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南宁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调研历史Word版.docx

ID:83631375

大小:371.15 KB

页数:7页

时间:2025-02-12

上传者:老李
广西南宁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调研历史Word版.docx_第1页
广西南宁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调研历史Word版.docx_第2页
广西南宁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调研历史Word版.docx_第3页
广西南宁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调研历史Word版.docx_第4页
广西南宁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调研历史Word版.docx_第5页
广西南宁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调研历史Word版.docx_第6页
广西南宁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调研历史Word版.docx_第7页
资源描述:

《广西南宁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调研历史Word版.doc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南宁市2023~2024学年度高二年级秋季学期教学质量调研历史试卷(形式:闭卷时间:75分钟分值:100分)注意事项: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上交。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里耶秦简记载,秦始皇三十五年八月七日,县里官员的炊事员告发了戍卒,迁陵县长官从县府中拿出三百五十钱犒赏了他,由令史监督。岳麓秦简《关市律》也规定,县官有买卖,须有令史监督。这反映了当时A.重视对地方官员的监察B.刑罚严酷社会矛盾尖锐C.创设了中央的巡视制度D.完善了官员的选拔任免2.近年来,西安附近出土了许多汉代铁农具,不仅数量多,种类也比较齐全,如铧、锄、镰、铲、铺等。从不同地点出土的同类铁器,形制、大小几乎相同。这说明汉代A.农业生产由政府组织B.铁农具生产日益标准化C.铁农具开始广泛使用D.农业劳作方式的多样化3.东汉以前,发表乡论的主体多以“乡里、乡邻、乡党”等模糊语言来指代;但到东汉后期,不仅有了明确把持和垄断乡论的人物,乡论的内容也突破了乡里的人和事,开始议论东汉王朝的政治,甚至把矛头指向皇权。这一变化主要源于A.中央决策机构异化B.外戚宦官交替专权C.地方豪强势力崛起D.庶族地主地位提升4.司马光《资治通鉴》记载,唐代两税法“先计州县每岁所应费用及上供之数而赋于人,量出以制入。”这反映出两税法A.相对合理的税收理念B.以资产为主的征税标准C.有利于消除贫富差距D.实现了财政收支的平衡5.1133年,大理曾主动向南宋提出“请入贡且卖马”,被南宋拒绝:“令卖马可也,进奉可勿许,安可利其虚名而劳民乎?”对于过去朝贡往来频繁的东南亚诸国,更采取了却而不受的态度。这反映了南宋A.偏安江南而不思北伐B.朝贡体系稳固C.较为务实的贸易思想D.民族政策开明6.明朝浦江郑氏家训规定:“家长总治一家大小之务”“子孙赌博无赖及一应违于礼法之事,会众罚拜以愧之。不悛(悛:悔改),则会众痛箠之;又不悛,则陈于官而放绝之”。该家训A.背离了政府的教化要求B.体现了德治与法治的冲突C.反对官方插手家族事务D.渗透当时社会的主流思想 7.表1是明代洪武至弘治年间(1368~1505)徽州祁门土地买卖契约情况表,表中信息反映了表1时间使用通货类别洪武年间至永乐年间宝钞23、银1、布1宣德年间至景泰年间宝钞4、银27、布42、稻谷4天顺年间至弘治年间银52、稻谷1A.宝钞失去货币功能B.土地兼并现象严重C.白银货币地位加强D.政府加强币制管理8.清代前期,国家推行鼓励垦荒的政策。由于平原早已人满为患,开垦越来越进入丘陵山区和边远地区。清代这一措施A.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理念B.解决了人地矛盾问题C.促进了经济重心的转移D.推动了区域经济开发9.1890年朝鲜对外贸易额激增,仁川港的棉线进口量约为9万磅,其中75%来自孟买;生丝进口量为5万磅,其中75%来自中国。这一现象表明A.印度主导朝鲜对外贸易B.朝鲜纺织业依赖外部市场C.中印生产方式差异明显D.朝鲜对外贸易逆差较严重10.图1是1933年王直在瑞金街头土墙上创作的《送郎上前线》和《帝国主义及其走狗》,该作品的创作旨在图1A.保证土地革命胜利B.调动群众的革命参与热情C.创建抗日民主政权D.