只管结果是几,你也必须给出正确答案。其实这些很难下个定论,说到底是“0”惹的“祸”,这祸端说起来倒还真不少。因为不知如何给学生正确答案,我上网查询,答案还真不少,请教其他老师,争议不断,他们也莫衷一是,没想到这样的问题也是从事多年小学教师引发争议的事情,到底谁是权威?无人敢定!惹是生非的“0”真是让人欢喜让人忧啊!B是何比如:把0.5改写成0.01为计

3、数单位的数是(),以0.001为计数单位的数是()。其实题目的意思就是改变一下数字的精确度,0.01就是精确到百分位,因为数值不变,所以是0.50。0无论在什么数位都表示没有?不对。0表示一种状态或者是一种最值,这完全和没有不是同一个概念,没有不能用来表数位,而0却可以,0表示这个数位值的大小。你看,若是没有0,谁来表示起点、分界线,谁来补足数位?有了它,大家就方便多啦!可是又有谁能知道,有了0以后,它可有可无的位置,也许0自身都会很不服气呢?前面3个小题中1)该填72还是73?整除时余数是0,应填72;

4、余数是1时,应填73.2)中商的最高位是个位,但有效数字是从十分位开始算起的。可偏偏有的老师却说最高位是十分位,因为他误解啦上商的定义,上到哪位不够上商要用0补足,就是补足数位呀!3)中3位小数,但书写时,小数点末尾的0可以去掉。依然是用0补足数位的问题.C若何比如:整数都可以化成分母是1的假分数。对吗?肯定是正确的吗?首先明白什么是分数,什么是假分数啊,分子比分母大就是假的,分子和分母一样大也是假的;分子比分母小就是真的。比如1/2是真的,3/2就是假的,确切的说就是:等于1或者比1大的分数都是假分数;

5、大于0小于1的分数都是真分数。那么0/1,肯定是不符合概念的,还有种情况就是-2/1之类的,那时要是把负号看成是整个分数的负的。如果说成整数(0除外)都能化成分母是1的假分数。或者整数都可以化成分母是1的分数。那完全不会产生歧义。一定是百分百的正确无误!又如:判断题“两个数的乘积是它们的最小公倍数,那么这两个数一定互质。”有的老师就质疑啦,要是0乘以一个数呢?这也难怪,0又惹祸啦!但谈到因数和倍数时,幸好教材上规定不须考虑0。因此,这个判断题正确无误。D如何现实生活中,0引起争议的事也不少:例1:男鞋卖家

6、kingwei99最近因为0.9元的差价而换来一个黑花差评,评价为:客服态度太恶劣。当初买家来咨询的时候,因为利润不是很高,所以对于所有讲价的顾客都会回复本店不议价不抹零不包邮。因为价格不是整数,所以有买家的要求下客服联系了掌柜的可以优惠掉0.9元的零头,交易很顺利,买家及时拍下付款,而卖家也及时的发货了。买家收到鞋后表示很喜欢,并且要为朋友再买一双,价格要求上次抹零后的交易价格。卖家客服需要等老板回来才可以改价;而买家认为上次既然是抹零的,而又是老顾客回头客,应该按照上次的交易价格,而客服的态度就是不愿

7、意改价。结果,双方的争执而导致一朵黑花的降临。例2:装饰公司给客户开收据时大小写不一致,向客户要回原有收据重新开收据时,客户不给,大写是5万,而小写是5000,客户抵赖说大写是对的,这种情况应该怎么办?应以大写的为准!渐渐地,我才发现:其实低年级知识体系错综复杂,需要认识的太多,学生越发难教。因为,他们的无意记忆占主导地位,须有意记忆才能掌握得更多!诸如以上涉及的0产生歧义的地方不少,我的观点是大致方向性、概念性的东西不变,其他小问题,该讨论的应分情况作答!对于初中数学只须分析、推理、证明,而对于小学数学

8、呢,须感知、认识、记忆并能较小的归纳。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