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前动脉灌注化疗在局部晚期乳腺癌治疗中的应用

术前动脉灌注化疗在局部晚期乳腺癌治疗中的应用

ID:9626043

大小:52.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5-04

术前动脉灌注化疗在局部晚期乳腺癌治疗中的应用_第1页
术前动脉灌注化疗在局部晚期乳腺癌治疗中的应用_第2页
术前动脉灌注化疗在局部晚期乳腺癌治疗中的应用_第3页
术前动脉灌注化疗在局部晚期乳腺癌治疗中的应用_第4页
资源描述:

《术前动脉灌注化疗在局部晚期乳腺癌治疗中的应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术前动脉灌注化疗在局部晚期乳腺癌治疗中的应用作者:籍敏,高润芳,王玉仙,杨璇,张亚芬,王嘉伟【摘要】目的:探讨术前动脉灌注化疗在局部晚期乳腺癌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我院乳腺外科1998年12月至2000年6月局部晚期乳腺癌患者共26例,采用Seldinger技术置管于乳腺肿瘤的主要供血动脉,灌注化疗药物并行碘油栓塞,2周~4周后行Halsted根治术。观察术前原发癌灶及腋窝淋巴结大小的变化,并对术后标本镜下观察其病理形态变化。结果:23例患者经灌注化疗后,原发癌灶有不同程度的缩小,有效率88.4%;19例有明显的病理学改变,镜下出现不同程度坏死区,组织学有效率79.1

2、%。结论:术前动脉灌注化疗可缩小局部晚期乳腺癌的原发癌灶,减低临床分期,为晚期乳腺癌患者增加手术机会,是抗癌治疗的重要方法之一,值得推广应用。【关键词】乳腺癌;动脉灌注;药物疗法;栓塞  乳腺癌是全身疾病的局部表现,其治疗多采用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局部晚期乳腺癌主要是指临床Ⅲ期、Ⅳ期癌,约占我国乳腺癌患者的27.8%~36.1%[1]。因其原发癌灶体积较大,且此期患者癌灶多侵犯皮肤,病变范围广泛,常丧失手术机会,治疗效果不满意。动脉灌注化疗作为化疗的方法之一,由于其具有局部药物浓度高,可使原发癌灶体积明显缩小,减低临床分期,为Ⅲ期、部分Ⅳ期乳腺癌患者增加手术机会且毒副反应

3、小而成为抗肿瘤治疗的重要方法之一[2]。多项对比研究证实动脉灌注化疗的疗效优于静脉化疗[3,4];我们对1998年12月至2000年6月收住我科的26例局部晚期乳腺癌行术前动脉灌注化疗,探讨其在Ⅲ期、Ⅳ期乳腺癌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1临床资料及方法  1.1临床资料我院1998年12月至2000年6月局部晚期乳腺癌26例,均为女性,年龄29岁~82岁,平均年龄48岁。原发癌灶位于左乳12例,右乳14例;外侧病灶15例,内侧8例,中央区3例。肿块直径3.5cm~14.2cm,均伴不同程度的皮肤浸润,部分与胸壁固定;均有同侧腋窝淋巴结肿大、融合。全部病例均行钼钯摄片检查,并行针

4、吸细胞学检查找见癌细胞进行确诊。根据TNM(1997年UICC分类分期)分期,Ⅲa期17例,Ⅲb、Ⅳ期9例,其中有14例患者因肿块过大而无法行常规手术治疗,占全部病例的53.8%。  1.2动脉灌注方法采用Seldinger技术经右侧股动脉穿刺,将导管尖端置于患侧锁骨下动脉,经DSA造影了解肿瘤供血情况,确认供应肿瘤的靶血管,将导管超选择性地插入胸外侧动脉(17例),胸廓内动脉(6例)。对于超选择性插管失败者,则将导管头端置于锁骨下动脉分支椎动脉的远端(3例)。患侧上臂用一血压计袖带压迫,间断加压保持压力略高于收缩压5mmHg~10mmHg(1mmHg=0.133kPa),

5、向导管内缓慢灌注化疗药物,其中PAMF方案15例(顺铂60mg/m2,阿霉素40mg/m2,丝裂霉素10mg/m2,5Fu500mg/m2);CMF方案11例(环磷酰胺600mg/m2,氨甲喋呤40mg/m2,5Fu500mg/m2)。然后再向导管内注入2ml碘油栓塞,使肿瘤内保持高浓度化疗药物的时间延长。动脉灌注化疗后常规静脉输液、止吐治疗,如灌注顺铂,则水化治疗。  1.3疗效评价按照WHO肿瘤近期疗效标准分为:完全缓解(CR)、部分缓解(PR)、稳定(SD)、进展(PD)、有效(CR+PR)。动脉灌注化疗后2周观察肿块及腋淋巴结的大小、软硬度变化,并于灌注后2周~

6、4周行Halsted根治术,术后标本常规病理组织学检查,观察病理组织学改变,有无组织学坏死,并做免疫组织化学检测;术后辅以静脉化疗和/或放疗、内分泌治疗。  1.4灌注化疗不良反应及并发症由于是局部用药,使肿瘤区域一次大剂量化疗成为可能,明显降低化疗全身毒副反应,本组患者反应轻微,表现为轻度恶心、白细胞轻度下降。有一例出现乳房外侧皮肤潮红,无坏死,经观察后缓解,未影响后期手术时间,手术切口愈合均为甲级。乳腺癌灌注化疗的并发症主要是穿刺部位血肿、损伤血管,只要灌注后压迫止血得当,一般不会发生血肿;少数患者可出现造影剂过敏,表现为头痛、休克反应,造影时应准备地塞米松以防过敏反应

7、发生。  2结果  2.1灌注化疗后肿块及腋淋巴结的变化原发病灶于灌注后3d~7d开始出现缩小变软,同时腋淋巴结也有不同程度的缩小。术前肿块缩小至原体积1/2者9例,缩小不足1/2者14例,3例肿块变化不明显,但腋淋巴结缩小变软。  2.2手术及疗效经动脉灌注后行Halsted根治术者24例。其中14例(53.8%)肿块过大无法行常规手术治疗的患者中有12例因灌注后肿块缩小获得手术机会;1例于5天后出现肿块剧烈疼痛伴皮肤破溃,波及腋下;另1例因合并心功能不全而放弃手术,进行非手术治疗(放疗+化疗+内分泌治疗);临床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