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汉语知识 一 词类活用

古代汉语知识 一 词类活用

ID:11486677

大小:43.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07-12

古代汉语知识 一 词类活用_第1页
古代汉语知识 一 词类活用_第2页
古代汉语知识 一 词类活用_第3页
古代汉语知识 一 词类活用_第4页
古代汉语知识 一 词类活用_第5页
资源描述:

《古代汉语知识 一 词类活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一节词类的活用汉语的词类,在上古就已奠定了基础,大致可以划分为这样一些小类: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等,其中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等属于实词。在古代汉语里,某个词属于某一词类比较固定,各类词在句子中充当什么成分也有一定的分工。比如,名词一般不受副词修饰,不带宾语,经常在句子中作主语、宾语、定语,动词经常作谓语,形容词经常作定语、状语和谓语,数词经常作定语,这些情况古今是相同的。但是,在古代汉语尤其是上古汉语里,有些词可以按照一定的语言习惯灵活运用,在句

2、中临时改变它的词性和基本语法功能。例如《论语·先进》:“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其中的“风”本是名词,在这句话中,它临时充当动词,作谓语,有吹风、乘凉的意思。《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左右欲刃相如。”“刃”由名词而临时充当动词,作谓语,并带上了宾语“相如”。又如《史记·陈涉世家》:“将军身被坚执锐。”句中的“坚”和“锐”原是形容词,这里临时充当名词,作宾语。这种按照一定的语言习惯而临时改变词性和用法的现象叫做词类的活用,上古汉语中很常见,后代仿古作品中也不鲜见。现代汉语虽也有这样的现象,如“

3、铁了心”的“铁”,名词活用作动词,“今天你‘布袋’了吗?”中的“布袋”,但总起来说比较少。词类活用的类型:词类活用主要是实词的活用,即动词、名词、形容词的活用。具体而言包括动词的使动用法,形容词用做一般动词,使动和意动用法;名词用做一般动词,使动和意动用法以及做状语。古汉语词类活用的现象中,最值得注意的是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此外,名词用如一般动词和用作状语的现象也很常见。使动用法:是指谓语动词使宾语具有什麼样的特点意思,它用一种动宾式来表达兼语结构的内容,使结构显得简练。在上古兼语结构很罕见。意动

4、用法:是指谓语具有认為宾语怎麼样或者把宾语看作什麼的意思。凡是由意动词构成的句式都是以主谓词组做宾语的句式。可变换為“以-----為-------”或“把------看作------”。二者的区别在於使动用法是宾语客观上发生了变化,意动用法是宾语客观上没有发生变化而主语主观上认為它发生了变化或者对待的方式有所改变。下面分别加以介绍。一、使动用法使动用法是指主语所代表的人物并不施行这个动词所表示的动作,而是使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施行这个动作,即谓语动词具有“使宾语怎么样、做什么”的意思。如《郑伯克段

5、于鄢》:“庄公寤生,惊姜氏”,句子中的“惊”,并不是说主语庄公本人吃惊,而是说使宾语姜氏受了惊吓。实际上,使动用法是以动宾结构的形式表达了递系结构的内容,用“动+宾”表示“使+宾+动”的意思。现代汉语一般不用使动用法,而是用递系结构来表示。使动用法中的谓语动词有的本来就是动词,有的本来属于形容词或名词。由于原来的词类不同,活用作动词时,它们所表示的语法意义也不完全相同。2、动词的使动用法古代汉语中,动词的使动用法多见于不及物动词。不及物动词本来不带宾语,用于使动时,后面就带了宾语。表示主语使宾语发

6、生该动词所表示的动作或行為。例如: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论语·季氏》夫子所谓生死而肉骨也。项伯杀人,臣活之。《鸿门宴》君将哀而生之乎?(柳宗元《捕蛇者说》)“来”“活”“生”本来都是不能带宾语的不及物动词,在这三个例句中全都带上了宾语,宾语分别有“之”和“死”(死者),它们的意思是“使宾语来、使宾语活、使宾语生”,而不是主语本身“来、活、生”。有时侯,不及物动词的后面不带宾语,但从上下文看,这个不及物动词仍然用作使动用法。如: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论语·季氏》这个“来”是“使远人来”的意思

7、。再如:养备而动时,则天不能病。……养略而动罕,则天不能使之全。《荀子·天论》“病”为使动用法,但省略了宾语“之”,下文几乎相同的句式中用了“使之全”,为递系结构,有兼语“之”,由此可知,“病”是“使之病”的意思。荘公窹生,惊薑氏。(左传•郑伯克段于鄢)项伯杀人,臣活之。(史记•项羽本纪)焉用亡郑以陪邻?(左传•僖公三十年)功曰:“良医也。”厚為之礼而归之。(左传•晋侯梦大厉)大车无棿,小车无杌,其何以行之哉?(论语•為政)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论语•先进)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同上

8、)养备而动时,则天不能病。——养略而动时罕,则天不能使之全。(荀子•天论)有时宾语被省略,参照前后句即知。如上例。及物动词用作使动的情况比较少,但也存在。及物动词本身带宾语,在形式上和用做使动没有区别,区别只在意义上。如:武丁朝诸侯。(孟子•公孙丑上)使动用法孟子将朝王。(孟子•公孙丑下)一般动词欲因此降武。(汉书李广苏建传)使动用法涉间不降楚。(史记•项羽本纪)一般动词以上两例形式上没有区别。為了区别二者,中古以后人们曾经把用做使动的某些及物动词改变读音(破读),但是不是所有的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