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类型、翻译目的及翻译策略

文本类型、翻译目的及翻译策略

ID:9410165

大小:135.09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8-04-30

文本类型、翻译目的及翻译策略_第1页
文本类型、翻译目的及翻译策略_第2页
文本类型、翻译目的及翻译策略_第3页
文本类型、翻译目的及翻译策略_第4页
文本类型、翻译目的及翻译策略_第5页
资源描述:

《文本类型、翻译目的及翻译策略》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文本类型、翻译目的及翻译策略张美芳澳门大学社会科学及人文学院文木类型理论由德国功能主义学派的领军人物卡塔琳娜•莱思(K.Reiss)在《翻译批评:潜力与制约》(1971)—书中提出,其0的是要建立一个全面的、客观的翻译批评与评估模式。莱思根据功能语言学家卡尔•布勒(K.Btihler)的语言功能三分法,建议把文本划分为三种主要类型,即信息型、表情型和操作型,并阐述了各种文本类型与翻译策略的总体关系。本文在回顾文本类型理论并追溯其理论根源的同时,引入其他学者提出的相关观点,并以笔者在澳门大学的翻译教学中运用该理论指导课堂实

2、践的经验,探讨如何区分文本类型及其功能、如何根据不同的文本功能、翻译目的、目标读者等因素,制定翻译策略及制作不同的目标文本。关键词:文本类型;文本功能;翻译B的;翻译策略;:张美芳,澳门大学社会科学及人文学院教授、生导师,学术方向:翻译理论与实践、媒体翻译研究、文本类型学、语篇分析。2013-06-01基金:澳门大学委员会资助之跨年度研究项目“翻译研究的功能途径:理论及应用”(RC.Ref.no.MYRG103Y1-L2)-FSH12-ZMF的阶段性成果Received:2013-06-011序言德国功能主义学派的代表人

3、物卡塔琳娜•莱思(K.Reiss1923-)在《翻译批评:潜力与制约》(1971/2000)—书中首次引入了功能语言理论,并提出了文木类型与语言功能及翻译策略的关系。她提出该理论的主要目的是要建立一个全面的、客观的翻译批评和评估模式。由于该书是德语,书屮提出的评估模式一直未能在徳语地区以外引起反响。直到2000年,该书的英文版由英国圣杰伦出版公司(St.JeromePublishing)出版,2004年再由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在中国大陆地区发行,莱思提出的文木类型学和翻译评估模式随即在全世界迅速传播。我们在《中W期刊全文数

4、据库》用关键词“文本类型”进行搜索,得到523条结果,即是说,在该数据库里一搜就能搜到523篇与文木类型相关的文章。这足以说明莱思的文本类型理论在我国广为传播和广被应用。莱思的文本类型学究竟有什么特点、优点,能吸引那么多人对它感兴趣呢?曼迪(Munday,2012:115)总结了莱思文本类型理论的两个要点:一是莱思所提出的对等概念是建立在整个文本的交际功能之上;一是其提法有坚实的理论基础。莱思的文木分类以卡尔•布勒(K.Btihler)的语言功能三分法作为理论基础,而不是经验式、随想式的尝试。正因为如此,莱思的文本类型理

5、论成为她的学生弗米尔(11.Vermeer)后来提出的“目的论”的基础。不过,也有不少读者在划分文本类型和功能时感到迷茫,因而对该理论提出了种种质疑。文本功能该如何划分?文本类型理论能否为翻译、尤其是英汉翻译的质量评估提供理论依据?木文以这些问题为出发点,在回顾文木类型理论并追溯其理论根源的同时,引入其他学者提出的相关观点,并以笔者在澳门大学翻译教学屮运用该理论指导课堂实践的经验,探讨如何区分文本类型及其功能、如何根据不同的文本功能、翻译目的、目标读者等因素,指导学生决定翻译策略及制作不同的目标文木。希望木文研究能抛砖引

6、玉,引发对此论题更多的探讨。2文本类型理论及其基础如上所述,莱思的文本类型学理论基础是德国心理学家、功能语言学家卡尔•布勒的语言功能工具模式,也即是语言功能三分法(见图1)。该工具模式包含四个组成因素:(1)符号(sign);(2)语境(context);(3)说话者(speaker);(4)受话者(addressee)。在文本中,符号即语言,其功能产生于它和其它因素之间的关系。例如,符号与语境(即客观事物)之间的关系为“表现”(representational)关系;符号与说话者之间是“表情”(expressive)关

7、系;符号与受话者之间是“感染”(appellative)的关系。布勒根据该语言工具模式中的成分及其之间的关系,确认了语言的三种功能:信息功能(informativefunction)、表情功能(expressivefunction)和感染功能(appellativefunction)(见Munday,2001:199)oContextl(语境)J图1布勒的语言功能工具论模式布勒的语言功能理论在语言学界影响甚广,后来不少语言学者的理论中都有其影子,如雅可布逊(R.Jacobson)的语言功能理论(1959:1960)、韩礼

8、德(M.A.K.Halliday)提出的三个语言纯理功能(1973)和纽马克(P.Newmark)的“语言功能及文本类型”(1988)等。莱思以这个被广泛认可的语言功能模式为棊础,建议根据文本的主要功能把所有文本划分为三种类型:信息型(informative)、表情型(expressive)和操作型(operativ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