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汉语词类活用

古代汉语词类活用

ID:11130737

大小:50.0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07-10

古代汉语词类活用_第1页
古代汉语词类活用_第2页
古代汉语词类活用_第3页
古代汉语词类活用_第4页
古代汉语词类活用_第5页
资源描述:

《古代汉语词类活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古代汉语词类活用  本讲介绍了古代汉语词类活用的基本概念及其与词兼类的辨别,重点介绍了动词的活用、形容词的活用和名词的活用,并介绍了古代汉语词类活用的识别方法。本讲是古代汉语课学习的重点和难点。学习时应当在明确概念的基础上,切实了解动词、形容词、名词活用的类型,以及辨别的方法。一、古代汉语词类活用概述(一)古代汉语的词分类  古代汉语的词类可分为实词和虚词两大类。实词主要有名词、动词、形容词、代词、数词,虚词主要有副词、介词、连词、语气词。(二)什么是词类活用  在古代汉语、尤其是上古汉语里,有些词可以按照一定的表达习

2、惯而灵活运用,在句子中临时改变它们的词性和基本功能,这种现象,就叫“词类活用。”  “春风又绿江南岸。”“绿”本是形容词,但是在这里充当谓语动词,意思是染绿了。这是诗人为了修辞表达的需要而采用的一种临时性的手法。从古代汉语的角度来说,形容词“绿”在此活用为动词。(三)词类活用和词兼类的辨别  兼类,指一个词兼有不同词类的语法功能,这些功能的表现,是经常性的而不是临时的。因而这个词同时兼属不同的词类。  “甘其食,美其服。”——“食”为名词,食物。  “公赐之食,食舍肉。”——前“食”为名词,食物。后“食”为动词,吃。这

3、句意思是,吃东西时把肉放在一边(不吃)。  “止子路宿,杀鸡为黍而食之。”——“食”为动词,使动用法,给……吃。  “食”兼有名词和动词两种词性,因此属于词兼类。  活用则是在一定条件下,即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临时表现出来的某种功能。  “从左右,皆肘之。”——这句的“肘”本是名词,而在这个语言环境里活用作动词,表示“用手肘撞”的意思。但是这只是一种临时性的情况。动词的用法并没有成为“肘”的经常性的功能。所以这只是活用。  又如上例的形容词“绿”在诗句中由于修辞的需要而活用为动词,也只是一种临时的用法,这种用法并没有成为

4、“绿”的经常性的功能,所以也属于活用。二、动词的活用——使动用法  动词的活用只有一种,就是使动用法。  所谓使动用法,是指主语所代表的人物并不施行谓语动词所表示的动作,而是使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施行这个动作,具有“使宾语怎么样”的意思。  “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前后的“来”都是谓语动词,而这个动作并不是主语(“有国有家者”)所发出的,而是主语使宾语(“远人”)施行“来”的行为。即“使……来”的意思。这就是使动用法。  使动用法的含义是“主语使宾语怎么样”,因此,使动用法的句子从理论上说必

5、须有宾语,有时宾语省略不出现,但是可以补出。  “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这句承接上文“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来”还是使动用法,只是省略了宾语而已。1、不及物动词的使动用法  不及物动词经常可以活用作使动。  由于不及物动词本来不带宾语,而使动用法一般都应该有宾语(除非省略)。因此,可以根据不及物动词后面出现宾语这个现象判断其活用。  “止子路宿。”——“止”是留止的意思,本是不及物动词。在这句里带上了宾语“子路”,意思是使子路留止。  “项伯杀人,臣活之。”——“活”本是不及物动词,这里带上了宾语“之

6、”(指代项伯),也是活用为使动用法,即“使之活”(救活他)的意思。2、及物动词的使动用法  不及物动词本来就带有宾语,因此我们不能依据有没有宾语来判别其活用与否。但是,由于使动用法的特点是“主语使宾语怎么样”,因此上下文文意经常可以提示我们有效地辨别其活用。  “会论虞常,欲因此时降武。”——这是《汉书·苏武传》的一句。句子的主语是单于。从上下文来看,“降武”不可能是单于投降苏武,而是单于逼迫苏武投降,即“使……降”的意思,所以是使动用法。又如:  “饮余马于咸池,总余辔于扶桑。”——“饮”本是及物动词,可以带宾语。但

7、是这里的“饮余马”不可能按照一般的动宾关系理解,只能是“使余马饮”,即“饮”为及物动词的使动用法。“饮马”的说法一直保留到今天。  由于古代汉语有句成分经常省略的特点,因此使动用法的宾语也可以省略。这就需要阅读理解时加以辨认。  《荀子·天论》:“养备而动时,则天不能病。……养略而动罕,则天不能使之全。”  在“天不能病”句中,“病”不可能是陈述主语“天”的,因为“天”(大自然)无所谓病不病。所以这里的“病”是动词的使动用法,后面省略了宾语,即“使……病困”的意思。这从下句“则天不能使之全”的对比可以看出来。  《赤壁

8、之战》:“操军方连船舰,首尾相接,可烧而走也。”  “烧而走”的“走”为使动用法,后面省略了宾语“操”,即可以用火攻的办法迫使曹操的军队退兵。  又如前例“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也是省略宾语的使动句。理解时都应该补上宾语。三、形容词的活用 主要有以下三种情况:(一)形容词用作一般动词。其特点是:形容词从原先的描写主语变成叙述主语,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