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童趣讲学稿完成稿讲学稿

5、童趣讲学稿完成稿讲学稿

ID:10083728

大小:36.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5-24

5、童趣讲学稿完成稿讲学稿_第1页
5、童趣讲学稿完成稿讲学稿_第2页
5、童趣讲学稿完成稿讲学稿_第3页
5、童趣讲学稿完成稿讲学稿_第4页
资源描述:

《5、童趣讲学稿完成稿讲学稿》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七年级(上)语文讲学稿课题:5、童趣课型:讲读执笔:审核:时间:学习目标:1、了解学习文言文的意义和方法,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2、反复朗读课文,培养语感(能读准节奏、停顿),能用自己的话叙述文章内容。3、把握文言词语解释的最常见方法,积累一点文言词汇。4、唤起学生正确的审美意识,学会观察,体味人生,热爱生活。学习重点:目标1、2、3学习难点:目标4学法指导:1、认真阅读“预习·导学”,知道学习文言文的意义和方法。2、再仿照朗读示例,大声朗读课文至少三遍。3、然后参照“文言词语解释示例”,联系上下文

2、,粗知文章内容,练习用自己的话叙述出来。学习过程:一、预习·导学1、认真阅读下面的文字,知道学习文言文的意义和方法。(1)文言文是古代的书面语体,特点是简洁、典雅。文言文来源于古代汉语口语,现代汉语也来源于古代汉语口语,二者同源而异流,二者既有相同的地方,也有不同的地方。同为主,不同为次,所以不难学,我们要有学好的信心。(2)学文言是为了继承祖国的文化,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历史上的许多事情;文言文中的许多词汇、语汇依然保存在现代汉语中,学文言文可以丰富我们的语言仓库。(3)学好文言文的关键在于培养语感。培养

3、语感方法有“三要”:一要熟读背诵课文,目的是熟悉文言文的表达方式和语言习惯;二要自己用心领悟,目的是把“言”和“意”融为一体,见“言”而知“意”;三要主动积累词汇、语汇,目的是掌握文言文的表达工具。这三条密切相关,缺一不可。2、查阅资料,了解一点作者和其作品的知识,写在下面。3、照下面的朗读示例,大声朗读课文三遍以上,要求读准句子的节奏、停顿。示例:能/张目·对日昂首/观之,项/为之·强使之/冲烟/而飞鸣作/青云·白鹤/观(说明:“/”表示明显的停顿,“·”表示极短的停顿)4、文言词语的解释,最常见的方

4、法是添字组词法和换用同义词替代法,如:细(仔细)、察(观察)其纹理;昂(抬)首(头)观之。请按此方法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故时有物外之趣__________________4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_________________徐喷以烟_________ _________项为之强__________作青云白鹤观__________________果如鹤唳云端_________为之怡然称快_________以丛草为林_________兴正浓_________方出神_________鞭数十_____

5、____驱之别院_________5、在认真完成上面第3、4题的前提下,尝试着用自己的话叙述文章内容,把你不清楚词义的词语、不理解句意的句子都写在下面。6.平常的事物或景象,经过想象和联想,往往会变得美丽而奇特,从而获得超出这一事物或景象本身的乐趣。你小时候有过这样的体验或经历吗?请用简洁的话叙述出来,写在下面。二、学习·研讨1、导入。2、简介作者、作品。3、朗读课文,读准节奏、停顿,粗知文章大意。(范读、领读、自由读、分组读、齐读)正音:(1)项为之强()(2)鹤唳()云端(3)怡()然称快4(4)凹

6、者为壑()(5)土砾()凸者(6)二虫尽为()所吞4、疏通文意,能用自己的话叙述文章内容。(逐段疏通,学生提问不理解的词语义,学生解答,师帮助,生在书上或讲学稿上做好记录,以便积累。)5、问题研讨。(1)文章围绕什么回忆了三件趣事?(2)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这三件趣事。三件趣事可否调换位置,为什么?(3)三件趣事之“趣”是怎样得到的?你认为要怎样才能成为一个富有情趣的人?三、巩固·延伸、1、背诵全文。2、积累文言词汇(解释下列“之”字的含义或用法)。故时有物外之趣___________见藐小之物______

7、______心之所向___________昂首观之___________项为之强___________为之怡然称快___________观之,兴正浓__________驱之别院___________3、记住文后列出的本课出现的成语,并解释出它们的意思。44、阅读下面文言语段,完成文后习题。乃如其言,用宜兴窑长方瓮叠起一峰,偏于左而凸于右,背作横方纹,如云林石法,岩凹凸,若临江石矶状。虚一角,用河泥种千瓣白萍。石上植茑萝,俗呼云松。经营数日乃成。至深秋,茑萝蔓延满山,如藤萝之悬石壁。花开正红色,白萍亦透水

8、大放。红白相间,神游其中,如登蓬岛。置之檐下,与芸品题:此处宜设水阁,此处宜立茅亭,此处宜凿六字曰“落花流水之间”,此可以居,此可以钓,此可以眺。(选自《浮生六记闲情记趣》)(注:云林,元画家倪云林)(1)给本文拟一标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这个境界,既有实写,也有想象,请各选一处,写在下面:实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