促进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11.1993年,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决议,将社会保障制度作为构筑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五大子体系之一,提出建立包括社会保险、社会救济、社会福利、优抚安置、社会互助和个人储蓄保障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据此可知A.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保障体系已建立B.我国强化了计划经济发展模式C.经济发展推动了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建立 12.在日耳曼法中,土地的转移须在若干孩童作证之下进行。这些孩童参加完仪式后,会在耳朵上挂上一个仪式盒,寓意他们记住了所发生的一切。若没有孩童参与或没有挂上盒子,该转移行为均属无效。这一规定体现了A.土地转移手续繁琐B.日耳曼法以习惯法为主C.日耳曼法注重形式D.孩童在法律中地位重要13.1340年,贵族和平民在议会中同意向国王缴纳九分之一的羊与羊毛税,条件是国王须确认并遵守大宪章等诸多法令。之后,英国平民议员又多次集体发起请愿,明确要求“大宪章以及相关法律的条款应永久有效”。这体现当时英国实行A.总统共和制B.议会共和制C.君主立宪制D.议会君主制14.宗教改革使欧洲陷入了百年之久的宗教战争,作为最主要战场的德意志最终四分五裂,而英国、法国、西班牙、荷兰、瑞典作为主权独立的民族国家却都得以巩固。这说明宗教改革A.开启了欧洲资产阶级革命时代B.对欧洲民族国家发展影响不同C.实现了欧洲向现代社会的转型D.摧毁了各国封建君主专制制度15.基于不同的标准,学界对国际法史可以进行不同的分期。表2是美国国际法学者芬威克关于国际法历史阶段的划分。据表格内容可知,该学者划分国际法阶段的依据是表2阶段划分第一阶段从古代东方诸国到罗马灭亡第二阶段从神圣罗马帝国到三十年战争第三阶段从威斯特伐利亚和会到维也纳会议第四阶段从维也纳会议到海牙和会第五阶段从海牙和会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第六阶段从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到一战结束第七阶段从巴黎和会、国际联盟成立到现在A.各国力量变化B.思想解放程C.经济发展水平D.全球化进程16.表3是1944年和1980年英国《教育法》中有关校餐制度的规定,英国校餐制度的变化反映出表31944年《教育法》强制要求地方政府向中小学生提供校餐和校园奶。中央政府主动承担了供餐的全部基建、运行费用以及地方政府供餐70%以上的经常性支出。1980年《教育法》不再强制要求地方政府提供校餐,不再向地方政府提供直接的校餐补贴,同时允许地方政府自行确定校餐的形式、内容和价格。A.经济运行机制的调整B.西方福利制度趋于完善C.贫富差距已逐渐消除D.国家加强对经济的干预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题,共52分。)17.(14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下图为1962年在广西宁明县那堪迁隆出土的“迁隆州印”土官铜印。铜印为正方形,扁条形钮,印文为篆书“迁隆州印”。背面左刻“迁隆州印”,右刻“永历二年三月□日礼部造”(注:南明永历二年,即清顺治五年),上刻“永字七百二十号”,均为楷书。材料二清代,在土司统治地区全面进行“改土归流”,土司地区的主要官职由汉人担任,少数民族地区原有的较大土府、州、县、峒,相继被裁革,由清王朝派遣流官进行直接统治。——摘编自广西壮族自治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广西通志》材料三“木铎徇路”源于《尚书》的记载,象征着王者布施政教的治世图景。明太祖创设木铎老人制,将之纳入了明初基层治理的布局当中,清朝进一步将木铎徇路视作彪炳朝廷治道的象征加以构建,使得“木铎”成为广泛分布乡间的风教人员。“木铎”职司巡行宣诵政教谕令,其制先后与里甲、乡约和保甲等体系结合,逐渐形成“徇道宣诵”与“坐堂讲演”相维的运作形式。木铎老人身兼“政”与“教”、“吏”与“绅”等多重身份,他们流动的宣教方式可深入乡间闾巷,弥补学校等施教系统难以涉及的范畴,进而与乡约、宗族等媒介共同构成一套分层连动的政教下渗体系。——摘编自杨念群、孙岩:《谕众劝俗:木铎制与明清乡里社会的政教实践》(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两则史料对研究广西地方治理的史料价值。(6分)(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清代实施木铎制的制度依据,分析木铎制对基层治理发挥的作用。(8分) 18.(14分)建立最广泛的统一战线,是中国共产党克敌制胜的重要法宝,也是党执政兴国的重要法宝。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任何主义者,我们以为,都应该在这时抛弃一切武断的成见,客观的考查中国的实际情形,应该在此时共同认定一联合的战线”。——摘编自黄日葵、李大钊等《北京同人提案》(1922年夏)材料二三三制的抗日民主政权原则,为我党中央所提出的真实政策,已取得广大群众的拥护。这种政权表现为几个革命阶级对汉奸、亲日派、反动派的联合专政,既能合乎统一战线原则,团结大多数以与日寇、汉奸、亲日派、反动派进行斗争,又能保证由共产党员与进步势力结合起来的优势,所以这不仅是今天敌后抗战的最好政权形式,而且是将来新民主主义共和国所应采取的政权形式。