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 公司生产管理优化研究

k 公司生产管理优化研究

ID:9492971

大小:67.00 KB

页数:14页

时间:2018-05-01

k 公司生产管理优化研究_第1页
k 公司生产管理优化研究_第2页
k 公司生产管理优化研究_第3页
k 公司生产管理优化研究_第4页
k 公司生产管理优化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k 公司生产管理优化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K公司生产管理优化研究----生产管理论文-->第一章绪论1.1课题研究背景介绍中国在近几年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汽车制造的产量在中国每年以两位数的增长率增长。汽车在中国的发展非常快,从而也带动了汽车零部件企业的发展速度和规模,面对这日益激烈的汽车市场竞争,通过更低的价格占有更多的市场,通过更低的生产成本得到更高的效益。中国已经逐步成为世界的汽车制造中心和最大汽车销售市场。但随着中国劳动力成本的不断上升,行业的竞争也是越来越激烈,中国的制造业不能长期依靠廉价的劳动成本来作为国际竞争的筹码,相反,劳动力成本已经成为一个压

2、缩企业利润,阻碍企业发展的绊脚石。K公司的前身是上海活塞厂,建立于1911年,可谓是百年老厂,在1997年正式与德国合资成立K公司,即KSSP。而市场和产品也由供应国内的国产卡车、拖拉机转变为大企业大品牌的家用型轿车、商务车等等。短短的14年间,企业从年产量300多万到如今的2400多万,但是人的因素也不断的受到国家政策的各方面约束,面临着成本的压力,每年3%-5%的降价面临着成本压力,即将实行的汽车三包面临着质量压力。这些问题是绝大多数企业的共性问题,也是通过现场科学管理研究来建立平台、寻找方法、完善体系。......1.

3、2国内外企业生产管理的研究发展现今的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激烈的市场竞争对企业的经营也造成了很大的连锁影响,未能适应市场竞争的企业逐渐被淘汰。企业,尤其是制造型企业,生产现场管理在企业的经营管理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占有重要的地位。所以,标准作业、标准化工作在现场管理上提升效率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基础。工作的标准作业包括:生产现场和非生产现场,两项均要推行标准作业。生产现场建立标准生产单元,绘制标准作业图,人员按工艺、作业路线、节拍进行生产,实施生产线综合管理,内容包括:班产小时记录、4M变更、换产记录等相关内容。标准作业,是将

4、作业人员、作业顺序、设备、物流过程等做最适当的组合,以达到生产目标而设立的作业方法。它是以人的动作为中心,是管理生产现场的依据[13]。正常执行生产线标准作业的同时,开始制定规划物流拉动方案,建设物流中心,实施物流配送,规范物流和搬运作业的时间节点、搬运路线、数量,看板运行详细规则以及各级管理人员、操作工、物流人员职责等。物流配送体系的建立支持生产线生产效率的提升,规范生产管理。非生产现场即管理现场主要是理顺流程,使工作得到无缝隙链接。理顺流程包括部门的母流程和各种子流程。流程编订后要及时培训,让管理流程的人员和执行流程人员

5、都必须明白流程如何执行,高层领导也要关注流程定期带队验收检查,确保流程有效运行。在整个项目实施中,公司始终以客户思维、数据思维等为指导思想,逐步建立了周月质询/绩效达成会议制度、预警管理制度、问题PK制度、YCYA制度[14],同时针对目前制约公司发展的6个方向的浪费,梳理、改善为新品试装信息反馈流程、新品出厂质量评审流程、立项一样件开发流程、月生产预测计划流程、采购物流控制流程、异地仓储控制流程等六大流程,并在高层领导的带动下推进实施,形成推进公司战略和个人绩效相结合的相关政策和管理办法。高战地等[15]优化生产工艺参数对

6、降低生产成本是至关重要的,并且在其从事的公司实行了参数计算和工艺优化之后,直接节约成本近20%。流水线生产时目前生产线采取的主要方式之一,在流水生产作业过程中,产品按照设计好的工艺过程依次顺序的通过每个工作站,并按照一定的作业速度按成每道工序的作业任务[16]。葛安华等[17]则对流水线最佳节拍选择进行研究,提出了生产线(或流水线)线平衡的主要概念,通过生产线节拍时间分布图,找到瓶颈工序,并且进行多余动作取消、工序简化合并、重排,来降低等待的浪费。日本IE专家山田日登志提出了一种新的生产方式----单元化生产,是将一条生产能

7、力较高的大型生产线分解成若干条生产能力较低的小型生产线,解决生产能力平衡与布局流程优化的问题。刘震等[18]认为单元化生产有利于减少在制品的库存,有利于激励员工业绩预培育员工技能。汪凯[19]认为设置“一个流”生产方式可将邻近的各道工序衔接起来,前一道工序的在制品出料口就是下一道工序的进料口,工序间的在制品搬运距离降至最小。喻超等[20]认为单元化生产可克服流水式生产的缺陷,对于多品种的小批量订单也能组织高效率、集约化的生产,且节约生产空间,还能灵活布局。唐自玉等[21]设计了U型及C型的生产线,实现了物料移动距离最短,降低

8、搬运的浪费。......第二章企业生产管理的相关理论2.1生产管理的概念生产现场是制造型企业为顾客制造产品的地方;是实现生产过程有机转换和各种生产要素合理配置的场所;是整个制造业的核心;还是可以实现不断改善的园地。生产现场由人(工人和管理人员)、机(设备、工位器具)、料(原材料和余料)、法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