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内江市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政治 Word版含解析.docx

四川省内江市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政治 Word版含解析.docx

ID:83613398

大小:352.52 KB

页数:21页

时间:2025-01-06

上传者:老李
四川省内江市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政治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1页
四川省内江市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政治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2页
四川省内江市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政治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3页
四川省内江市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政治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4页
四川省内江市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政治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5页
四川省内江市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政治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6页
四川省内江市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政治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7页
四川省内江市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政治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8页
四川省内江市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政治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9页
四川省内江市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政治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10页
资源描述:

《四川省内江市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政治 Word版含解析.doc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内江二中高2026届高一上期第一次月考政治试卷一、单选题(共35题,每小题2分)1.1516年,英国人托马斯·莫尔发表了《乌托邦》一书,标志着空想社会主义的诞生。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社会主义实现了从空想到科学的历史性飞跃。科学社会主义超越空想社会主义之处在于()①找到了实现理想社会的现实道路②对未来社会进行了细致的描绘③揭示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经济根源④对资本主义进行了无情的批判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答案】C【解析】【详解】①③:科学社会主义超越空想社会主义之处在于它揭示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经济根源,找到了实现理想社会的现实道路,①③正确。②:科学社会主义在揭示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基础上指明社会发展的方向,并没有对未来社会进行细致的描绘,②说法错误。④:空想社会主义和科学社会主义都对资本主义进行了无情的批判,但这是二者的共同之处,不是科学社会主义超越空想社会主义之处,④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C。2.圣西门、傅立叶、欧文等众多空想社会主义者,将社会的变革寄托于一种理想,或者寄托于资产阶级良心的发现,注定其必然要失败。与科学社会主义相比,空想社会主义理论的弊端是()①没有看到资本主义社会的阶级剥削②主张阶级调和,反对阶级斗争③没有看到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无产阶级的力量④认为资本主义不会被取代A.②③B.①④C.①②D.③④【答案】A【解析】 【详解】①:空想社会主义看到了资本主义社会的阶级剥削,批判了资本主义带来的各种灾难和罪恶,①错误。②③:与科学社会主义相比,空想社会主义理论的弊端是主张阶级调和,反对阶级斗争,没有看到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无产阶级的力量,没有找到变革资本主义社会的根本途径,②③符合题意。④:空想社会主义揭露了资本主义的弊端,设计了未来社会的美好蓝图,认为资本主义将会被更理想的社会所取代,④错误。故本题选A。3.“人猿相揖别。只几个石头磨过,小儿时节。铜铁炉中翻火焰,为问何时猜得?不过几千寒热……”毛泽东在《贺新郎·读史》中用115字提纲挈领,俯察审视,勾画出了人类社会从蛮荒的原始社会到青铜文明,再到封建时代近5000年的历史进程。运用所学知识,下列解读正确的有()①“小儿时节”,喻指人类社会发展的最初阶段②“人猿相揖别”,标志人类迈入文明时代的门槛③“铜铁炉中翻火焰”,体现社会生产力在不断发展④“不过几千寒热”,说明社会形态自发地由低级向高级更替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答案】A【解析】【详解】①③:小儿时节,喻指人类社会发展的最初阶段——原始社会;铜铁炉中翻火焰,体现社会生产力在不断发展,①③符合题意。②:奴隶社会代替原始社会后,金属工具的广泛使用、城市的出现、文字的发明和应用等,标志着人类迈入文明时代的门槛,而人猿相揖别,说明人类进入原始社会,②不符合题意。④:社会形态不会自发地由低级向高级更替,④说法错误,排除。故本题选A。4.资本主义发展到一定阶段,就会发生经济危机。下列关于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特征表述正确的是()①资本主义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是导致危机发生的根本原因②资本主义通过自身的健康发展可以克服其经济危机的爆发③资本主义生产的绝对过剩是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基本特征④生产扩大和需求相对缩小的矛盾是导致资本经济危机的直接原因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答案】B 【解析】【详解】①④: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是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源,生产扩大和需求相对缩小的矛盾是导致资本经济危机的直接原因,①④正确。