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反映:基层审计机关审计现场管理的若干难点与对策

基层反映:基层审计机关审计现场管理的若干难点与对策

ID:8946916

大小:55.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4-13

基层反映:基层审计机关审计现场管理的若干难点与对策_第1页
基层反映:基层审计机关审计现场管理的若干难点与对策_第2页
基层反映:基层审计机关审计现场管理的若干难点与对策_第3页
基层反映:基层审计机关审计现场管理的若干难点与对策_第4页
基层反映:基层审计机关审计现场管理的若干难点与对策_第5页
资源描述:

《基层反映:基层审计机关审计现场管理的若干难点与对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基层反映:基层审计机关审计现场管理的若干难点与对策今天,好的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篇关于《基层反映:基层审计机关审计现场管理的若干难点与对策》范文,供大家在撰写基层反映、社情民意或问题转报时参考使用!正文如下:审计现场管理是指自审计组进入被审计单位开始工作至向派出审计组的审计机关提交审计结果文书期间,对执行审计业务及相关事项进行计划、组织、协调和控制等一系列活动。在实际工作中,由于诸多因素的限制,基层审计机关审计现场管理存在若干难点,如何看待与克服这些难点,笔者浅谈一下自己的认识。一、关于做好审计现场管理的几个基本假设(一)审计人员专

2、业胜任能力假设审计现场的审计质量本质上取决于现场审计人员的专业素质和职业判断能力,《国家审计准则》(以下简称准则)第二十二条、第二十三条明确规定,审计人员应当具备与其从事审计业务相适应的专业知识,职业能力和工作经验;审计机关应当合理配备审计人员,组成审计组,确保其在整体上具备与审计项目相适应的专业胜任能力。审计项目实行审计组组长负责制,审计组长或其指定的现场负责人在审计实施过程中,对审计实施方案的适度调整、审计的重点和突破方向起着引领性作用。因此,审计组长和审计成员的专业胜任能力对审计现场工作至关重要。(二)审计组与审计人员独立性

3、假设《准则》第十六条,对影响审计人员独立性的四种情形做出了明确界定,第十七、十八条要求对影响审计人员独立性的情形,做出约束性规定。自审计机关挑选审计组长和成员组成审计组起,审计组全体成员就紧密的结合在一起,对外代表审计机关履行职责。如果审计组独立性不能得到保证,《准则》和《现场管理办法》中的许多要求,如加强对审计现场的动态管理,提高审计现场信息化管理水平;在报告中全面反映审计中发现的重要问题等也就难以实现。(三)审计现场作业成本、时间与审计目标相匹配假设由于一些可预见和不可预见因素的影响,审计目标和审计实施方案往往与现场作业成本、

4、时间存在一定的矛盾,对现场审计造成较大的困扰。因此,假设审计机关已经根据审计计划进行总体安排和对项目进行预判,为审计组充分考虑了现场作业的时间和成本等因素,才能做好审计现场管理。二、审计现场管理的若干难点分析(一)执行实施方案有时难以满足审计目标要求一般而言,审计实施方案需要审计组根据审计机关业务部门确定的工作方案编制。工作方案中确定的审计目标往往无法考虑个别审计项目特点,只能按类别考虑,因而有时做得大而广,《准则》第五十一条,虽然允许审计业务部门根据审计实施过程中情况的变化,申请对审计工作方案的内容进行调整。但在基层审计机关,审

5、计业务部门往往需要全面参与审计项目,审计力量又很有限,全面落实审计目标对现场审计人员来说是一个很大的挑战。有时审计中发现一个重要问题,需要延伸以前年度或花费较长时间进行外部调查,这就迫使现场审计人员可能缩减其他审计事项来应对,有时随意缩减审计事项,或企图调整实施方案来加以规避责任。实际上,不同类型的审计项目其审计目标中的基本内容始终是恒定的,通过所谓重点突破某个事项,来完全替代其他事项的完成不仅是危险的,实际上是严重违反《准则》要求的。(二)审计组成员之间可能对审计重点方向与应对措施存在分歧由于每位审计人员的专业素养,经验以及对审

6、计事项的判断存在差异,在审计过程中遇到一些疑点时,往往处理方式也不一样,此时对重点事项的处理方式方法将可能影响审计进程和审计目标的全面完成。虽然审计组可能以召开审计组会议加以讨论的方式应对,但其所选择的针对审计事项的措施未必是最佳的。(三)审计问题定性有时与被审计对象难以达成一致《现场管理办法》第二十一条规定,审计期间,除涉及重大经济案件调查等特殊事项外,审计组对每个审计事项、发现的每个问题,必须就事实、性质等,与被审计单位不同层级充分沟通,尽可能达成一致意见。如有不同意见,应如实向审计机关报告。在新《准则》颁布前,审计人员在制作

7、审计取证单时,对问题证据除描述事实外,一般还会附带对该问题定性的有关法规,提交被审计对象予以确认。但2011年新《准则》颁布后,在现场取证阶段实践中,审计人员基本只就问题证据的事实进行“白描”后,就交由被审计对象确认。这样做的好处在于一定程度可以加快取证进度,但由于缺少沟通,审计组对问题事项的认识可能与被审计对象存在分歧,甚至使审计证据可能存在完整性问题。(四)审计现场动态管理与审计底稿编写、取证是否充分恰当、定性是否准确之间可能存在一定矛盾无论是审计署还是省级审计机关,在广泛部署AO2011版之后,都要求加强审计现场动态管理,主

8、要体现在AO系统与OA系统的交互上。如每隔一定的工作日,就需要上传已完成的工作底稿及审计证据,这样做无疑加强了对审计现场的管控,但实践中,很多情况下,由于取证后对一些问题的定性和处理,审计人员认识上还不成熟,此时要求上传,审计人员心里上明显承受较大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