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控制系统课设大学毕设论文.doc

自动控制系统课设大学毕设论文.doc

ID:10703612

大小:212.50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8-07-07

自动控制系统课设大学毕设论文.doc_第1页
自动控制系统课设大学毕设论文.doc_第2页
自动控制系统课设大学毕设论文.doc_第3页
自动控制系统课设大学毕设论文.doc_第4页
自动控制系统课设大学毕设论文.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自动控制系统课设大学毕设论文.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河南理工大学《过程控制系统》课程设计文件设计小组名称:XXXXXXXX设计小组成员:姓名:陈鑫沈炜皓杜永恒刘合东班级:自动化1305班学号:3113080705253113080705093113080705083113080705102016年6月24日一、方案设计依据、范围及相关标准设计依据(1)2015年西门子杯全国大学生工业自动化挑战赛设计开发型赛项初赛样题及初赛规则(2)反应器控制仿真设备用户手册(3)过程控制设计手册及相关标准设计范围温度控制、压力控制、液位控制及温度、压力、液位和流量的检测,相关安全保护措施、预警及处理方案设计遵循的标准及规范  (1)HG/T

2、 20505-2000《过程测量和控制仪表的功能标志及图形符号》  (2)GB/T 21109-2007《过程工业领域安全仪表系统的功能安全》 (3)HG/T20636-1998 《自控专业设计管理规定》  (4)HG/T20637-1998 《自控专业工程设计文件的编制规定》  (5)HG/T20638-1998 《自控专业工程设计文件深度的规定》  (6)HG/T20639-1998 《自控专业工程设计用典型图表及标准目录》  (7)HG20505-2000 《过程检测和控制系统用文字代号和图形符号》    (8)HG/T20519-1992 《化工工艺设计施工图内容和

3、深度统一规定》  (9)HG20559-1993 《管道仪表流程图设计规定》二、系统分析(包括控制需求分析、对象特性分析、工艺流程分析、系统安全要求等)一、控制需求分析1.控制物料需求:该连续反应系统以反应物A与反应物B,在反应温度70.0℃下进行反应,反应的产物为C。A与B按合理比例流入反应器中。2.节能要求:A与B按合理比例流入反应器中,避免流量过大在反应器中堆积,反应不充分,造成浪费。控制好冷凝装置中水的流量,避免浪费。3.安全控制要求:该反应过程中主要危险在反应器装置中,反应产生大量热量,这需要控制反应物的流量,以及冷凝装置的使用。此外反应过程中可能使反应器中压强增

4、大,这要控制反应物流量,及紧急停止的程序设计。二、对象特性分析(一):反应器作为一个整体,其最终的合格产物C输出会受到诸多扰动因素的影响。(二):要达到要求的物料A和物料B的比例,通过变比值控制系统控制,B为主动量,A为从动量,物料A的流量跟随物料B的流量的变化而变化。温度控制为通过控制冷却水的进水流量来控制,当温度过高时,增大阀门开度,增加冷却水的进水流量进而降低反应釜的温度。压力控制是通过控制物料A和物料B的进料流量来控制,当反应器内部压力过高时,减小物料B的进料阀门开度,使物料B进料流量减小。液位控制也是通过控制物料A和物料B的进料流量来控制液面高度维持在80%,以此

5、使反应产物C的产率维持在较高水平。当液位过高时,减小物料A和物料B进料阀门开度,此时物料A的进料流量随物料B变化而变化,从而改变液位高度。三、系统安全性分析本次反应是主要危险地方在于反应器,物料A和物料B在反应器当中反应剧烈使反应器内部压强增高,液位上升。通过温度检测装置,当反应温度高于所设定的警戒值时,对应的指示器变亮;同理,通过压力和液位检测装置,当这两者也高于所设定的警戒值时,各自对应的指示器变亮。当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指示器亮起时,系统会发出警报声响。当反应器内温度过高时,会促使内部压力增高,可能会对反应器造成损害且有可能对危及人身安全,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当反应器内部

6、的压力过高时,有可能反应器壁承受不住压力而发生形变甚至爆炸。对反应器周围及反应器本身造成伤害。当反应器内部的液位太高时,会使反应压力增大,造成反应物A和B的堆积和资源浪费,不符合绿色生产和绿色设计的理念,进而影响反应结果。三、控制系统设计3.1基础控制系统及开车顺序控制系统的设计(包括控制回路、控制算法、被控变量、操纵变量、控制规律、阀门特性、顺序逻辑、安全保障等功能设计,并说明设计理由)一、控制流程图图1控制流程图二、控制算法:PID控制:PID控制本质上是一种反馈控制,特别适合于过程的动态性能良好而且控制性能要求不太高的情况。他包含三种控制策略:比例控制(控制器的输出信

7、号u与输入信号e成比例关系)、积分控制、微分控制。三、控制变量:反应器液位、反应物A、B流量、反应器压力,反应器温度等。四、控制规律:反应物A、B的进料流量,冷却水的进水流量。五、阀门特性:为保证反应安全进行需要对反应物的控制阀门类型进行选择,冷凝水的控制阀门采用气关式;反应物A、B的进料口控制阀采用气开式;反应产物C的出料口控制阀采用气关式。六、控制系统分析:6.1、流量控制系统图2流量控制系统6.2、液位控制系统本系统中,影响液位的主要变量有物料A的进料流量,物料B的进料流量,物料C的出料流量。由于进料口的流量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