——摘编自邓小平《党与抗日民主政权》(1941年4月15日)材料三党始终坚持大团结大联合,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积极因素,促进政党关系、民族关系、宗教关系、阶层关系、海内外同胞关系和谐,最大限度凝聚起共同奋斗的力量。党完善大统战工作格局,努力寻求最大公约数、画出最大同心圆,汇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力量。——摘编自《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2021年11月11日)(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共产党在1922~1927年为建立“联合的战线”所做出的努力。(3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抗日民主政权的特点并分析其历史意义。(8分)(3)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的历史经验。(3分) 19.(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904年《奏定学堂章程》中关于中学历史课程内容设置的规定:先讲中国史,当专举历代帝王之大事,陈述本朝列圣之善政德泽;次则讲古今忠良贤哲之事迹,以及学术、技艺之隆替,武备之驰张,政治之沿革,农、工、商之进境,风俗之变迁等事。次则讲各国史:先就日本、朝鲜、安南、暹罗、缅甸、印度、波斯、中亚细亚诸小国,宜详于日本及朝鲜、安南、暹罗、缅甸,而略余国;详于近代而略于远年,示以今日西方东侵东方诸国之危局。次则讲欧洲、美洲史,宜就欧美诸国讲其古今历史之重要事宜;详于大国而略于小国,详于近代而略于远年。凡教历史者,注意在发明实事之关系,辨文化之由来,使得醒悟强弱兴衰之故,以振发国民之志气。——摘编自《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学制演变》(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奏定学堂章程》中学历史课程内容设置的特点。(4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影响清末中学历史课程内容设置的主要因素,并任选其中一项因素结合史实加以阐述。(8分)20.(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胡椒原产于印度,距离欧洲各港口有十万八千里之远,取之向来不易。从达·伽马开启欧洲到印度的海上线路、郑和下西洋多次到达胡椒港,到英国、荷兰相继在东南亚建立殖民地,再到美国建国初期依靠香料贸易充实国库……围绕一粒小小的胡椒,一部纷繁的全球史就此展开。——摘编自[美]玛乔丽·谢弗《胡椒的全球史:财富、冒险与殖民》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一粒小小的胡椒,一部纷繁的全球史”提炼一个论题,加以论述。(要求:写明论题,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正文描述:

《广西南宁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调研历史Word版.doc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南宁市2023~2024学年度高二年级秋季学期教学质量调研历史试卷(形式:闭卷时间:75分钟分值:100分)注意事项: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上交。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里耶秦简记载,秦始皇三十五年八月七日,县里官员的炊事员告发了戍卒,迁陵县长官从县府中拿出三百五十钱犒赏了他,由令史监督。岳麓秦简《关市律》也规定,县官有买卖,须有令史监督。这反映了当时A.重视对地方官员的监察B.刑罚严酷社会矛盾尖锐C.创设了中央的巡视制度D.完善了官员的选拔任免2.近年来,西安附近出土了许多汉代铁农具,不仅数量多,种类也比较齐全,如铧、锄、镰、铲、铺等。从不同地点出土的同类铁器,形制、大小几乎相同。这说明汉代A.农业生产由政府组织B.铁农具生产日益标准化C.铁农具开始广泛使用D.农业劳作方式的多样化3.东汉以前,发表乡论的主体多以“乡里、乡邻、乡党”等模糊语言来指代;但到东汉后期,不仅有了明确把持和垄断乡论的人物,乡论的内容也突破了乡里的人和事,开始议论东汉王朝的政治,甚至把矛头指向皇权。这一变化主要源于A.中央决策机构异化B.外戚宦官交替专权C.地方豪强势力崛起D.庶族地主地位提升4.司马光《资治通鉴》记载,唐代两税法“先计州县每岁所应费用及上供之数而赋于人,量出以制入。”这反映出两税法A.相对合理的税收理念B.以资产为主的征税标准C.有利于消除贫富差距D.实现了财政收支的平衡5.1133年,大理曾主动向南宋提出“请入贡且卖马”,被南宋拒绝:“令卖马可也,进奉可勿许,安可利其虚名而劳民乎?”对于过去朝贡往来频繁的东南亚诸国,更采取了却而不受的态度。这反映了南宋A.偏安江南而不思北伐B.朝贡体系稳固C.