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城镇化背景下农民工市民化困境及路径探析

新城镇化背景下农民工市民化困境及路径探析

ID:10165885

大小:33.5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8-06-12

新城镇化背景下农民工市民化困境及路径探析_第1页
新城镇化背景下农民工市民化困境及路径探析_第2页
新城镇化背景下农民工市民化困境及路径探析_第3页
新城镇化背景下农民工市民化困境及路径探析_第4页
新城镇化背景下农民工市民化困境及路径探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新城镇化背景下农民工市民化困境及路径探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新城镇化背景下农民工市民化困境及路径探析摘要:农民工市民化是中国城镇化进程的重要环节,当前我国农民工市民化存在诸多制约因素,既有国家层面的制度因素与成本因素;又有社会层面的社会文化因素与社会认同因素;还有农民工个体层面的个体能力因素与社会资本因素等。本文从宏观的国家层面、中观的社会层面、微观的农民工个体层面来探索农民工市民化的有效路径。关键词:农民工市民化;制约因素;路径探析一、问题的缘起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经途径,也是衡量一个国家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世界范围内的理论和实践一再表明,城镇化水平的大幅度提高,农民大量转化成为市民,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城

2、镇化的主要内容,也是衡量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指标。因此,处于现代化进程中的中国,将农民的市民化纳入现代化建设的总体战略是当务之急,有序推进农民工的市民化既是实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的应有之义,也是其核心所在。2011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因地制宜,分步推进,把有稳定劳动关系并在城镇居住一定年限的农民工,逐步转变为城镇居民。”之后,党的十八大报告也指出:“要把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作为重要任务抓实抓好。”112014年7月30日国务院颁布的《关于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意见》更是明确提出,将在2020年实现1亿左右农业转移人口和其他常住人口在城镇

3、落户。由此可见,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推进农民工市民化将是大势所趋。目前我国的城镇化进程仅仅是完成了第一步――农民到农民工的转变,如何实现农民工到市民顺利转变,同时解决该过程中所产生的公共服务等问题,从而实现城镇化从数量到质量的一个转变过程,将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二、农民工市民化的内涵从我国目前经济理论界及日常生活和公共语境上看,市民主要指的是城市居民,一般来说具备以下四个特征:一是生活在城市的地域特征;二是从事非农业生产的就业特征;三是具有城镇户口的户口特征;四是意识、行为方式与生活方式与城市现代的、文明的生活方式相连接。从这个角度来看,

4、所谓农民工市民化是指借助于工业化和城镇化的推动,农民工在身份、地位、价值观、社会权利以及生活方式等方面全面的向城市市民转化,并且顺利融入城市社会的过程。具体到描述层次,笔者认为农民工市民化应该体现以下几方面:11第一,基本的权力保障与公共服务的享受。长期以来,我国农民工与城市市民是“同工不同酬”“同工不同权”,因此,农民工市民化最根本的体现就是要在社会权利、公共服务和产品的享受等方面实现与城市居民的同等待遇。第二,人口素质的提高。人口素质包括思想素质、文化素质、身体素质三个方面,是区别农村人口与城市人口最重要的一个因素。对于农民工群体来讲,文化素

5、质的差异体现的最为明显,同时,他们的思想观念、行为方式等都与文化素质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只有不断提高他们的人口素质,尤其是文化素质,是农民工市民化的最基本的内容。第三,思想观念的融合。相对于城市多元、开放的生活工作环境,农村是一个比较单一封闭的社区,因此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民工要想在城市激烈的竞争中不被淘汰,并且逐步融入城市主流生活中,就改变在农村所形成的传统的人生观、价值观,在思想上更加的开放,感情上更加理性,心态上更加积极,在思想观念上与整个城市社会相融合。第四,行为方式的转变。基于农村与城市生活的不同,农民工在市民化的过程中需要转变其生活

6、习惯和行为方式以更好的适应城市生活。比如,要将农村散漫与无序性的生活方式转变为城市节奏型与条理性的生活方式;将以血缘、地缘为主的人际交往转变为城市社区以业缘为主的人际交往;将面对面为主的农村交往方式转变为城市生活中以间接的通信传媒沟通为主的交往方式等。11第五,社会活动参与度的提高。长期以来,由于二元体制的制约,作为外来人口的农民工是不能参与当地的政治生活,所以他们缺乏必要的发言权和影响力,这也就使得他们丧失了一种有效的利益表达途径。因此,农民工市民化就是要改变这种现状,通过农民工对社会活动的广泛参与,从而获得必要的发言权和影响力,从而推动现有城

7、市社会的制度体系向有利于他们的方向调整,保证农民工地位的提升与市民化的真正实现。三、农民工市民化的存在的主要制约因素虽然近几年,中央和地方政府高度重视农民工市民化问题,并且相应制定了系列政策措施来保障农民工权益,改善他们的就业,但是农民工在整个社会还是一个弱势群体,市民化依旧存有不少制约因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制度因素。近年来,虽然国家出台了一系列促进农业人口在城镇就业和定居的政策,但是由于制度变革涉及到利益分配及成本较高等问题,农民工在城市就业却不能享受与市民同等的各种政策待遇,影响农民工市民化的二元户籍制度及所附属的社会保障及公共

8、服务等方面的制度障碍依然根深蒂固。11第二,成本因素。人口的市民化需要大量的物力成本,其中包括政府需要大量的社保投入、公共服务投入、住房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