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公开课-诗歌鉴赏之送别诗--课件教学讲义ppt课件.ppt

最新公开课-诗歌鉴赏之送别诗--课件教学讲义ppt课件.ppt

ID:62104119

大小:463.50 KB

页数:36页

时间:2021-04-16

最新公开课-诗歌鉴赏之送别诗--课件教学讲义ppt课件.ppt_第1页
最新公开课-诗歌鉴赏之送别诗--课件教学讲义ppt课件.ppt_第2页
最新公开课-诗歌鉴赏之送别诗--课件教学讲义ppt课件.ppt_第3页
最新公开课-诗歌鉴赏之送别诗--课件教学讲义ppt课件.ppt_第4页
最新公开课-诗歌鉴赏之送别诗--课件教学讲义ppt课件.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最新公开课-诗歌鉴赏之送别诗--课件教学讲义ppt课件.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公开课-诗歌鉴赏之送别诗--课件——送别诗鉴赏多情自古伤离别1、送别诗常用哪些意象?2、送别诗抒发的感情大致有哪几种?一、回顾知识总结归纳“意象”与送别诗“情感”的关系杨柳流水⑴千丝万缕的柳条、纷纷扬扬的柳絮随风舞动与离人千丝万缕、斩不断、理还乱,与离愁非常相似。⑵“柳”与“留”谐音,因此折柳送别有挽留、惜别、不舍之意。⑶柳枝有随地而生的习性,折柳相赠还有祝愿友人在异地他乡生活顺利、欣欣向荣之意⑴悠悠流水,延绵不绝,千年未变,诗人常以流水喻感情的绵远、悠长、无尽。⑵流水的无穷无尽也比喻离愁的绵绵不绝。一切景语皆情语鉴赏送别诗最好的方法是什么呢

2、?抓意象注意:抒情方式(借景抒情,直抒胸臆)衬托、渲染等手法的运用析情感关键词送人归京师①陈与义②(2010年江西卷)门外子规啼未休,山村落日梦悠悠。故园便是无兵马,犹有归时一段愁。【注】①京师:指北宋都城汴梁。②陈与义:南宋初年爱国诗人,河南洛阳人。1、指出诗中“子规”意象的含义。思念故土,有家难归的悲伤。2、诗中“故园便是无兵马”与“犹有归时一段愁”是否矛盾?为什么?不矛盾。因为在诗人看来,即便故园没有战火,但国土沦丧,南北分裂,所以送友人归京时,触景生情,心中难免生出一段忧国之愁。设题角度意象设题角度评价诗歌思想内容三、真题引航明确考点

3、送魏二王昌龄(2010江苏卷)醉别江楼橘柚香,江风引雨入舟凉。忆君遥在潇湘月,愁听清猿梦里长。1、找出诗中点明送别季节的词语。由送别季节可以联想到柳永《雨霖铃》中直抒离别之情的哪两个句子?(2分)2、一、二两句诗中“醉别”“江风引雨”表达了惜别深情,请作简要说明。(4分)3、三、四两句诗,明人陆时雍《诗镜总论》云:“代为之思,其情更远。”请作具体分析。(4分)橘柚香  自古多情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惜别知音,借酒浇愁,凄凄风雨烘托悲凉的心情。由眼前景转为设想对方抵达后的孤寂与愁苦,通过想象拓展诗的意境,使主客双方惜别深情表达得更加深远。设

4、题角度意象设题角度内容手法设题角度情感手法1、形象(景物意象)2、表达技巧3、思想内容和情感送别类诗歌高考考查角度答:要表达的情感是离愁。(1分)首先,借景抒情。(1分)作者选取了大量象征离愁的景物“杨柳”、“杨花”、“风笛”、“离亭”来抒写离愁别绪。(1分)末句直接表达了各向天涯的无限愁绪和南北异途的深长思念。(1分)1、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诗后问题。《淮上与友人别》郑谷扬子江头杨柳春,杨花愁杀渡江人。数声风笛离亭晚,君向潇湘我向秦。问题:这首诗作者所要表达的基本情感是什么?请结合具体诗句谈谈作者是如何表达这一情感的。4分四、学以致用实战

5、演练2、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诗后问题。湖口送友人  李频中流欲暮见湘烟,岸苇无穷接楚田。去雁远冲云梦雪,离人独上洞庭船。风波尽日依山转,星汉通霄向水悬。零落梅花过残腊,故园归去又新年。问题1:前三句选取了哪些意象,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氛围?这三句在诗中有何作用?(5分)答:前三句选取了暮霭、芦苇、田野、云梦、飞雪、去雁等意象(景1分),境界阔大,气象雄浑;又迷漫着一种凄冷压抑的氛围(境2分)。前三句寓情于景,为下文“离人”句作铺垫,衬托了离别时的孤寂惆怅之情(情2分)。湖口送友人  李频中流欲暮见湘烟,岸苇无穷接楚田。去雁远冲云梦雪,离人独上

6、洞庭船。风波尽日依山转,星汉通霄向水悬。零落梅花过残腊,故园归去又新年。问题2:“风波尽日依山转,星汉通霄向水悬”两句运用了哪种表现手法?蕴含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3分)答:用了想象这一表现手法。(1分)风波之中,星汉之下,始终有着孤舟离人(基于何种原因(或情境)产生的1分),流露着对友人一路艰辛的关切,是对孤舟夜渡的遥念。(情感,1分)。注意答题规范增强得分意识(1)审清题目,找准切入点。(2)采点得分:总说观点—具体分析(结合诗句分析,为什么是这样)—效果(感情)(3)表述准确、简练,用术语。第一眼:注意题目是否有送别字眼第二眼:注意诗词

7、中是否有一些常用的送别意象或表达作者情感的关键词第三眼:注意诗词中的景物(环境的描写)或与所表达情感的联系点送别诗鉴赏要点“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南朝.江淹《别赋》淇上送赵仙舟王维相逢方一笑,相送还成泣。祖帐已伤离,荒城复愁入。天寒远山净,日暮长河急。解缆君已遥,望君犹伫立。1、本诗在表达离别之情时使用了哪些手法?试结合具体诗句分析。(3分)2、诗中作者感情经历了哪几个阶段?(3分)3、本诗最后一句在《唐文粹》中是“望君空伫立”,你认为是“犹”字好,还是“空” 字好?为什么?。(4分)五、课后练习1、本诗在表达离别之情时使用了哪些手法

8、?试结合具体诗句分析。(3分)答:①借景抒情,借荒城、寒天、净山、暮日、长河等凄清景象,传达了作者感伤之情;②直抒胸臆,颔联直接点出“伤离”、“愁”的情感;③细节描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