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普通高校科研管理水平-用

如何提高普通高校科研管理水平-用

ID:10241678

大小:28.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6-13

如何提高普通高校科研管理水平-用_第1页
如何提高普通高校科研管理水平-用_第2页
如何提高普通高校科研管理水平-用_第3页
如何提高普通高校科研管理水平-用_第4页
如何提高普通高校科研管理水平-用_第5页
资源描述:

《如何提高普通高校科研管理水平-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如何提高普通高校科研管理水平作者: 周铁水作者单位:上海立信会计学院本文系上海市教育委员会科研项目(编号:05QS12)的阶段性成果2007年内容摘要:本文分析了普通高校科研管理中的重要因素,认为其中最关键是人的因素。在此基础上,针对普通高校科研管理中普遍存在着体制落后,经费投入不足,人员缺少训练,成果转化率偏低等诸多问题,提出必须提高科研对学校发展重要性的认识,树立起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措施来。关键词:高等院校   科研管理   管理思想   因素    改革开放以来,国家给予了高等教育

2、前所未有的重视和投入,全国高等院校的蓬勃发展,为全面提升国民素质,促进经济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但重点院校和普通院校两者之间还存在不少的差距,特别是在科研成果上。这实际反映了目前普通高校科研管理中普遍存在的一些问题,尤其是那些刚从专科升格为本科的院校。    普通高校科研管理工作中相关重要因素    一个学校科研成绩的好坏与科研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有关。管理科学是一门复杂的系统工程,是通过人来进行管理的,同时管理的对象也是人,所以在诸多因素中人的因素最为重要。    (一)科研管理人员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    1.前瞻性:

3、科研管理人员应该随时了解国内外科技发展的形势,及时掌握国家对高校科研工作的有关方针和政策,密切注意新兴学科的出现和交叉学科、边缘学科的发展,努力树立起既有全局性又有前瞻性的思想和观念。    2.专业性:每个科研管理人员都应该受过系统的管理学培训,如管理学理论、计算机操作、统计、档案管理等技术和技能,并具有一定的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的专业知识。另外,各个学校都有自己的学科优势,为了充分发挥这种优势,科研管理人员更应该具备这方面的专业知识。    3.计划性:科研管理人员一定要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学校科研短期

4、能够达到的目标和长期发展计划,并在实施中不断修正和补充完善,切忌只做脱离实际“纸上漂亮”的官样文章。    4.公正性:任何一个学校的经费都是有限的,对于普通高校更是如此,因此,需要把“好钢用在刀刃上”。高校科研管理的对象是人,所有的科研人员都应该一视同仁。科研选题的评审,年轻科研人员和著名专家学者在科学面前一律平等。把有限的经费投给最有发展潜力、最能取得成果的项目。当前学术腐败已被各方面所垢病,其中与科研管理人员能否真正作到“公开、公平、公正”有很大关系,无论他是普通教师还是有一定职务职称的人,因此,科研管理人员就必须有“

5、一颗公正的良心”。    (二)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   现代高等教育事业的飞速发展虽然对科研管理人员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同时对管理的对象也提出了与过去完全不同的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    重视以人为本的科研管理,在管理中体现人文精神是现代社会管理的必然要求。科研人员、教师是科研活动的中心,对人的管理是高校科研管理中的重点。如何提高效率,怎样调动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将成为管理的核心问题。    一般科研管理的具体对象包括人员、经费、设备、资料、仪器等,也就是人、财、物几个方面。在所有的对象中,人是第一位的,贯彻这一原则就是要想方

6、设法调动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制定和实施正确的激励机制,关心他们,了解他们,解决科研人员最迫切需要解决的困难,使他们能安心研究。特别是普通高校更是要在这方面下功夫,改变过去科研队伍不稳定,人员流失严重的现象;改变过去轻视人的因素,只重视成果的做法。    当然,在充分重视“以人为本”原则的同时,也在政治上关心、信任他们,在职业道德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方面进行培养和引导,使他们具有良好的科研道德品质和科学精神。    (三)积极的学术评价制度    学术评价是一种价值判断,它的价值在于对人类知识体系的贡献,因此对机构、团队、个人的评

7、价往往都是通过对其研究成果学术价值的评价来实现的,这对评价对象的学术地位、社会声望和实际利益都会产生重要影响。显然,不公正的学术评价将会严重阻碍学术事业的健康发展,所以,学术评价必须遵守一定的学术规范,而学术评价规范正是学术评价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学术评价规范主要指学术评价的程序规范,设立规范的目的是为了防止学术腐败,减少消极作用。学术腐败的产生有许多因素,但最主要的与学术评价体系不健全有关,因此,建立科学、公正、客观的学术评价机制,对于促进学术发展、遏制学术腐败具有重要意义。    在学术评价制度建设方面,教育部印

8、发的《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学术规范(试行)》中明确规定“公正的评价程序”,为其规范要件之一,公正性应该作为学术评价制度之首要价值理念。虽然抽象的评价标准不可能完全适用于每一个评价对象,也不可能为每一个评价对象制定一个特殊标准。但是,每个高校科研管理者都应该懂得:“正义”的程序简单不要紧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