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文化”背景下辅导员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创新途径探索

“微文化”背景下辅导员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创新途径探索

ID:9116419

大小:67.06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4-18

“微文化”背景下辅导员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创新途径探索_第1页
“微文化”背景下辅导员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创新途径探索_第2页
“微文化”背景下辅导员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创新途径探索_第3页
“微文化”背景下辅导员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创新途径探索_第4页
“微文化”背景下辅导员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创新途径探索_第5页
资源描述:

《“微文化”背景下辅导员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创新途径探索》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微文化”背景下辅导员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创新途径探索,供学习和研宄使用,己“微文化”己经成为当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背景,深刻地影响高校辅导员引领大学生思想潮流的方式。在“微文化”背景下,要真正打造成熟的、有效的、能打破大学生“沉默的螺旋”的网络思想政治工作阵地,辅导员队伍必须加强“微主体”的介入、“微内容”的理性化发展和“微手段”的多样化运用。为了增强意识形态教育的实际效果,还要做好线上线下工作的融合,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真正成为当代大学生的精祌支柱。关键词:微文化思想政治工作榜样力量理性化讨论自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召开以来,各

2、高校都开展了深入的学习和讨论。在习近平总书记讲话精神的指导下,我们要主动迎战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形势,开拓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思想政治工作渠道,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当前我国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不仅要在现实的教学和校园生活中开展,还要掌控网络思想政治工作阵地。2009年,微博出现,至今拥有2.82亿月活跃用户;2011年,微信出现,目前己经拥有6.5亿用户。2015年中国智能手机用户超6亿,2015年中国手机网民规模超7亿[1]……不得不承认,在移动互联网不断普及的背景下,“微”时代己经来临,适应于新的传播方式的“微文化”①

3、应运而生[2]。而生于互联网时代的当代大学生,早已成为“微文化”的主要接受者和传播者。据相关调查分析,中国“90后”平均每天接触手机长达3.8小时[3]。当代大学生的成长与互联网时代的高速发展是同步的,我们无法忽略大学生特点的“新常态”。因此,在“微时代”背景下如何贴近大学生的思想变化和实际需求加强意识形态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中之重。辅导员是思想政治工作的一线人员,堪称思想政治工作领域的“游击队”,能够灵活地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是高校掌握网络思想政治阵地的重要依托。在“微文化”背景下,要真正打造成熟的、有效的、贴近大学生思

4、想变化和实际需求的网络思想政治工作阵地,思政工作的一线队伍需要加强自身作为“微主体”对于大学生“微”领域的介入,主动引导“微内容”的理性化发展,多样化运用“微手段”,并做好线上线下工作的融合,从而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当代大学生的精神支柱,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成为大学生的共同追求。一、辅导员应主动融入大学生“圈子文化”,成为榜样力量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面对“微文化”这一新的工作背景,要尽快转变固有的自上而下的工作思想,尽快成为大学生的“同伴”,用大学生喜欢的方式,传播大学生成长需要的精神食粮。当前,社交媒体已经成为移动互联网中

5、最为集聚网民的阵地,几乎所有拥有智能手机的大学生网民每天都会使用QQ、微博、微信等社交平台进行交流,社交媒体已然成为他们使用最多的媒介,其中以微信为代表的移动社交媒体将用户以不同的“朋友圈”划分开来,由此形成的“圈子文化”也成为“微文化”的典型形态。大学生等微主体的集聚特点要求辅导员在幵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时候摆脱生硬的权威形象,成为真正的“微主体”,用“微文化”的圈子话语与大学生发生对话,生动传递先进的文化思想内容。因此,辅导员作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一线人员,应主动融入大学生的社交圈子,成为大学生的圈内人,及时观察大学生的思想

6、状态,掌握大学生常用的网络话语,通过平等的互动交流取得大学生的信任。除此之外,对移动社交媒体的重度依赖逐渐改变了人们的文化诉求方式,人们开始“打破传统单向文化影响,渴求权利诉求”[4]。如要进一步巩固在大学生“朋友圈”里的“好友关系”,深入各式圈子中的辅导员需要正视大学生的诉求,及吋通过主动发出话题讨论、评论、回复、点赞等网络行为做出回应,活化与大学生之间的社交关系,成为大学生的知心朋友。在成为大学生的圈内人后,辅导员还应塑造自身正面朋友的形象传递健康积极的生活态度、生活方式,以丰富的社会经历和人生体验,成为大学生圈子中的榜样力

7、量。如今网络传播非常便捷,明星、名人的事业和生活能够直接呈现在大学生的眼前,一些大学生也是所谓“粉丝”效应的主要力量。然而扮演着大学生心目中的社会榜样的明星、名人,一旦其形象发生颠覆,就会给大学生的价值观带来冲击。因此,辅导员必须发挥个人的魅力,成为大学生圈子文化中的榜样力量,传递理性健康的价值观。二、引领“微文化”的理性化讨论,积极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微文化”时代,网民们一直在探索一种表达文化或政治诉求的方式,很长时间以来,网络上呈现着两种极端的态势:一方面是彻底的“沉默的螺旋”,?W民们以事不关己的态度观察着社会事件的

8、发生,另一方面则是“反沉默的螺旋”,以暴戾的方式表达诉求,追求舆论的白热化[5]。因此,存人评论“微文化”是一种“非理性文化”[6]。然而,在“微文化”逐渐从边缘文化发展为足以取代传统文化的形势下,如果对于“微文化”的认识仅停留在非理性的层面上,就会显得狭隘,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