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学生语感能力的培养途径

浅谈学生语感能力的培养途径

ID:10069034

大小:28.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5-23

浅谈学生语感能力的培养途径_第1页
浅谈学生语感能力的培养途径_第2页
浅谈学生语感能力的培养途径_第3页
浅谈学生语感能力的培养途径_第4页
浅谈学生语感能力的培养途径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谈学生语感能力的培养途径》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谈学生语感能力的培养途径【摘要】语感,是建立语言知识的积累之上的一种功能,它不是与生俱来的,必须通过不要的途径,采取必要的手段进行培养、训练才能获得。【关键词】语感;能力;语言;培养G633.3学生的语感能力主要表现:在阅读过程中根据具体的语言环境理解字词句的含义;读完一篇文章能了解文章的内容、结构特点;面对一道作文题,能审清题意,确定中心,选好材料,下笔成文,语言流畅,结构严谨。我们在课堂教学要努力培养学生的语感能力。一、让学生重视读,理解文本的含义6学生查字典,辨字形,遣词造句,分析语法,句型变换,可以单独理解字词句的含义或情感。但有些字词句在具

2、体的语言环境中,其意义与本义是不相同的,用上面的途径是不能实现,篇章的内容更无从入手了。必须用读的手段,将字词句连缀起来,形成一个有机整体。在课堂教学中读的形式有:默读,朗读;读一段,通篇读。抒情散文、诗词曲赋要学生有感情、有节奏地读,从中领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海燕》通过朗读,体会了海燕的战斗豪情。《周总理,你在哪里》,引导学生抑扬顿挫、有节奏地朗读,流露出对周总理的崇敬之情。叙事散文、小说则要学生用默读的方式理解课文;富于哲理性的语段要学生反复吟读,背诵下来。总之,读,使学生大脑积淀着大量规范的优美的语言信息,在具体实践中运用自如。二、让听与说、读与

3、说有机地结合起来同一信息元不断刺激大脑皮层,便可以将信息储存在大脑的神经中枢。读,将语言的信息进入大脑,观察可以将影像聚于大脑,听也可以将知识的信息输入大脑的神经中枢,说是对前面几种形式的反馈。因此,教学中必须让听与说、读与说有机结合起来。讲授《最后一次讲演》,让学生听完录音后,说说课文表现了闻一多先生对李公朴烈士和爱国民主运动怎样的思想感情,对国民党特务又是怎样的感情。分析《孔乙己》,学生默读后,让学生讨论下面问题:1、孔乙己生活的环境气氛是怎样?2、小说用几件事写孔乙己?3、孔乙己在人们心目中的位置怎么样?同学们在讨论中理解课文内容,归纳孔乙己的形

4、象,促进口头表达能力的提高。6有时,讲完一个重点问题,让学生重现这个重点问题,使知识重点又一次刺激大脑并反馈出来。解答某一问题,要学生说出解题思路、解题角度和根据。在课堂上围绕一个中心议题,分组讨论,让同学们合作中弄清问题的多方面的信息,认识更多的解决问题的思路,在深入探讨中形成知识的心理定势。总之,在课堂教学中时刻注意将听与说、读与说结合起来,都会让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提高语感能力。三、教会学生求同和求异思维的方法从某一角度出发,世界上很多事物都是同异并存的。我们借助这点来引导学生学习语文,可减少一些思维障碍,加速语感能力的形成。1、从文本到文本。

5、设计练习时,为了让学生认识某一知识特征,引导学生从事物的相同点来思考。对《海燕》描写大海景物的理解,先要回忆《白杨礼赞》,那黄绿主宰、无边无垠、坦荡如砥的黄土高原,交代了白杨树生长的环境,衬托白杨树的高大形象。由此推出《海燕》中写大海、狂风、乌云,是点明了海燕所处的环境,烘托海燕的战斗雄姿。《我的老师》和《藤野先生》这两篇文章都是写老师的,在这相同点下,引导学生分析这两篇文章在立意、写作方法和语言风格等方面的差异性,培养学生“同中求异”的思维。2、文本与生活结合。读书是为了指导人生,而生活又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在教学活动中将两者结合,可以提高学生求同和求

6、异思维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学习《爱莲说》,学生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6想到生活中品德高尚不随波逐流的君子,但现实生活中,”近墨者黑”也不乏其人。欣赏《杜少府之任蜀州》前,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观察和亲身经历说出送别场面:依依不舍,无边的叮咛,两手执看泪眼,这些场面不可取。学生具备这些生活阅历,再从相反的角度设想,那么理解”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岐路,儿女共沾巾。”便水到渠成。教会学生求异、求同的思维方法,学生的知识得到了迁移,运用已有的知识感受新的东西。四、积累与写作相结合写作是积累的反馈,是作者平时的生活积累和阅读积累经过作者内化

7、后迸发出的火花。引导学生读读书笔记、写观察日记和读写并举是提高写作能力的途径。1、扩大学生阅读面,做好读书笔记。“夫人之立言,因字而生句,积句而成章,积章而成篇。”一个人如果没有贮存一定的语言材料,不可能出口成章,下笔成文。引导学生学好教材的语言外,重视阅读课外书刊,搜集各个领域的材料,根据自己兴趣爱好做各种形式的读书笔记。如概括文章的内容,梳理文章的思路,分析文章的写作特点,写自己阅读的感想等,可长可短,形式不拘,兴致所至,即时书写。学生在没有压力的情况下,积累大量资料,提高了分析能力,作文时就可厚积薄发了。2、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写好观察日记。6学生

8、在课内外积累大量规范化的语言,必须观察具体事物,记录事物的特征,才能形成自己的语言。”感物风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