②: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贯穿于资本主义社会的始终,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是其自身无法克服的,②错误。③: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基本特征是资本主义生产的相对过剩,③错误。故本题选B。5.国家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B.国家是随着私有制的出现而产生的C.封建制国家是人类历史第一个阶级社会D.资本主义国家生产力高度发达不具有阶级性【答案】A【解析】【详解】A: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A正确。B:国家是随着阶级的产生而出现的,而私有制比阶级出现的早,B错误。C:奴隶社会是人类历史第一个阶级社会,C错误。D:资本主义国家是资产阶级进行阶级统治的工具,具有阶级性,D错误。故本题选A。6.硕鼠硕鼠,无食我黍!三岁贯女,莫我肯顾。逝将去女,适彼乐土。乐土乐土,爰得我所。硕鼠硕鼠,无食我麦!三岁贯女,莫我肯德。逝将去女,适彼乐国……这是一首描写奴隶社会奴隶与奴隶主阶级关系的诗。下列说法符合奴隶社会现实的是()①奴隶是奴隶主的私人财产,被称为“会说话”的工具②奴隶有一定的人身自由,在奴隶主强制下参与各种劳动③奴隶社会文字的发明和应用,使人类社会迈入了文明时代④奴隶阶级与奴隶主阶级之间的矛盾是奴隶社会的基本矛盾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答案】B【解析】【详解】①:这首诗描写奴隶社会奴隶与奴隶主阶级关系,体现了奴隶是奴隶主的私人财产,被称为“会说话”的工具,①符合题意。②:奴隶社会中,奴隶没有人身自由,②错误。 ③:这首诗描写奴隶社会奴隶与奴隶主阶级关系,体现了奴隶社会文字的发明和应用,使人类社会迈入了文明时代,③符合题意。④: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是奴隶社会的基本矛盾,④错误。故本题选B。7.原始社会存在于人类社会大约有二三百万年的历史,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社会形态。下列有关原始社会的论述错误的是()①日常生活被人们用成熟的文字记录下来②人们使用打磨过的石器捕捉野兽等小动物③氏族长和军事首领是由氏族议事会选举产生④人与人的地位平等,是人类最理想的社会形态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为逆向选择题。①:文字的发明始于奴隶社会,①说法错误但符合题意。②③:原始社会人们使用打磨过的石器捕捉野兽等小动物,氏族长和军事首领是由氏族议事会选举产生,②③说法正确但不符合题意。④:原始社会虽然没有人剥削人的现象,但生产力及其低下,是人类最早的社会形态但不是最理想的社会形态,④说法错误但符合题意。故本题选B。8.如图为国际社会主义运动整体发展趋势的示意图,数字处对应内容正确的是()A.理论到实践、一国到多国,空想到科学B.空想到科学、理论到实践、一国到多国C.实践到理论,空想到科学,一国到多国D.空想到科学、多国到一国、理论到实践【答案】B【解析】 【详解】ABCD: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奠定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石,使社会主义实现了由空想到科学的伟大飞跃。1848年2月,《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①对应空想到科学;1917年俄国爆发了十月革命。十月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实现了社会主义从理论、运动到实践、制度的伟大跨越,开启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②对应理论到实践;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社会主义在世界范围内获得大发展,实现了从一国实践到多国实践的历史性飞跃,③对应一国到多国,B正确,ACD对应均错误。故本题选B。9.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斗争的过程充满了曲折和反复,但资本主义必然被社会主义所取代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社会主义最终会取代资本主义的原因是()①随着生产社会化发展,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日趋尖锐化②随着生产的无限扩大,资本主义无法克服经济危机的弊端③随着阶级斗争的激化,资产阶级会主动放弃统治地位④随着经济危机的爆发,生产资料会逐步向工人阶级转移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答案】A【解析】【详解】①②: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社会主义最终会取代资本主义的原因是:随着生产社会化发展,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日趋尖锐化;随着生产的无限扩大,资本主义无法克服经济危机的弊端,①②符合题意。③:资产阶级不会主动放弃统治地位,必须通过阶级斗争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③错误。④: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如果不解决,生产资料就不会逐步向工人阶级转移,④错误。故本题选A。10.2022年是《共产党宣言》发表174周年,宣言中写道,“在危机期间……仿佛是工业和商业全被毁灭了,——这是什么缘故呢?因为社会上文明过度,生活资料太多,工业和商业太发达……资产阶级用什么办法来克服这种危机呢?一方面不得不消灭大量生产力,另一方面夺取新的市场,更加彻底地利用旧的市场。”对这一论断,认识正确的是()A.它预见到了2008年的全球经济危机B.经济危机只能通过消灭生产力来缓解C.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会阻碍生产力进步D.当时欧洲资本主义文明已经发展过度【答案】C【解析】 【详解】A:材料中关于《共产党宣言》的描述并未预见到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A排除。B:经济危机要调整生产关系来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不是通过消灭生产力来缓解,B错误。C:资产阶级用什么办法来克服这种危机呢?一方面不得不消灭大量生产力,另一方面夺取新的市场,更加彻底地利用旧的市场,这说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最终会阻碍生产力进步,C正确切题。D:经济危机不意味着当时欧洲资本主义文明已经发展过度,该选项的说法也不符合史实,D排除。故本题选C。11.奴隶社会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阶级社会。《诗经·东方未明》中描述了奴隶们的生活状况:东方还未露曙光,衣裤颠倒乱穿上,衣作裤来裤作衣,公家召唤我忧急……在奴隶社会里,奴隶们建造了富丽堂皇的楼阁宫殿,自己住的却是狭窄、潮湿的地穴。奴隶主们过着“以酒为池,以肉为林”的奢侈生活,而奴隶们却衣不蔽体、食不果腹。由此可见()①奴隶主和奴隶的矛盾是奴隶社会的基本矛盾②奴隶劳动的全部产品都归奴隶主占有和支配③奴隶制国家是奴隶与奴隶主之间斗争的产物④奴隶毫无人身自由,在奴隶主的强制下劳动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答案】D【解析】【详解】②④:在奴隶社会里,奴隶们建造了富丽堂皇的楼阁宫毁,自己住的却是狭窄、潮湿的地穴,衣不蔽体、食不果腹。