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规模城市农民工市民化意愿及新型城镇化的路径选择

不同规模城市农民工市民化意愿及新型城镇化的路径选择

ID:40719744

大小:527.04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9-08-06

不同规模城市农民工市民化意愿及新型城镇化的路径选择_第1页
不同规模城市农民工市民化意愿及新型城镇化的路径选择_第2页
不同规模城市农民工市民化意愿及新型城镇化的路径选择_第3页
不同规模城市农民工市民化意愿及新型城镇化的路径选择_第4页
不同规模城市农民工市民化意愿及新型城镇化的路径选择_第5页
资源描述:

《不同规模城市农民工市民化意愿及新型城镇化的路径选择》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16年第5期浙江社会科学2016年5月No.5,2016ZHEJIANGSOCIALSCIENCESMay,2016不同规模城市农民工市民化意愿及新型城镇化的路径选择□叶俊焘钱文荣内容提要本文在前人研究基础上,基于新型城镇化发展战略及户籍制度改革的背景,以及政策治理的需要,重构了农民工市民化意愿的理论框架,利用1205名不同规模城市农民工的调查数据,实证分析了大中小城市农民工市民化的意愿和形成机理。结果显示:大城市农民工市民化意愿的形成更关注经济收益,中小城市农民工市民化意愿的形成则更重视发展归属;通过

2、对差异的揭示,归纳出当前我国农民工市民化从大城市到中等城市,最后扎根小城市的一般轨迹。“以人为本”新型城镇化的路径选择必然是通过不同规模城市间的合作治理,实现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有序推进。关键词不同规模城市农民工市民化意愿新型城镇化路径选择作者叶俊焘,浙江科技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副教授,博士。(杭州310023)钱文荣,浙江大学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杭州310012)DOI:10.14167/j.zjss.2016.05.008我国现有农民工2.74亿(国家统计局,一、引言2015),分布于不同规模城市

3、,且数量不断攀升,这农民离开土地,进入城市非农部门就业,演变一群体是农业转移人口的主要组成部分,也是市成为产业工人,是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进程的民化的首要对象(李克强,2014)。事实上,农民工时代注脚(钱文荣,2013),本质上看,三十多年持市民化与城市发展息息相关,城市作为“人口红续高速发展得益于数以亿计农民工对城市经济社利”的最大受益者,理应承担农民工市民化的重会的巨大贡献。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国际经济持任。现阶段,依托产业发展与布局所形成的城市体续疲软和金融危机频发,我国外向型经济发展模系中,不同规

4、模城市在经济发展水平、资源配置能式受到严峻挑战,宏观经济的下行压力陡增。为保力、承载力状况、人力资本需求、人文环境等方面证“新常态”下经济社会稳步前行,避免“中等收入存在较大差异,直接导致了农民工市民化进程的陷阱”,党的十八大提出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显著不同,突出表现在,大城市由于产业聚集程度民化,并将其作为“以人为本”新型城镇化发展的高,公共资源与服务更加完善,吸引了超过六成以战略核心,以此拉动内需,实现转型发展。上农民工,在带来城市繁荣的同时,也催生了诸如*本文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715732

5、35),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LY15G030030),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浙江省城市治理研究中心课题“浙江省城市人口承载力研究”(14JDCS02YB),浙江省社科联课题(2014N141)的阶段性成果。64浙江社会科学2016年第5期人口拥挤、环境污染等一系列“城市病”,这无疑不操作性概念,并分解为工作意愿和居住意愿展开利于农民工市民化进程的推进。如何实现农民工细致研究,结果表明,接近八成的农民工愿意留在市民化与城市发展相协调,已成为城镇化发展中城市工作,而愿意定居城市农民工的数量却不足

6、的新问题,亟待破解。两成,反映出“求生存、回农村”的轨迹(王春光,意愿是农民工市民化进程的起点,决定着市2001)。对于农民工市民化意愿的影响因素,学者民化城市选择和质量(李强,陈宇琳和刘精明,们基于不同研究目标和样本进行了维度上的划2012),也是协调农民工市民化与城市发展的关分,并构建相应计量模型予以实证,除性别、年龄、键,发达国家城市发展与人口管理的成功经验均受教育程度、职业、居留时间等人口统计学特征因对此进行了印证。现阶段,农民工作为理性“经济素外,王春兰和丁金宏(2007)还提炼出一些外部人”,其

7、市民化意愿的形成、发展和演化必然是其影响因素,包括婚姻家庭状况和城市吸引力;蔡玲深思熟虑后的结果(杨菊华,2015)。搞清楚不同规和徐楚桥(2009)则构建了一个涵盖个人因素、家模城市农民工是将进城作为谋生工具,还是愿意庭关系因素、社会经济因素和社会心理因素的农沉淀下来成为市民,亦或是可能流向其他城市市民工留城意愿的分析框架,以城市认同和土地态民化,影响因素有哪些,作用机理如何,存在哪些度等为社会心理因素的影响最具代表性;王桂新、差异,当前“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发展应该选陈冠春和魏星(2010)认为城市农

8、民工市民化意愿择怎样的路径及制度安排,不仅是对新形势下农主要受到个人、自然、社会、经济特征和区域环境民工市民化理论的丰富与完善,同时还有利于转条件等多因素的共同影响,婚姻状况、城市居留时型期农民工市民化的有效治理,并实现与城市发间和找工作困难成为最显著的影响因素。罗晓峰展间的协调与“双赢”。和段成荣(2013)认为除教育、健康等表征人力资本特征的影响外,以居住为核心的物质层面家庭二、文献综述因素对农民工留城意愿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