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阅读能力

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阅读能力

ID:10160417

大小:28.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6-12

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阅读能力_第1页
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阅读能力_第2页
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阅读能力_第3页
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阅读能力_第4页
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阅读能力_第5页
资源描述:

《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阅读能力【摘要】小学是一个人的萌芽阶段,这个时期是发展学生思维能力、想象力以及创造力的黄金时期,也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关键时期。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课程当中,务必把培养学生阅读能力放在首位,充分发挥老师的引导作用以及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阅读兴趣浓厚,阅读方法熟练,进而逐级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文章针对小学四年级北师大版教材的语文教学如何培养学生阅读能力,提出了相关方法、策略,希望对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工作有现实的指导意义。【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培养阅读能力【中图分类号】G6

2、2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4)4-0105-02在整个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是占据很大比例的。因为学生阅读有利于学生的识字能力、表达能力,而且为写作文打下夯实基础。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能够巩固学生对语言文字和知识点理解、掌握。因此在小学四年级北师大版教材的语文教学中,应当不遗余力的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提升语文素养。一、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意义5二十一世纪,科学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竞争的核心,而科学是建立在人才的基础上。人才的培养并不是一蹴而就的,是

3、一个漫长且艰苦的过程。培养人才必须要培养他们的阅读能力,因为阅读是他们获取知识的基本途径和重要手段,具有发展智力、拓展思维、陶冶情操等作用。阅读能力对大多数正常人来说,不是天生就有的,是需要培养的。小学时期,是发展学生思维能力、想象力以及创造力的黄金时期,也是培养阅读能力的关键时期,是影响学生发展的一个重大转折时期。可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重要性。二、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1.重视预习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能够有效的提升学生阅读的能力和效率。在第一遍阅读过程当中,以读为主,不求甚解,简要自学,将文章

4、中出现的重点词句以及不理解的地方标记出来,然后通过查找资料、同学交流、问老师等方式进行思考和解答。比如,学习北师大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落花生》一课时,老师可以向学生提出以下问题:为什么花生的花朵长在地上而果实却长在地下?为什么花生果实有一层硬壳包裹着?学生在这样的问题下阅读,围绕问题进行自主思考,能够有效的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2.加大语句训练5文章是由词句组成,加强学生对词句的理解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在学生阅读过程当中,老师让学生用笔划出收集到的词句,可以是优美的词句,难解

5、的词句等。比如,学习北师大版小学四年级下册《春潮》一课时,让学生感受文章境界的同时,找出作者的写作特点,让学生在了解文章含义的同时,眼前也会出现绚丽的画卷,达到享受阅读的效果。3.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营造良好的阅读环境最好的老师莫过于兴趣,所以教师要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兴趣,让学生能够自主的进行阅读,并且能够享受这份阅读感。在学生阅读之前,教师可以提出一些相关问题,让学生之间互相讨论;在学生阅读完毕之后,让学生总结出阅读内容的中心大意;之后教师在提出难度稍微大点的问题,并给予分析和解答。4.讲究阅读方法,尊重学生

6、个性5小学生阅读课文,一般分为三个步骤:读准、读通、读懂,这样才能培养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第一步将课文读准确,在阅读的过程当中标记不认识的文字。第二步,熟读课文到流畅的地步。第三步,教师引导学生理解不认识的文字,让学生高效的积累知识点达到学以致用的目标。因为每个学生的兴趣不同、家庭背景不同,存在很多个体化差异,因此学生的个性也不同,学生在读后的认知能力也有所差异。所以在选择阅读内容这方面,教师应当尊重学生的个性,因材施教。5.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良好的阅读习惯,能够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提高学生阅读效率,有着十

7、分重要的作用。学生进行阅读时,应在一种和谐、主动的氛围内进行。学生在遇到问题时,应当及时做好标记,坚持阅读。学生一旦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对以后的工作、学习以及生活都会有很大的帮助,它是一笔宝贵的人生财富。学生的阅读能力在短时间内是很难提升的,需要长期的坚持。教师应该及时的引导和督促,双管齐下,培养和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晋・陈寿在《三国志・魏志・王肃传》中就谆谆告诫我们: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所以大量的阅读是形成良好阅读习惯的基础。良好的阅读习惯是一种高度自觉的行为,能够使学生持久的进行阅读。作为语文教师,必须承担

8、为孩子培养良好阅读习惯的教学任务,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6.比较性阅读比例加大5何谓比较性阅读,就是教师在语文教学过程当中,挑选两篇截然不同或者由相似点的文章让学生阅读,之后再进行对比。从语文教学角度看,比较性阅读是十分常见的。帮助学生联系已经学过的课文,起到启发思维、扩展视野的效果。比如,北师大版小学四年级下册中《手》和《眼睛》两个单元,学生在自主阅读完毕之后,可以找出它们的相似点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