由此可见奴隶劳动的全部产品都归奴隶主占有和支配,并且奴隶毫无人身自由,在奴隶主的强制下劳动,②④正确。①:奴隶主和奴隶之间的矛盾是奴隶社会的主要矛盾,其基本矛盾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①错误。③:材料体现的是奴隶社会的生产关系和奴隶阶级与奴隶主阶级的矛盾,未涉及奴隶制国家的产生,③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D。12.三星堆遗址位于四川省广汉市三星堆镇,出土有青铜神像、青铜神树等珍贵文物,揭示了一种全新的青铜文化面貌,推断其年代相当于夏代晚期至商周之际。考古学家对三星堆遗址进行发掘,可以推测出三星堆文明时期()①人们共同劳动,平均分配劳动产品②奴隶主和奴隶之间的矛盾突出③封建土地所有制是当时剥削的基础 ④人类摆脱蒙昧野蛮状态,迈入文明时代A.①④B.②③C.③④D.②④【答案】D【解析】【详解】①:人们共同劳动,平均分配劳动产品是原始社会生产关系的特点。而由题意知,三星堆文明时期是夏代晚期至商周之际,我国处于奴隶社会,①不符合题意。②:三星堆文明时期,我国处于奴隶社会,奴隶主与奴隶之间的矛盾突出,②符合题意。③:封建土地所有制是封建剥削的基础,③不符合题意。④:原始社会进入奴隶社会后,金属工具的广泛使用等,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使人类摆脱蒙昧野蛮状态,迈入文明时代,④符合题意。故本题选D。13.新中国成立后的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时期,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老一辈革命家,领导站起来的中国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对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进行了艰辛探索与实践,取得了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的伟大成就。这些成就()①使我国由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②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③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奠定了重要物质基础④表明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答案】C【解析】【详解】①:社会主义制度确立之后,在社会主义建设探索中,我国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但并没有变为先进的工业国,①说法错误。②③:党在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中取得的独创性理论成果和伟大成就,为在新的历史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和物质基础,②③说法正确。④: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的伟大成就表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④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C。14.邓小平指出:“中国在世界上的地位,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才大大提高的。只有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才使我们这个人口占世界总人口近四分之一的大国,在世界上站起来,而且站住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①使得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②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创造了根本社会条件③使中国人民的革命斗争从此有了主心骨④实现了我国历史上最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答案】A【解析】【详解】①②: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为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创造了前提条件,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创造了根本社会条件,①②说法正确。③: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使中国人民的革命斗争从此有了主心骨,③不符合题意。④:社会主义改造完成,我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实现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④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A。15.习总书记指出,在中国这样的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没有先例,犹如攀登一座人迹未至的高山,一切攀登者都要披荆斩棘、开通道路。下列关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的理解正确的是(   )①社会主义建设没有固定不变的模式,必须根据自身国情选择合适道路②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艰苦探索,有利于开创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③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过程因为没有借鉴苏联经验而经历了严重曲折④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并没有什么具体矛盾存在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答案】A【解析】【详解】①②:在中国这样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没有先例,犹如攀登一座人迹未至的高山,一切攀登者都要披荆斩棘、开通道路。这表明社会主义建设没有固定不变的模式,必须根据自身国情选择合适道路,也说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初步探索,有利于开创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①②符合题意。③: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过程借鉴了苏联的经验,③错误。④: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仍然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二者仍然存在冲突和矛盾,④说法错误。故本题选A。16.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如何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是崭新的历史课题,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对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进行了艰苦探索。