较为务实的贸易思想D.民族政策开明6.明朝浦江郑氏家训规定:“家长总治一家大小之务”“子孙赌博无赖及一应违于礼法之事,会众罚拜以愧之。不悛(悛:悔改),则会众痛箠之;又不悛,则陈于官而放绝之”。该家训A.背离了政府的教化要求B.体现了德治与法治的冲突C.反对官方插手家族事务D.渗透当时社会的主流思想 7.表1是明代洪武至弘治年间(1368~1505)徽州祁门土地买卖契约情况表,表中信息反映了表1时间使用通货类别洪武年间至永乐年间宝钞23、银1、布1宣德年间至景泰年间宝钞4、银27、布42、稻谷4天顺年间至弘治年间银52、稻谷1A.宝钞失去货币功能B.土地兼并现象严重C.白银货币地位加强D.政府加强币制管理8.清代前期,国家推行鼓励垦荒的政策。由于平原早已人满为患,开垦越来越进入丘陵山区和边远地区。清代这一措施A.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理念B.解决了人地矛盾问题C.促进了经济重心的转移D.推动了区域经济开发9.1890年朝鲜对外贸易额激增,仁川港的棉线进口量约为9万磅,其中75%来自孟买;生丝进口量为5万磅,其中75%来自中国。这一现象表明A.印度主导朝鲜对外贸易B.朝鲜纺织业依赖外部市场C.中印生产方式差异明显D.朝鲜对外贸易逆差较严重10.图1是1933年王直在瑞金街头土墙上创作的《送郎上前线》和《帝国主义及其走狗》,该作品的创作旨在图1A.保证土地革命胜利B.调动群众的革命参与热情C.创建抗日民主政权D.促进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11.1993年,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决议,将社会保障制度作为构筑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五大子体系之一,提出建立包括社会保险、社会救济、社会福利、优抚安置、社会互助和个人储蓄保障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据此可知A.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保障体系已建立B.我国强化了计划经济发展模式C.经济发展推动了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建立 12.在日耳曼法中,土地的转移须在若干孩童作证之下进行。这些孩童参加完仪式后,会在耳朵上挂上一个仪式盒,寓意他们记住了所发生的一切。若没有孩童参与或没有挂上盒子,该转移行为均属无效。这一规定体现了A.土地转移手续繁琐B.日耳曼法以习惯法为主C.日耳曼法注重形式D.孩童在法律中地位重要13.1340年,贵族和平民在议会中同意向国王缴纳九分之一的羊与羊毛税,条件是国王须确认并遵守大宪章等诸多法令。之后,英国平民议员又多次集体发起请愿,明确要求“大宪章以及相关法律的条款应永久有效”。这体现当时英国实行A.总统共和制B.议会共和制C.君主立宪制D.议会君主制14.宗教改革使欧洲陷入了百年之久的宗教战争,作为最主要战场的德意志最终四分五裂,而英国、法国、西班牙、荷兰、瑞典作为主权独立的民族国家却都得以巩固。这说明宗教改革A.开启了欧洲资产阶级革命时代B.对欧洲民族国家发展影响不同C.实现了欧洲向现代社会的转型D.摧毁了各国封建君主专制制度15.基于不同的标准,学界对国际法史可以进行不同的分期。表2是美国国际法学者芬威克关于国际法历史阶段的划分。据表格内容可知,该学者划分国际法阶段的依据是表2阶段划分第一阶段从古代东方诸国到罗马灭亡第二阶段从神圣罗马帝国到三十年战争第三阶段从威斯特伐利亚和会到维也纳会议第四阶段从维也纳会议到海牙和会第五阶段从海牙和会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第六阶段从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到一战结束第七阶段从巴黎和会、国际联盟成立到现在A.各国力量变化B.思想解放程C.经济发展水平D.全球化进程16.表3是1944年和1980年英国《教育法》中有关校餐制度的规定,英国校餐制度的变化反映出表31944年《教育法》强制要求地方政府向中小学生提供校餐和校园奶。中央政府主动承担了供餐的全部基建、运行费用以及地方政府供餐70%以上的经常性支出。1980年《教育法》不再强制要求地方政府提供校餐,不再向地方政府提供直接的校餐补贴,同时允许地方政府自行确定校餐的形式、内容和价格。A.经济运行机制的调整B.西方福利制度趋于完善C.贫富差距已逐渐消除D.国家加强对经济的干预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题,共52分。)17.(14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下图为1962年在广西宁明县那堪迁隆出土的“迁隆州印”土官铜印。铜印为正方形,扁条形钮,印文为篆书“迁隆州印”。背面左刻“迁隆州印”,右刻“永历二年三月□日礼部造”(注:南明永历二年,即清顺治五年),上刻“永字七百二十号”,均为楷书。材料二清代,在土司统治地区全面进行“改土归流”,土司地区的主要官职由汉人担任,少数民族地区原有的较大土府、州、县、峒,相继被裁革,由清王朝派遣流官进行直接统治。——摘编自广西壮族自治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广西通志》材料三“木铎徇路”源于《尚书》的记载,象征着王者布施政教的治世图景。