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监护病房(icu)医院感染研究及护理干预

重症监护病房(icu)医院感染研究及护理干预

ID:11289082

大小:33.0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8-07-11

重症监护病房(icu)医院感染研究及护理干预_第1页
重症监护病房(icu)医院感染研究及护理干预_第2页
重症监护病房(icu)医院感染研究及护理干预_第3页
重症监护病房(icu)医院感染研究及护理干预_第4页
重症监护病房(icu)医院感染研究及护理干预_第5页
资源描述:

《重症监护病房(icu)医院感染研究及护理干预》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重症监护病房(ICU)医院感染研究及护理干预(罗江县人民医院四川罗江618500)【摘要】目的:探讨重症监护病房(ICU)医院感染特点及控制措施。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的方法,对228例ICU患者中的医院感染病例进行分析。结果:228例ICU住院患者中发生医院感染46例,感染率为20.17%,常见感染部位依次是呼吸道、泌尿道等;原因与侵入性操作增加、患者机体抵抗力降低、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医护人员医院感染意识不强等因素有关。结论:ICU病房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较高,应加强对重症患者呼吸道、泌尿道的护理干预,提高危重患者救治效果和护理质量。【关键词】重症监护病房ICU;医院感染;护理干预【

2、中图分类号】R717.0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1)09-0305-03本文对重症监护室收治患者中发生医院感染的46例进行调查,分析其感染的相关因素,并提出有效的护理对策,对降低和预防感染的发生有一定的实际意义。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228例均为重症监护病房的危重患者,发生院内感染患者46例,其中男27例,女19例,11年龄13~76岁。平均年龄45±2岁.脑出血11例,重度颅脑外伤18例,多发伤3例,多脏器功能衰竭4例,呼吸衰竭5例,脑梗塞3例,其他2例。1.2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根据医院感染病例登记表内容。1.3诊断标准:医院感染诊

3、断标准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2003年颁发的《医院感染诊断标准》,以医护人员的各种记录及检验结果为诊断依据。2结果228例患者发生院内感染46例,感染率20.17%,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感染最常见,占50.0%,其次为泌尿道感染,占13.0%,。接受侵入性操作的患者医院内感染明显高于无侵入操作的患者,其中机械通气患者相关下呼吸道染占57.5%,气管切开感染占30.4%。3讨论11我院重症监护病房收治病种多,患者多为重度颅脑外伤、多发伤、大量脑出血、多脏器功能衰竭等基础疾病严重,免疫功能低下,营养状况差、,加上糖皮质激素的使用、侵入性操作等,极易发生医院感染。在治疗过程中给予机械通气、

4、气管切开、留置导尿等侵入性操作,患者极易发生相应部位的感染。常发生于下呼吸道、泌尿道、血源性、外科伤口及长期受压的皮肤等。其中下呼吸道感染是最常见的ICU医院内感染。其次为泌尿道、胃肠道,与文献报道相似[1]。与以下因素有关:1.侵入性操作:鼻胃管。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医务人员是否无菌技术操作,尤其是医务人员手污染是引起医院感染的重要环节[2]。2。患者因素:(1)年龄≥60岁;(2)慢性阻塞性肺病(FEV1<60%);(3)免疫功能低下,营养不良;(4)意识不清;(5)有吸烟、酗酒不良嗜好者。3.误吸。4.环境因素:监护仪与医疗设备多,医护人员操作多,人员走动多,患者并发症多。病房

5、空气不流通,温度过高,湿度过大,通气不足,造成了人多菌株杂的环境。,吸痰过程发生飞沫四处播散。5.药物因素:(1)H2受体阻滞剂或止酸剂可导致胃液酸度下降,造成胃内细菌定植增加,胃内细菌逆向定植于口咽部、气道,再经直接吸入引起肺部感染。(2)ICU应用的抗生素多为最新且杀伤力最大的,抗生素的大量使用,杀灭了敏感的、非致病的口咽部正常细菌,从而失去了对致病菌的抑制,导制口咽部致病菌定植浓度增加。(3)免疫抑制药物、皮质激素可降低患者机体对外部侵袭的免疫力。各种广谱抗菌药物的大量使用,可抑制部分正常菌群生长,从而使某些真菌大量繁殖,形成菌群失调[3]。3.111对策:重症监护病房收治的患

6、者都具有病情危重、侵入性检查治疗较多、免疫功能低下等特点,入住重症监护病房后极易合并获得性细菌感染。如感染不能及时有效地控制,极易导致脓毒症和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的发生,危及患者生命。虽然重症监护患者本身诸多因素所致高感染率是无法干预的,救治中所必须进行的侵袭性操作也是不可避免的,但是针对感染因素采取积极的护理对策,仍是控制和减少感染发生的最佳策略。3.1.1严格落实消毒与隔离制度。3.1.1.1建筑设计的基本要求:ICU建筑设计要明确区分清洁区、半清洁区、污染区。要分设工作人员、患者、污染物通道。条件许可时设单人隔离间,完善洗手设施。3.1.1.2环境的消毒:地面、墙体

7、、门窗、柜、床,每日用含1500mg/L有效氯消毒液擦洗3次。地面有呕吐物、分泌物、血迹等污染应及时用2000mg/L有效氯消毒液擦拭。各室拖把和各类擦布分开使用,分类放置。定期进行通风换气,每天通风3次,每次15-30min。在冬、夏季均选择合适的时间通风换气,病室温度控制在22-25℃,相对湿度在55%-65%之间,每日紫外线灯照射消毒至少2次。有条件最好安装空气净化器或层流空气净化装置包括层流净化、自然通风和室内空气消毒(我院ICU已配置)。室内空气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