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过程中,毛泽东的贡献在于其()①提出要独立思考,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建设具体实际相结合②初步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提出了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任务③创造性地论述了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学说,提出把处理敌我矛盾作为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④深刻研究了中国革命的特点和规律,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无产阶级在民主革命中的领导权的思想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答案】A【解析】【详解】①②: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过程中,毛泽东的贡献在于其提出要独立思考,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建设具体实际相结合,在于其初步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提出了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任务,①②正确。③:应该是把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作为当时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③错误。④:“深刻研究了中国革命的特点和规律,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无产阶级在民主革命中的领导权的思想”属于中国革命道路问题,而试题指向的是社会主义建设道路,④排除。故本题选A。17.1956年9月,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这是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召开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其历史任务是总结党的七大以来的历史经验和成就,团结全党,团结国内外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为建设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中国而奋斗。假如你是一名出席党的八大的代表,在本次会议上你能够看到的内容有()①主要矛盾由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转化为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②大会决定把毛泽东思想写入党章并作为指导全党全国一切工作的指导思想③生产资料私有制社会主义改造完成,我国开始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④当前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把我国由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答案】D【解析】【详解】①:当时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农业国的现状之间的矛盾,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时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之间的矛盾,①错误。②:七大把毛泽东思想写进党章,作为全党一切工作的指针,②错误。③:生产资料私有制社会主义改造完成,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确立,开始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③正确。 ④:党的八大指出,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后,党和全国人民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尽快把我国由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④正确。故本题选D。18.有人说,1911年,一道闪电划过,却黑暗依旧;1921年,中国终于迎来了曙光;1949年,中国实现了伟大飞跃。下列对这句话中蕴含的信息解读正确的是()①“闪电划过”:改变了中国人民的悲惨命运②“黑暗依旧”: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走不通③“迎来曙光”:中国人民斗争有了新主心骨④“伟大飞跃”:实现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答案】C【解析】【详解】①:1911的辛亥革命以失败告终,未能改变中国人民的悲惨命运,①错误.②:“黑暗依旧”值得是辛亥革命未能改变中国人民的悲惨命运,说明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走不通,②正确。③:“迎来曙光”意味着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自此中国人民斗争有了新主心骨,③正确。④:新中国的成立只是实现了中华民族从东亚病夫到站起来的伟大飞跃,并未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④错误。故本题选C。19.毛泽东明确指出,我们党从前的错误,就是忽略了军事,现在应以百分之六十的精力注意军事行动,实行在枪杆子上夺取政权,建设政权,须知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材料表明,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一大法宝是()A.武装斗争B.统一战线C.党的建设D.土地革命【答案】A【解析】【详解】A: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体现了武装斗争,A符合题意。BC:材料不涉及党的建设、也不涉及统一战线,BC排除。D: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大法宝,D排除。故本题选A。20. 1919年5月4日发生在北京的一场以青年学生为主,广大群众、市民、工商人士等阶层共同参与的,通过示威游行、请愿、罢工、暴力对抗北洋政府等多种形式进行的爱国运动,是中国人民彻底地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又称“五四风雷”。这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做了_______的准备。()①干部上②民主上③政治上④思想上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答案】C【解析】【详解】①④: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为中国共产党成立做了思想上、干部上的准备,①④符合题意。