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汉语:词类活用

古代汉语:词类活用

ID:39632372

大小:1008.00 KB

页数:52页

时间:2019-07-07

古代汉语:词类活用_第1页
古代汉语:词类活用_第2页
古代汉语:词类活用_第3页
古代汉语:词类活用_第4页
古代汉语:词类活用_第5页
资源描述:

《古代汉语:词类活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词类的活用教学要求:切实了解动词、形容词、名词活用的类型,以及辨别的方法。结合精读文选的实际句例,加以解释,并做到准确今译。主要内容:介绍古代汉语词类活用的基本概念及其与词兼类的区别,重点介绍动词、形容词、名词的活用,并介绍古汉语词类活用的识别方法。使动用法意动用法名词用如动词名词用作状语词类活用的条件内容安排名词的活用名词作动词用(使动、意动、为动)名词作状语形容词的活用动词的活用数词的用法形容词活用如名词形容词用如动词(使动、意动)一般动词用如名词动词作状语,修饰动词使动用法一般用法、分数表示法确数和虚指活用为动词,作谓语用如名词、用作状语名词、动词、形容词 代词、数词古代汉语的

2、词类实词虚词副词、介词、连词、语气词。词类活用在古代汉语里,有些词可以按照一定的表达习惯而灵活运用,在句子中临时改变它们的词性和基本功能,这种现象,就叫词类活用。如:春风又绿江南岸词类活用和词兼类的辨别“甘其食,美其服。”——“食”为名词,食物。 “公赐之食,食舍肉。”——前“食”名词,食物。后“食”动词,吃。意思是,吃东西时把肉放在一边(不吃)。 “止子路宿,杀鸡为黍而食之。”——“食”为动词,使动用法,给……吃。“食”兼有名词和动词两种词性,属于词兼类。兼类:指一个词兼有不同词类的语法功能,这些功能的表现,是经常性的而不是临时的。因而这个词同时兼属不同的词类。词类活用和词兼类的辨别“从左右

3、,皆肘之。”——这句的“肘”本是名词,而在这个语言环境里活用作动词,表示“用手肘撞”的意思。但是这只是一种临时性的情况。动词的用法并没有成为“肘”的经常性的功能。所以这只是活用。“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荀子·劝学)活用:是在一定条件下,即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临时表现出来的某种功能。名词的活用名词的活用名词作动词用名词作状语名词用作一般动词名词用作使动名词用作意动名词的为动用法表示方位,处所,时间表示工具或依据、方式表示对人的态度表示比喻“像…一样”名词的活用(一)名词用作一般动词名词在以下七种语言环境中用如动词1.副词后面的名词用如动词。今京不度,非制也。(左传·隐公元年)晋灵公不君

4、,厚敛以彫墙。(左·宣二年)距关毋內诸侯,秦地可尽王也。(项羽本纪)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秦师遂东。(左传·僖公三十二年)2.代词“之、我”前面的名词用如动词从左右,皆肘之。(左·成二)公子怒,欲鞭之。(左·僖23)父曰:“履我!”(史记·留侯世家)翻译时一般可将活用为动词的名词译为一个状中结构,“肘之”——用胳膊肘撞击他。“鞭之”——用鞭子抽打他。“履我”——替我穿上鞋子。名词用作一般动词后妃率九嫔蚕于郊,桑于公田。(吕氏春秋·上农)魏地方不至千里……南与楚境,西与韩境。(战国策·魏策)请句践女女于王。(国语·越语)3.当名词不是作句中的主语和宾语时,它的前面和後面带上介词结构

5、,这个名词用如动词。但是,名词如果充当了句中的主语或动词的宾语,尽管它带上了介词结构,也不用如动词。君子于其所不知,盖阙如也。(论语·子路)遂置姜氏於城颍。(左传·隐公元年)名词用作一般动词4.连用的两个名词,其中一个有可能用如动词。上老老而民兴孝,上长长而民兴弟。(礼记·大学)黥布王淮南,彭越王梁。(汉书·贾谊传)大楚兴,陈胜王。(史记·陈涉世家)名词用作一般动词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荀子·劝学)子谓公冶长,可妻也。(论语·公冶长)寡人欲相甘茂,可乎?(史记·甘茂列传)5.能愿动词後的名词用如动词。名词用作一般动词6.连词“而”前後的名词在一定条件下活用为动词。孟尝君怪其疾也,衣冠

6、而见之。(战国策·齐策)三代不同礼而王,五代不同法而霸。(商君书·更法)不耕而食,不蚕而衣。(盐铁论·相刺)名词用作一般动词注意:当“而”连结的两项中,如果名词作了句中主语和动词宾语的,这个名词不用如动词,例如:鬼侯有子而好。(战国策·赵策)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论语·为政)名词用作一般动词7.特指代词“者”前,“所”後的名词用如动词。文王之囿方七十里,刍荛者往焉,雉兔者往焉。(孟子·梁惠王上)是以令吏人完客所馆。(左传·襄公31年)赵王之孙侯者,其继有在者乎?(战国策·赵策)名词用作一般动词名词的活用(二)名词的使动用法使动用法是古今汉语都存在的一种语言现象,只不过现代汉语的使动只存在于一

7、些形容词兼属动词的情况。如“端正党风”,“纯洁组织”、“丰富生活”等。古代汉语的使动更为普遍。动词、形容词、名词都可用如使动。名词活用作为动词的使动用法,是使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成为这个名词所代表的人或事物。应理解为“使之成为……”公式是:n(v)+o→使o成为n(v)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吾见申叔,夫子所谓生死而肉骨也。(左·襄公22)(晋杜预注:已死复生,白骨更肉。)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