委托代理制度及我国国有企业面临的问题

委托代理制度及我国国有企业面临的问题

ID:9465467

大小:55.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5-01

委托代理制度及我国国有企业面临的问题_第1页
委托代理制度及我国国有企业面临的问题_第2页
委托代理制度及我国国有企业面临的问题_第3页
委托代理制度及我国国有企业面临的问题_第4页
委托代理制度及我国国有企业面临的问题_第5页
资源描述:

《委托代理制度及我国国有企业面临的问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委托代理制度及我国国有企业面临的问题在现代企业中,企业的所有者不亲自经营企业,而是将经营权交给支薪职业经理,形成一种委托代理关系。这种委托代理关系最早是由贝利和米恩斯(BerleandMeans,1933)通过实证研究提出的,后来得到鲍莫(Baumol,1959)、玛瑞斯(Marris,1964)等人的发展,但委托代理的真正发展也就是最近二、三十年的事。当然,按照代理理论的观点,企业中的委托代理关系并不限于此,但却是最重要的,所以本文仅研究这方面的委托代理,并以此分析国有企业中存在的问题。一、委托代理的产生从一般意义上说,委托

2、代理是指代理人根据委托人的委托,在委托人的授权范围内,以委托人的名义进行相应的活动。在委托代理关系中,将对他方的行为承担一定的风险而获得监督他方的权利的一方称为委托方;而代理方(受托方)则是指不一定非为自己行为负责的一方。在现代企业制度中,所有者就是委托方,而经营者则是代理方。委托代理也称意定代理或授权代理,因为它是基于当事人的意思表示为前提的,即委托人的授权委托。委托代理制度具有以下特点:(1)委托代理是基于受托人的委托授权而产生的。委托授权在委托代理中具有决定性的意义。(2)委托代理中的代理人,既可以是自然人,也可以是具有

3、法人资格的代理机构。有时,不作为专业代理机构的法人,也可以接受委托进行代理行为。(3)委托代理通常是有偿的。专业代理机构都是以盈利为目的的,自然人受委托进行代理行为也是有偿的。委托代理制度必然会产生代理问题,代理问题是指由于代理人的目标函数与委托人的目标函数不一致,加上存在不确定性和信息不对称,代理人有可能偏离委托人的目标函数而委托人难以观察和监督,从而出现代理人损害委托人利益的现象。代理问题产生的原因是:1.不确定性。所谓不确定性(uncertainty),指的是这样一种情况,当引入时间因素后事物的特征和状态不对充分地、准确

4、地加以观察、测定和预见。不确定性可分为外生不确定性(exogenousuncertainty)和内生不确定性(endogenousuncertainty)两种情况。前者是指生成于某个经济系统自身范围之外的不确定状态。比如,对企业经理而言,自然与社会环境对消费者偏好的影响以及各种意外事故等因素,都可以看成是这种外生不确定性。后者则是指生成于某个经济系统范围之内,影响经济系统操作效闻的不确定性,比如,在市场经济环境状态下,一个卖主是否遇到一个满意的买主是不确定的,委托人与代理人双力所达成的契约是否最优以及他们在市场上讨价还价的结果

5、等,也是不确定的。从某种意义上说,内生不确定性因素比外生不确定性因素更复杂。2.信息不对称。信息不对称性(asymmetricinformation)是指契约关系的一方(r如代理人)在某些方面掌握着“私人情息”,这些信息只有他自己最了解,另一方不了解。造成信息不对称性的原因,除了上面讲的不确定性外,社会劳动分工和专业化发展也会造成信息不对称。社会劳动分工使信息差别的程度加深,产生不同的信息优势和信息劣势,而信息优势和信息劣势的出现,意味着信息不对称的出现。专业化使得个人在其自身的专业领域比其他非这一专业领域的个人了解更多的专业

6、知识,从而导致专业性和非专业性的信息优势和信息劣势。信息不对称有三种情况:委托人具有信息优势并企图从代理人那里获得更多的价值;合约签订前代理人拥有信息优势,委托人陷入逆向选择;合约签订后代理人拥有私人情息,委托人面临道德风险。现代企业的委托代理关系主要发生在后两种情况。3.有限理性。有限理性(boundedrationality)是指经济行为主体的理性包括决策能力和行为能力都是有限的,这种局限性时期最大化行为必须付出较大的代价。与之相对应就是完全理性,完全理性是指经济行为主体具有全智全勇,不需支付任何成本便可对可能发生的任何实

7、践进行完全的预见和评价,从而最佳地选择行动的有效性。实际上,在现实生活中,完全理性使不存在的。西蒙(Simon)从人的意识、决策环境与人的能力、决策目标等方面否定了全面理性的假定,论证了“有限理性”。[1]在西蒙看来,人的有限理性表现在人认识能力的限制和语言表达能力的限制。前者是人在无误地接收、储存、恢复以及处理信息时存在限制,后者是指不管人们多么的努力,但在使用文字、数学、图标等来表达自己的知识和情感时都会受到限制。4.经济人假设。经济人(economyman)假设源于亚当•斯密的《国民财富的性质与原因的研究》。

8、在斯密看来,人的经济活动源于人类的自我利益要求,商品交换、社会分工等都是人类自利行为的结果。也就是说,人具有自利性,具有追求财富最大化的倾向。就委托人和代理人而言,他们各自追求自己的财富最大化,都有自己的目标函数。从斯密以来,大多数经济学家在构建其经济理论时都肯定了经济人假设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