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博弈论视角分析企业诚信问题

从博弈论视角分析企业诚信问题

ID:11443061

大小:197.00 KB

页数:17页

时间:2018-07-12

从博弈论视角分析企业诚信问题_第1页
从博弈论视角分析企业诚信问题_第2页
从博弈论视角分析企业诚信问题_第3页
从博弈论视角分析企业诚信问题_第4页
从博弈论视角分析企业诚信问题_第5页
资源描述:

《从博弈论视角分析企业诚信问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前言众所周知,大至一个民族,小到一个人,诚实守信都是立身之本。在经济发展迅速的今天,诚信不仅仅作为道德衡量的标准,更被赋予了更加深广的经济学意义。美国经济学家福山认为,诚信是社会活动成本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诚信度的高低决定了经济组织的规模。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已经成为世界上经济发展速度最快的国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也在不断的完善和发展,在这个经济转轨的关键时期,对企业发展中诚信问题的讨论就显得十分必要。企业要诚信经营,不仅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消费者利益的客观要求,也是企业的必须承担的社会责任。但是,对于企业来说,经营的目的在于利润

2、最大化,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很可能以牺牲消费者利益和社会福利作为代价。不诚信往往可以降低成本,增加企业的销售利润,因此,部分企业为了达到短期自身发展的目的,往往不严格遵守诚信规则,偷工减料、以次充好、制假造假,欺骗消费者。据《中国青年报》报道,中国每年由于企业的不诚信,合同欺诈、产品质量差和制假售假所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已高达2000亿。诚信危机,已经成为阻碍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因此从企业出发关注经济生活中的诚信问题,揭示其背后隐含的经济学含义,并对当前的问题提出行之有效的解决措施便成为当务之急。本文从博弈论原理出发,对企业与

3、消费者、企业与企业、企业与政府之间的诚信问题展开博弈,并按照经济学研究的一般方法,以假设条件作为分析前提,进行模型的构建,通过数学推导得出结论:只有诚信经营才是企业发展的长久之计,政府监管时必须加大对不诚信企业的处罚力度。在文章的最后给出了可行的政策建议。一、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的博弈(一)完全信息静态模型下的讨论1.相关假设17一个决定诚信与否的企业所面临的市场环境是复杂的,为了便于分析,这里作如下假设。(1)在一次销售活动中,企业不诚信经营的利润大于诚信经营的利润。企业存在的目的就是为了追求最大利润,因此,高额利润也是企业不诚信经

4、营的根本动机。企业不诚信一般表现为偷工减料、以次充好、制假售假或售后服务差等等,这些也让我们有理由相信企业不诚信行为可以在一次销售行为中获得更高额的利润。(2)市场信息是完全的。不诚信经营的企业多数还是处在高度竞争的市场环境之中,加上现代社会信息发布快,信息渠道多,我们视之为完全竞争市场,信息是完全的,即消费者和企业对相互的特征与收益函数有着比较充分的了解。(3)只有企业和消费者两方参与博弈活动,且二者都是完全理性的经济人。(4)参与者在做出决策时,都把对方的决策看作是给定的,不考虑自己决策对他们的影响。(5)政府暂不干预。不是所

5、有的不诚信行为都有必要让政府进行干预,政府也往往由于人力、物力、财力等诸多因素,没有及时介入调查所有企业的销售行为,并且政府自身也会考虑监管的成本收益问题,因此这里我们假设政府暂时不干预。(6)企业与消费者做出决策时都不知道对方的行动,可以看作他们是同时做出决策的,即二者之间的博弈是静态的。1.模型的建立与分析求解依以上假设,可以建立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的完全信息静态博弈模型(不考虑时间因素的一次博弈模型)。设企业诚信经营是的利润为R,产量为S,单位价格为P,单位成本为C,则企业的一般盈利模型为:R=PS-CS同理,企业不诚信经营时,

6、利润模型为:R1=P1S1-C1S1其中,R1、S1、P1、C1分别表示企业不诚信时的利润、产量、单位17价格和单位成本。企业不诚信的主要表现有偷工减料、以次充好、制假售假等,其共同特点都可以降低成本,即C1

7、方面,消费者追求的是自己所得效用的最大化,其效用包括商品给自己带来的使用价值,也包括商品所满足消费者期望的程度。令消费者所得效用为U。若消费者从诚信经营的企业购得商品,显然U>0;若消费者从不诚信经营的企业购得商品,如果该商品虽不及诚信企业的高质量商品所带来的效用,但是尚可满足消费者的部分需求,并未给消费者带来较大的负面影响,消费者对该商品的预期也不是很高,那么该商品此时仍可以给该消费者带来正的效用,令之为U1,则U>U1>0;若消费者从不诚信的企业购得的商品给消费者带了很大的负面影响,比如损害了消费者的健康等,或者消费者对该商品

8、的预期较高,但该商品未能很好的满足消费者,这些情况下,商品给消费者带来的往往是负的效用,即U1<0。当然U1=0的可能性也是存在的,但因其概率太小,并且商品给消费者带来的效用本身就很难量化,本文中对此种情况不作单独讨论,与U1<0同样处理。图:1.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