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稻瘟病综合防治建议

浅议稻瘟病综合防治建议

ID:10175766

大小:27.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6-12

浅议稻瘟病综合防治建议_第1页
浅议稻瘟病综合防治建议_第2页
浅议稻瘟病综合防治建议_第3页
浅议稻瘟病综合防治建议_第4页
浅议稻瘟病综合防治建议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议稻瘟病综合防治建议》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议稻瘟病综合防治建议稻瘟病是由子囊菌Magnaprthegrisea(Hebert)Barr(无性世代为Pyriculariagrisea(Cooke)Sacc.)引起的真菌性病害。稻瘟病的发生具有突发性、流行性和毁灭性,影响水稻产量和米质,给水稻生产造成严重损失。稻瘟病是水稻主要病害之一,全国各水稻产区都有发生,尤以山区、丘陵地区发生重,只要条件适宜,容易流行成灾,流行年份一般减产10%~20%,重的减产40%~50%,甚至颗粒无收。一、稻瘟病的主要传播途径1、病稻草和牛栏肥是田间病源菌的两个重要初浸染来源。一是稻草野外存放是我地区农民长期养成的堆放习惯,田间病稻草农户一般也不予以清理;二

2、是稻草是牛冬季的主要草料,而稻草残渣和牛粪则是当地重要的农家肥,使用量较大,但大多未经充分堆沤腐熟就直接施入田间。通过调查,结果显示,发病中心田块田间不“清洁”,90%的农户都连续多年使用未腐熟带病菌的牛栏肥;房前屋后及稻草堆附近的田块,稻瘟病发生早而重。52、灌溉水传播也是稻瘟病蔓延扩散的重要途径。桑木村2组,有稻田100多亩,其中,20多亩常常连片发病,最主要就是灌溉水串灌十分严重;重病田块的水所流到的其它田块,稻瘟病的发生也较为严重,而处于重病田块上方的稻田,稻瘟病发病则较轻。3、种子带菌是田间初浸染的一个较重要的来源。据我站2009―2012年开展的种子带菌调查,种子带菌率普遍为2.7

3、―4.1%之间。带菌种子不仅增加了田间菌源量,同时给低发病区或无病区增加了发病频率。二、稻瘟病发生原因大量充足的菌源是造成我县稻瘟病大面积发生的最直接原因。此外,气候条件、品种抗性、田间管理等也是造成我县稻瘟病大面积发生的主要直接和间接原因。1、田间管理不到位。由于农村劳动力大量转移,从事农业生产的多为老、弱、病、残,懂科学会管理的相对较少,生产水平有所下降,具体表现在:一是稻田长期深灌、串灌,排灌不分家;二是偏施氮肥,肥料施用单一;三是不采取预防或预防措施单调,抓不住防治关键适期;四是部份农民不懂使用农药,乱用农药,将杀虫剂用来防治稻瘟病等。2、气候条件有利稻瘟病的发生发展。我县立体气候明显

4、,昼夜温差大、雾多寡照、湿度大、极端气候出现频率高。据2001―2008年气象资料统计,全县年降均雨量为765毫米左右且分布不匀,5―6月气候闷热多雨湿度大,易导致叶瘟流行;7月下旬―8月中下旬为多雨季节,常伴随偏低温度气候出现,此时又正值水稻抽穗扬花期,防治难度增大,因而易导致穗颈瘟大流行。53、品种抗病能力较差。目前,我县主要种植的水稻品种80%为优质稻类型,如:宜香系列、内香系列、Q优系列等,普遍抗病力在7―9级。一些抗病力强的品种往往因为产量、品质表现不理想,群众不愿意种植,面积不大;一些具有相同或相近抗性的优质稻品种又因连续多年种植,导致稻瘟病生理小种发生变化而丧失抗病性。三、稻瘟病

5、防治建议稻瘟病是一种流行性病害,在菌源量大、条件适宜情况下,易爆发流行。为此,要认真贯彻落实好“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1、彻底清除病源。一要着重解决好病稻草处理,特别是常发病地区,在水稻收获后及时清理田间遗留稻草、残桩并进行烧毁,野外堆放的稻草应在入春后及时转移到室内;二是牛栏肥要充分堆沤腐熟后使用,或通过沼气发酵后使用。2、选用抗病品种。农业部门应及时了解和掌握最新种子动态,对抗性较差的品种,要坚决从源头上杜绝引进推广;农民购种时,技术人员应加强宣传和指导,帮助农民选择购买抗性较强的品种。53、规范化栽培和科学肥水管理。一是推广配方施肥,切忌偏施或不施某种肥料;二是尽量做到浅水栽秧

6、、寸水返青、薄水促蘖,分蘖盛期后及时排水晒田,控制无效分蘖,抽穗扬花期保证供水,齐穗后以湿为主,干干湿湿灌溉。推广旱育秧、抛秧、三围强化栽培等规范化栽培技术,有效控制病害的发生。4、加强监测,抓好科学防治(1)加强病害监测。从水稻播种开始,应严格对其发生流行情况进行认真监测,随时掌握流行动态,做到科学决策,保证防效。(2)搞好种子消毒和药液浸秧。浸种时,可采用“立克秀”或强氯精亦或“三环唑”等药剂浸种消毒,减少稻瘟病病菌初次浸染基数。(3)抓住叶瘟防治。秧苗带菌是水稻本田菌源的重要来源,移栽前1―2天在秧田内喷施三环唑或在移栽时用20%的三环唑可湿性粉剂按50g兑水25kg的比例,将秧洗净甩干

7、,浸入药液中取出闷30分钟,然后栽插。对大田叶瘟防治,要及早控制发病中心,一旦田间出现叶瘟发病中心,应及时用75%三环唑或富士一号50mL/667m2兑水60kg喷雾。5(4)突出穗颈瘟预防。对于重发生地区,由于菌源量大,不管水稻抽穗期是否有降雨,在水稻破口期,都要进行施药保护;对于一般地区应加强剑叶枕瘟的发生调查,当有枕瘟发生或气象预报抽穗期有降雨时,其发生叶枕瘟的田块以及附近田块,在水稻破口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