朴道为您讲述五常大米的历史

朴道为您讲述五常大米的历史

ID:8823988

大小:12.50 KB

页数:2页

时间:2018-04-08

朴道为您讲述五常大米的历史_第1页
朴道为您讲述五常大米的历史_第2页
资源描述:

《朴道为您讲述五常大米的历史》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朴道为您讲述五常大米的历史 170多年前,三个朝鲜族人在黑龙江五常的茫茫荒野上开垦水田种稻,这或许是哈尔滨最早的大米。到了上世纪50年代,五常的水稻面积已经达到近10万亩,并逐渐成为中国水稻生产第一县。五常的作为,在于星星之火使哈尔滨的水稻发展形成了燎原之势。  在五常民间流传着一个故事,对饮食挑剔到极致的慈禧太后曾多次提起五常大米“非此米不能进食”。是否属实现在已经无法考证,但史志可考的是清朝道光十五年(1835年),吉林将军富俊组织少数朝鲜族居民在沙河镇的亮甸子、王家街一带引水种稻,所产稻谷用石头碾子碾成大米,其后成为清朝后期历代皇帝的贡米。  如今,哈尔滨的

2、水稻面积已经达到了665万亩,总产已经达到了70亿斤。全国平均每人可以吃到5斤哈尔滨大米。全国水稻大县五常,水稻面积达到170万亩,是建国初的17倍。而旱育稀植技术的发祥地方正县,80万亩耕地已经有60万亩种上了水稻。  改革30年来,哈尔滨的水稻面积翻了两番多。当年曾经为清廷贡米的哈尔滨大米,现在已进入寻常百姓家,世界水稻杂交之父袁隆平尤其喜欢吃哈尔滨的五常大米。2006年4月,水稻杂交之父袁隆平一路风尘来到哈尔滨五常市考察。这位曾经为世界上数亿人解决了饥馁之苦的老人,想要探寻的一个奥秘就是:哈尔滨的五常大米为什么那么好吃?  袁隆平的夫人告诉五常的农民水稻育种

3、专家田永太,他们家里长年吃五常大米。遇到田永太,袁隆平此行寻访的难题迎刃而解。1993年,田永太在田里发现一个12棵穗的稻子,种了12垄,秋风一吹稻子就有扑鼻的香味。在百万分之一变异的几率中,田永太培育出了香米“稻花香二号”,现在面积已经达到100多万亩,成为五常的主打品种。原来,“扑鼻的香气”是一位农民创造的。这一发现,十余年来,已经为各地种植这个品种的农民增收数亿元。  水稻生长的基本条件是“水”和“土”。五常市有天然的“水田”条件,有拉林河、阿什河两大水系,一级支流15条,二级支流14条,三级支流274条,河流总长度约2240公里,河网密度为0.3公里/平方

4、公里。世界三大黑土带中,我国东北有12万平方公里,其中黑龙江独占8万平方公里,五常又是黑龙江黑土面积最大的县(市)。龙江黑土层厚度平均为20至30厘米,五常黑土层的平均厚度竟达2米,土中含有机物高达10%以上,堪称“膏腴”之地。灵山生秀水,拉林河与磨盘山泉奔涌腾跃,灌溉着下游沙河子、向阳、山河、杜家、兴盛、安家、民乐等乡镇的数十万亩稻田,与寒地黑土气候阳光琴瑟和歌,赋予五常大米非凡的灵性,终于滋养出五常大米的一世香名!加上大中棚育秧,再加上黑龙江第一积温带的地理位置,五常大米冠绝天下自然当之无愧。哈尔滨大米甲天下,可谓独得天时、地利、人和。  到目前,哈尔滨的优质

5、名牌大米已经达到18个,去年共销往全国80万吨。  五常大米,已经走向天下百姓餐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