②③:五四运动并没有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做民主上和政治上的准备,②③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C。21.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团结带领人民不懈奋斗,胜利实现了中华民族从“东亚病夫”到站起来的伟大飞跃,从而以铁一般的事实证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这一“飞跃”的历程是()①新民主主义革命 ②社会主义建设的全面展开 ③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 ④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A.①→④→③→②B.④→①→③→②C.④→③→①→②D.①→③→②→④【答案】A【解析】【详解】①:1919年五四运动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①排第一位。④: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④排第二位。③:1956年底三大改造基本完成,我国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③排第三位。②: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后,如何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是崭新的历史课题。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指导下,以苏联经验教训为鉴戒,结合中国具体实际,艰辛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②排第四位。正确的排序为①→④→③→②。故本题选A22.新中国成立后,我国通过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短暂过渡,跨越了资本主义的“卡夫丁峡谷”,从新民主主义社会进入社会主义社会。当时完成这一转变的历史必然性是()①个体农业适应了国家工业化建设的新形势②国际形势有利于中国加快向社会主义阵营的转变 ③社会主义国营经济迅速发展,已成为社会经济中的主体性因素④国家积累了利用、限制和管理私营工商业的经验,不同程度开始了对它们的社会主义改造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答案】C【解析】【详解】②④: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有其历史必然性:一是社会主义国营经济迅速发展,逐步成为社会经济中的主导性因素;二是国家积累了利用、限制和管理私营工商业的经验,不同程度地开始了对它们初步的社会主义改造;三是个体农业经济难以适应国家工业化建设的新形势,迫切需要组织起来;四是国际形势有利于中国加快向社会主义阵营的转变,②④正确。①:个体农业经济难以适应国家工业化建设的新形势,迫切需要组织起来,而不是“适应了”,①错误。③:社会主义国营经济迅速发展,逐步成为社会经济中的主导性因素,③错误。故本题选C。23.毛泽东把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比喻为文章的上篇和下篇。他指出:“只有上篇做好,下篇才能做好......我们是为着社会主义而斗争,现在的努力是朝着将来的大目标的,失掉这个大目标,就不是共产党员了。”对此,下列理解正确的是()①新民主主义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②新民主主义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然趋势③我国革命分为两个步骤是由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本国情决定的④社会主义革命为新民主主义革命指明了方向A.①④B.①③C.②③D.②④【答案】B【解析】【详解】①③:毛泽东把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比喻为文章的上篇和下篇,由此可见,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本国情决定了中国革命必须分为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两个步骤,新民主主义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社会主义革命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必然趋势,①③说法正确。②:社会主义革命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必然趋势,②说法错误。④:社会主义革命发生在新民主主义革命之后,社会主义革命不能为新民主主义革命指明方向,④说法错误。故本题选B。24.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后,如何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是崭新的历史课题,并没有现成的答案可以遵循。因此,中国共产党必须() ①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②以苏联经验教训为鉴戒,回避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上的曲折③立足中国国情和社会矛盾变化来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④充分利用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来指导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答案】A【解析】【详解】①③:社会主义探索时期没有现成的答案,并且党的八大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变化,需要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指导下,结合中国具体实际探索社会建设道路,①③符合题意。②: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上的曲折是客观的,不能回避,应积极应对,②说法错误。④: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未必适合中国的国情,④说法错误。故本题选A。25.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指出: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不忘什么初心?就是社会主义理想信念。继续向哪里前进?就是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下列关于中国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说法正确的是()①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正式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 ②中国走上社会主义道路是历史发展的偶然 ③中国走上社会主义道路是亿万中国人民在长期奋斗中做出的决定性选择 ④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找到的适合中国特点的正确道路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答案】B【解析】【详解】①: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标志着中国正式走上社会主义道路,①说法错误。