明太祖创设木铎老人制,将之纳入了明初基层治理的布局当中,清朝进一步将木铎徇路视作彪炳朝廷治道的象征加以构建,使得“木铎”成为广泛分布乡间的风教人员。“木铎”职司巡行宣诵政教谕令,其制先后与里甲、乡约和保甲等体系结合,逐渐形成“徇道宣诵”与“坐堂讲演”相维的运作形式。木铎老人身兼“政”与“教”、“吏”与“绅”等多重身份,他们流动的宣教方式可深入乡间闾巷,弥补学校等施教系统难以涉及的范畴,进而与乡约、宗族等媒介共同构成一套分层连动的政教下渗体系。——摘编自杨念群、孙岩:《谕众劝俗:木铎制与明清乡里社会的政教实践》(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两则史料对研究广西地方治理的史料价值。(6分)(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清代实施木铎制的制度依据,分析木铎制对基层治理发挥的作用。(8分) 18.(14分)建立最广泛的统一战线,是中国共产党克敌制胜的重要法宝,也是党执政兴国的重要法宝。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任何主义者,我们以为,都应该在这时抛弃一切武断的成见,客观的考查中国的实际情形,应该在此时共同认定一联合的战线”。——摘编自黄日葵、李大钊等《北京同人提案》(1922年夏)材料二三三制的抗日民主政权原则,为我党中央所提出的真实政策,已取得广大群众的拥护。这种政权表现为几个革命阶级对汉奸、亲日派、反动派的联合专政,既能合乎统一战线原则,团结大多数以与日寇、汉奸、亲日派、反动派进行斗争,又能保证由共产党员与进步势力结合起来的优势,所以这不仅是今天敌后抗战的最好政权形式,而且是将来新民主主义共和国所应采取的政权形式。——摘编自邓小平《党与抗日民主政权》(1941年4月15日)材料三党始终坚持大团结大联合,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积极因素,促进政党关系、民族关系、宗教关系、阶层关系、海内外同胞关系和谐,最大限度凝聚起共同奋斗的力量。党完善大统战工作格局,努力寻求最大公约数、画出最大同心圆,汇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力量。——摘编自《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2021年11月11日)(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共产党在1922~1927年为建立“联合的战线”所做出的努力。(3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抗日民主政权的特点并分析其历史意义。(8分)(3)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的历史经验。(3分) 19.(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904年《奏定学堂章程》中关于中学历史课程内容设置的规定:先讲中国史,当专举历代帝王之大事,陈述本朝列圣之善政德泽;次则讲古今忠良贤哲之事迹,以及学术、技艺之隆替,武备之驰张,政治之沿革,农、工、商之进境,风俗之变迁等事。次则讲各国史:先就日本、朝鲜、安南、暹罗、缅甸、印度、波斯、中亚细亚诸小国,宜详于日本及朝鲜、安南、暹罗、缅甸,而略余国;详于近代而略于远年,示以今日西方东侵东方诸国之危局。次则讲欧洲、美洲史,宜就欧美诸国讲其古今历史之重要事宜;详于大国而略于小国,详于近代而略于远年。凡教历史者,注意在发明实事之关系,辨文化之由来,使得醒悟强弱兴衰之故,以振发国民之志气。——摘编自《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学制演变》(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奏定学堂章程》中学历史课程内容设置的特点。(4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影响清末中学历史课程内容设置的主要因素,并任选其中一项因素结合史实加以阐述。(8分)20.(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胡椒原产于印度,距离欧洲各港口有十万八千里之远,取之向来不易。从达·伽马开启欧洲到印度的海上线路、郑和下西洋多次到达胡椒港,到英国、荷兰相继在东南亚建立殖民地,再到美国建国初期依靠香料贸易充实国库……围绕一粒小小的胡椒,一部纷繁的全球史就此展开。——摘编自[美]玛乔丽·谢弗《胡椒的全球史:财富、冒险与殖民》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一粒小小的胡椒,一部纷繁的全球史”提炼一个论题,加以论述。(要求:写明论题,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显示全部收起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大家都在看
近期热门
关闭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