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人口迁徙与姓氏分布

历史上人口迁徙与姓氏分布

ID:9394116

大小:36.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4-30

历史上人口迁徙与姓氏分布_第1页
历史上人口迁徙与姓氏分布_第2页
历史上人口迁徙与姓氏分布_第3页
历史上人口迁徙与姓氏分布_第4页
历史上人口迁徙与姓氏分布_第5页
资源描述:

《历史上人口迁徙与姓氏分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历史上人口迁徙与姓氏分布中国人,特别是汉族,历来都十分重视自己的姓氏,没有非常特殊的原因是不会改变的。但考察今天中国的姓氏分布,就可以发现,人口少的姓往往具有很强的地域性,只存在于某些地区,甚至只有一个地方才有。但人口多的姓却遍布各地,人口最多的几个姓甚至深入少数民族聚居区和海外。不过姓氏刚形成时,一姓一氏只限于具有共同血缘关系的宗族之间,分布范围不可能很广。不同的宗族采用同一姓氏的可能性虽然也存在,但毕竟有限。所以每个氏或姓都有自己的起源地,该姓氏的人口扩展到其他地方主要是迁移的结果。另一方面,汉族及其祖先华夏诸族有慎终追远的传统,只要有可能,都会记载本家族的起源

2、和迁移过程。现在的家(族)谱中几乎都有本族的世系表(图),追溯到本族的“始祖”和“始迁祖”。相比之下,由于年代久远、史料缺乏,加上附会的成分,“始祖”和从他开始的世系往往模糊不清,而从“始迁祖”开始的世系和迁移路线、年代却大多确切可考。可见一姓一氏人口的范围无不与迁移有关,今天的姓氏分布是历代人口迁移的结果。 人口迁移的方式很多,对不同姓氏的影响也不同,下面举最重要的几种: 一、分封产生的迁移华夏诸族发祥于中原,大致即今天的河南、山西南部、陕西东部、山东西部、河北西南、安徽西北等黄河中下游地区,华夏特有的姓氏也集中在这一区域之内。夏、商、周三代实行分封制,国君将本族

3、子弟和贵族、大臣分封到各地,以后大多在当地定居,他们的姓氏也随着分布到各地。例如,周王姬姓,被分封到各地的周王宗室就将姬姓带到各地。又如周朝的开国功臣姜尚被封于齐(今山东中部),姜姓也从今陕西扩大到山东。不少姓的起源都是某国,原来都是地名,分封为国后成为国名,以后又被封君其及后裔采用为姓。西汉初曾大封同姓王和异姓王,异姓王存在时间很短,而且除个别外都不得善终,所以没有留下什么在封地繁衍的后代。同姓王却长期存在,有的王绵延数代,子孙众多,他们的封地就成为刘姓的聚居地。如彭城(今江苏徐州)是楚王等王的封地,以后成为刘姓的郡望(主要发祥地),重要性超过了刘邦的故乡沛县(今

4、江苏沛县)和皇族聚居的国都长安(今西安)。到西汉末年,刘氏宗室人口超过10万,除了长安一带外,大多居住在祖先的封国封邑附近。如后来成为东汉开国皇帝的刘秀,就因祖上被封的侯国在南阳(今河南南阳)而成为南阳人。东汉时也是如此,如刘备是中山王后裔,虽然家境已没落,但还是住在离中山不远的涿郡(今河北涿州)。明太祖朱元璋将自己的二十几个儿子都封为王,分居各地。明朝对宗室在政治上严格控制,不让他们离开封地,不得从事任何职业,连科举也不能考,但另一方面又给予优厚待遇,只要长大成人,都能获得爵位和俸禄。有一位亲王竟创造了一项有100个儿子继承爵位的纪录,在诸王的封地都留下了大量朱姓

5、人口。如明末画家八大山人(朱耷)就住在南昌,是宁王的后代。 二、强制性迁移为了巩固自己的政权,加强首都或特定地区的经济实力,或者为了打击敌国,削弱或消灭反抗势力,历来统治者都曾实施强制性的迁移,用行政或军事手段,将某些地方的人口迁入指定地区,也包括将被贬斥的官员、俘虏、罪犯流放安置到边远地区。这类措施相传在上古三代就已实行,夏朝最后一位国君桀就被推翻人了的商朝放逐到巢。秦始皇在灭六国的前后,不断将各国的国君、贵族、大臣和有影响的家族迁入秦国旧地和边远地区。赵国的卓氏就是以“迁虏”的身分迁至蜀郡临邛(今四川邛崃),以后成为富甲一方的巨商,自作主张嫁给司马相如的卓文君就

6、是卓氏后裔。汉高祖继续实行“强干弱支”的政策,将六国旧族和地方豪强迁首都所在的关中,齐国的田氏,楚国的昭、景、屈氏等都是迁移对象。田氏从今山东迁入关中后,不仅一度垄断了商业,还繁衍出大批后裔。由于田氏人口实在太多,只能按“第一、第二、第三”分房排列,有的后裔干脆将编号当作姓了,史书上留下了“第五仲”、“第五伦”这样的人物。首都的建立和迁移也必然伴随着大批宗室、高官、富户从各地迁至首都,或从旧都迁至新都一带。例如,北魏曾将河西走廊和北方各地的重要人物及其家族迁至平城(今山西大同),北方、西北以及境外的不少非汉族人口也在平城周围定居。到孝文帝南迁,就将他们全部迁至洛阳。

7、到东、西魏分裂,一部分人又随西魏迁至长安,一些来自中亚或蒙古高原的家族以后发展成关中大姓。西魏攻占梁朝的首都江陵(今湖北江陵)、北周灭北齐时,都曾将对方的要人迁入关中。隋灭陈后,陈朝宗室都被北迁。由于陈氏子孙众多,以后又得到隋朝的优待,派往各地当官,形成陈姓人口遍布的局面。明朝初年,朱元璋曾将各地富户、工匠迁入南京,到他的子孙迁都北京后,其中大部分又被迁至北京。这类迁移中包括平民百姓及贫民、流民,如明朝建都北京后,为加强首都地区的实力,恢复华北的经济,曾多次从山西移民华北,其中一个重要的集合和出发地点就是山西洪洞县。由于这类移民大多没有政治、经济和社会地位,也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