②:中国走上社会主义道路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而不是“偶然”,②说法错误。③④: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为了挽救民族危亡,中国人一次次奋起,又一次次失败,历史证明资本主义制度在中国行不通。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中国共产党确定了通过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实现社会主义,所以中国走上社会主义道路是亿万中国人民在长期奋斗中作出的决定性选择,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找到的适合中国特点的正确道路,③④符合题意。故本题选B。26. 人民英雄纪念碑文:“三十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碑文中的“人民革命”是指新民主主义革命。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与旧民主主义革命相比,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①两者所属的革命范畴和结果相同②两者的革命任务和革命前途相同③两者最具决定意义的革命领导权不同④两者所处的基本国情和社会性质相同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答案】D【解析】【详解】①:就所属世界革命范畴来说,旧民主主义革命是资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而新民主主义革命属于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①错误。②:就革命前途来说,旧民主主义革命是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和资本主义制度,新民主主义革命是要建立无产阶级领导下的各阶级的联合专政,并最终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②错误。③④:鸦片战争后,中国逐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陷入内忧外患的黑暗境地。近代以后,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就成为中国人民的历史任务。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与旧民主主义革命相比,两者当时所处的基本国情和社会性质相同,两者最具决定意义的革命领导权不同,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无产阶级领导的,③④正确。故本题选D。27.为了探索复兴之路,无数仁人志土不屈不挠、前仆后继,进行了可歌可泣的斗争,进行了包括走资本主义道路等各式各样的尝试,但终究未能改变旧中国的社会性质和中国人民的悲惨命运。中国走资本主义道路之所以行不通,根本原因是()A.帝国主义的阻挠B.中国封建势力与帝国主义相勾结C.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弱小D.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答案】D【解析】【详解】ABC:帝国主义的阻挠、中国封建势力与帝国主义相勾结、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弱小等,都是中国走资本主义道路行不通的重要原因,但这些都是由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本国情决定的,不是根本原因,ABC不符合题意。D:近代中国社会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的社会,这是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是中国走资本主义道路行不通的根本原因,D符合题意。故本题选D。 28.“照抄是很危险的,成功的经验,在这个国家是成功的,但在另一个国家如果不同本国的情况相结合而一模一样地照搬就会导向失败。照抄别国的经验是要吃亏的,照抄是一定会上当的,这是条重要的国际经验。”毛泽东的这句话说明()①我国的社会主义和其他国家截然不同②社会主义在不同的国家应有不同的实践③我国要注重探索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④社会主义实现了从一国实践到多国实践的飞跃A.①③B.②③C.②④D.③④【答案】B【解析】【详解】②③:“照抄别国的经验是要吃亏的,照抄是一定会上当的。这是一条重要的国际经验。”毛泽东的话说明社会主义在不同的国家应有不同的实践,我国要注重探索适合本国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②③符合题意。①:我国的社会主义和其他国家的社会主义存在共性,而不是截然不同,①错误。④:二战后社会主义在世界范围内获得大发展,实现了从一国实践到多国实践的历史性飞跃。材料强调要探索适合本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没有体现社会主义实现了从一国实践到多国实践的飞跃,④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B。29.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取得的伟大胜利,使具有500年历史的社会主义主张,在21世纪焕发出新的蓬勃生机。我们无比自豪,中国没有辜负社会主义,这是因为中国()①成功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从此站起来了②实现三大改造,为当代中国的一切发展奠定制度基础③面对苦难,没有沉沦、没有屈服,提出三种建国方案④是世界社会主义创新发展的有力推动者和积极贡献者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答案】C【解析】【详解】②④:本题问的是为什么说中国没有辜负社会主义,是因为我国实现三大改造,为当代中国的一切发展奠定制度基础,是世界社会主义创新发展的有力推动者和积极贡献者,②④正确。①:成功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从此站起来了,没有提到社会主义,②不符合题意。③:提出三种建国方案的是各派爱国人士,不是共产党,也没有涉及社会主义,③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C。30.有人说:1911年,一道闪电划过,却黑暗依旧;1921年,中国终于迎来了曙光;1949年,中国实现了伟大飞跃。下列对这句话中所蕴含的信息解读正确的是()①辛亥革命推翻清王朝并改变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②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③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领导中国人民取得中国革命的胜利④资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也不能救中国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答案】C【解析】【详解】②③: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中国终于迎来了曙光;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实现了从几千年封建专制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这说明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领导中国人民取得中国革命的胜利,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②③正确。