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社会主义的中国新文化

建设社会主义的中国新文化

ID:9266602

大小:32.55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4-25

建设社会主义的中国新文化_第1页
建设社会主义的中国新文化_第2页
建设社会主义的中国新文化_第3页
建设社会主义的中国新文化_第4页
资源描述:

《建设社会主义的中国新文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十九章建设社会主义的中国新文化第一节中国文化发展的新阶段(一)中国人民革命胜利开辟了中国文化发展的新阶段l新阶段,新要求: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1949年9月召开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通过的《共同纲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文化教育为新民主主义的,即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教育。人民政府的文化教育工作,应以提高人民文化水平,培养国家建设人才.肃清封建的、买办的、法西斯主义的思想,发展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为主要任务。l全面发展:“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旧社会:在半封建半殖民她的旧中国,80%的人是文盲,尤其广大劳动人民根本得不到受教育的权利,广大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更是极

2、端落后。新发展:1.图书报刊发行量增加了数十倍,公共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艺术表演团体、电影放映场所等群众文化事业单位均成倍地增加。过去没有的作为现代大众传播媒介的电视已普及到千家万户。2.新中国的文物考古、古籍整理和文献出版工作的成绩也十分突出,并且有相当高的质量。3.1956年,毛泽东提出了繁荣学术文化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l硕成果:大大促进了文学、艺术、哲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技术科学的发展和繁荣,40年来在这些文化领域所取得的成就是巨大的,无论数垦或质量都是前人所不可企及的,有些已达到或接近世界先进水平。l思考:为何在经济仍然极其落后的情况下,提出文

3、化要与经济齐步发展,有何意义?(二)探索过程中的失误和曲折l原因:缺乏理性与深度,急于求成新民主主义的文化建设方针虽然已经形成,但是对其发展过程和规律性的认识尚缺乏世界历史的理性深度。现代民主法制建设还处在草创时期,尚未真正建立起制度化的快理权威和科学决策的民主程序与机制、在新民主主义文化与社会主义文化的过渡衔接上,出现了加速“社会主义改造”的急于求成的做法。l文革的影响1.这个时期出现了无数文化观念上的颠倒错乱,比如把实现现代化的社会要求误解或歪曲为资本主义复辟,把在真理面前人人平等的民主观念误解或歪曲为资本主义复辟的观点。2.把人类儿干年积累起来的文化知识当作“伪科学

4、”来加以扫荡。相反.却把封建地主阶级的“血统论”当作阶级论加以宣扬,把封建人身依附关系当作组织纪律性加以贯彻。3.把践踏民主法制当作“造反有理”的革命行动加以提倡,把封建株连当作划分阶级阵营加以推广。1.“文革”把“左”的思想路线的破坏性作用暴露得最为深刻、彻底。l思考:如何看待文革的得失?第二节80年代“文化热”的反思(一)社会主义改革与80年代“文化热”l什么是80年代“文化热”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出现了改革开放的大好形势伴随着经济、政治改革的要求,在思想文化领域出现了一个持续十余年的文化研讨热潮。因为这一热潮主要是在20世纪80年代,所以人们一般称之为80年

5、代的“文化热”。l出现的原因1.发展大计的需要:它是对于造成民族巨大灾难的十年浩劫的反思和对于中国未来的现代化宏伟大业的前瞻,它是在中国的社会主义改革和对外开放中应运而生的。2.转变转折的需要:这场改革要实现从原先的半自然经济、产品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轨,因此不可避免地会发生新旧两种经济体制以及新旧观念之间的对立和冲突。我国几干年积累下来的文化观念,并不是与商品经济和工业社会相适应的文化观念,而是农业社会的观念、封建宗法观念和小生产的观念。我国近代发生的旧民主上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以及解放以后的社会主义革命,都没有彻底完成破除这些旧观念的历史任务。(二)文化研究

6、的巨大成绩l成就:巨大的、多方面、不可低估的。l三大特点:1.80年代“文化热”的特点之一是它的现实性。牢牢立足于中国的现实、对十年浩劫和1957年以来的“左”倾错误进行深刻的反思,并对改革中遇到的各种问题。都从文化的角度加以探索研究,破除旧框框,打开新思路。2.80年代“文化热”的特点之二是它的广泛性。学科范围的广泛:由现代科学跨学科研究带来的各学科相互交叉、渗透、综合的趋势,影响于文化研究,不仅形成哲学、文学、历史学、经济学、社会学、政治学、伦理学、心理学等各门人文社会科学相互配合、共同研究文化问题的局面,而且打破了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传统界限,许多自然科学家也十

7、分关切人类共同的命运和中国文化的前途问题。研究内容的广泛:举凡人们的思想观念、社会心理、思维模式、行为方式,伦理道德、审美情趣、文化比较等等,都进入了文化学者的研究视野。不仅仅限于精英文化的范围:还扩展到大众文化领域,诸如企业文化、校园文化、旅游文化、服饰文化、饮食文化等均一时兴起,文化研究已不再是少数文化学者的专利。3.80年代“文化热”的特点之三是它的世界性。文化研讨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中西文化比较。(一)文化讨论中的不谐调音调l不谐调音调:1.全盘西化论很明显,这种论调带有明显的政治色彩。是80年代中国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