①: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但并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①错误。④:新民主主义革命是由无产阶级领导的,④错误。故本题选C。31.马克思主义的精髓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也是中国共产党坚持的思想路线。在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中国共产党明确自己的中心任务是()A.团结国际社会力量,打破西方敌对势力封锁B.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巩固社会主义制度C.加强改进党的自身建设,巩固党的执政地位D.解放发展生产力,建设社会主义先进工业国【答案】D【解析】【详解】D:中共八大最重要的贡献就是对在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作出了规定,明确党和国家的主要任务就是解放发展生产力,把我国建设成为先进的工业国,D符合题意。ABC:这三项均不符合题意,ABC均不选。故本题选D。32. 草木蔓发,春山可望。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天是耕种的季节,也是农村播种庄稼的重要时节。下图反映的是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春耕图,较好地体现了当年农民进行春耕春种的劳动场面。这反映了当时()地里两头牛三匹马1956年戈湘岚作①农业改造激发了人民群众投入生产的积极性②只有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③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正在逐步解决与转变④艰辛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答案】B【解析】【详解】①③:通过材料信息和图片可以看出,当时农民积极进行春耕春种的场景,这反映了通过农业改造激发了广大人民群众投入生产的积极性,也说明此时我国社会主要矛盾逐步得到了解决和改变,①③符合题意。②:题中信息反映的是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②不符合题意。④:图片不体现艰辛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④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B。33.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是一个过渡时期。在这一时期,国家逐步实现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即“三大改造”)。对此,下列认识正确的是()①在这一时期我国已进入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②在这一时期我国开始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③“三大改造”属于民主革命基础上的社会主义革命④“三大改造”的实质是变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公有制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答案】D【解析】【详解】 ①②:过渡时期是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时期,我国还没有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因此没有开始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①②错误。③④:“三大改造”属于民主革命基础上的社会主义革命,实质是变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公有制,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制度,③④符合题意。故本题选D。34.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辛亥革命11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110年前,以孙中山先生为代表的革命党人发动了震惊世界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政府,结束了在中国延续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近代以来中国发生的深刻社会变革由此拉开了序幕。这是中国人民和中国先进分子为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进行的一次伟大而艰辛探索。对于辛亥革命理解错误的是()A.辛亥革命是完全意义上的近代中国民族民主革命B.辛亥革命极大推动了中华民族思想解放C.辛亥革命推翻了延续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D.辛亥革命永远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征程上一座巍然屹立的里程碑【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为逆向选择题。A:辛亥革命是近代中国比较完全意义上的民族民主革命,A说法不准确但符合题意要求。BCD:辛亥革命推翻了延续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是近代中国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极大推动了中华民族思想解放,永远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征程上一座巍然屹立的里程碑,BCD正确但与题意要求不符。故本题选A。35.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多年源远流长的文明历史,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中国逐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国家蒙辱、人民蒙难、文明蒙尘,中华民族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劫难。近代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是()①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政权②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确立公有制,推进国家的现代化③彻底改变贫穷落后的面貌,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④结束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答案】D【解析】【详解】 ①: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政权,是中国共产党在近代的历史任务,①不符合题意。②:新中国成立后,经过社会主义改造,我国建立起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的现代化是我们当前的任务,②不符合题意。③④: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和主要矛盾决定了近代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③④正确。故本题选D。二、简答题(本部分共3个小题,总分30分)3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在商业危机期间,总是不仅有很大一部分制成的产品被毁灭掉,而且有很大一部分已经造成的生产力被毁灭掉。在危机期间,发生一种在过去一切时代看来都好像是荒唐现象的社会瘟疫,即生产过剩的瘟疫”。结合材料指出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基本特征和原因(直接和根本)。【答案】基本特征:生产相对过剩。直接原因: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与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的矛盾,个别企业内部生产的有组织性与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根本原因: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解析】【详解】本题是简答题,考生结合教材直接回答即可,解析略。37.阅读材料,完成要求。地主制经济以中国封建社会最为典型。中国的封建地主对自有土地采取多种经营形式:有的是由自己经营,采取剥削童奴或剥削雇工的形式;最主要的是将土地租给他人经营,采取以地租剥削依附农或佃农的形式。依附农在历代有私属徒、部曲、佃仆等类型;佃农在历代有佃客、庄户、田客、佃户等别称。唐宋以后,分租给佃农的形式逐渐排斥和代替依附农形式,成为地主制经营中的典型形式。结合上述材料,运用《原始社会解体和阶级社会的演进》相关知识,分析说明封建社会生产关系的特征。【答案】①绝大部分土地归封建地主阶级所有,农民占有少量土地;②地主阶级处于统治地位,农民虽然有一定的人身自由,但仍处于被剥削被压迫的地位;③地主通过收取地租等形式剥削农民的劳动成果,农民可以保留一部分劳动成果。【解析】【分析】背景素材:封建地主制经济考点考查:原始社会解体和阶级社会的演进的相关知识能力考查:描述和阐释事物核心素养:科学精神 【详解】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本题属于分析说明类试题,结合上述材料,分析说明封建社会生产关系的特征。解答时,获取材料信息,多角度结合知识要点作答。第二步:审材料。(通过标点符号、段落等,提取材料有效信息。)关键词①:中国的封建地主对自有土地采取多种经营形式,最主要的是将土地租给他人经营,采取以地租剥削依附农或佃农的形式→可联系绝大部分土地归封建地主阶级所有,农民占有少量土地。关键词②:中国的封建地主对自有土地采取多种经营形式:有的是由自己经营,采取剥削童奴或剥削雇工的形式;最主要的是将土地租给他人经营,采取以地租剥削依附农或佃农的形式→可联系地主阶级处于统治地位,农民虽然有一定的人身自由,但仍处于被剥削被压迫的地位。关键词③:唐宋以后,分租给佃农的形式逐渐排斥和代替依附农形式,成为地主制经营中的典型形式→可联系地主通过收取地租等形式剥削农民的劳动成果,农民可以保留一部分劳动成果。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注意设问限定以及教材知识与材料等相结合。3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毛泽东思想是近现代中国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和必然产物。毛泽东从中国的历史状况和社会状况出发,深刻研究了中国革命的特点和中国革命的规律,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无产阶级在民主革命中的领导权的思想,创立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指出,自外国资本主义侵略中国,中国社会又逐渐地生长了资本主义因素以来,中国已逐渐地变成了一个殖民地、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中国革命的历史进程,必须分为两步,其第一步是民主主义的革命,其第二步是社会主义的革命。(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什么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成果和实践成果是什么?(2)新民主主义革命和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关系?【答案】38.性质: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无产阶级领导的,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民主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实践成果:成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39.关系:①新民主主义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社会主义革命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必然趋势。②只有完成前一个革命才能完成后一个革命,这两个革命阶段相互衔接,相互联系,密不可分。【解析】【分析】背景素材:中国革命考点考查:新民主主义革命、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有关知识能力考查: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述事物核心素养:政治认同、科学精神【小问1详解】 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本题属于分析说明类主观题,要求考生说明什么是新民主主义革命以及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成果和实践成果。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关键词①:什么是新民主主义革命→可联系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无产阶级领导的,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民主革命。关键词②:毛泽东创立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可联系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关键词③:新民主主义革命实践成果→可联系成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注意设问限定以及教材知识与材料、时政信息等相结合。【小问2详解】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大家都在看
近期热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