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综合防治策略和配套技术

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综合防治策略和配套技术

ID:11524343

大小:25.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7-12

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综合防治策略和配套技术_第1页
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综合防治策略和配套技术_第2页
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综合防治策略和配套技术_第3页
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综合防治策略和配套技术_第4页
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综合防治策略和配套技术_第5页
资源描述:

《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综合防治策略和配套技术》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综合防治策略和配套技术内蒙古农业科技2011(5):76InnerMongoliaAgIiculturalScienceAndTechnology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综合防治策略和配套技术刘圣河(周宁县植保植检站,福建周宁355400)中图分类号:S5l1:S435.111.1文献标识码:C10.3969~.jssn.1007—0907.2011.05.037文章编号:1007—0907(2011)05-0076-01l主要症状典型症状:病株明显矮缩,叶子短小,僵直,深绿,根系呈黄褐色,不发达.须根少而短,高节位分枝,茎节部有不定根(气生根).上部叶片近基部叶面可见凹凸不平

2、的皱褶,发病初期叶背面的叶脉和茎秆上有蜡泪状大小l~2mm的纵向瘤状突起.早期为白色.后转黑褐色,病瘤产生的节位因发病时期不同而异,早期发病的病瘤在下节位,发病的时期越晚.病瘤产生的节位越高.不同生长期的水稻发病后症状有所不同.1.1秧田期症状病株心叶生长慢,叶子短宽,僵直,深绿,叶枕间距缩短,叶背面的叶脉有不规则白色瘤状凸起,后变成黑褐色.病株矮小,不抽穗.常提早枯死.1.2分蘖期症状本田初期染病的稻株,明显矮缩(约为正常株高1/2),上部数片叶的叶枕重叠,叶片短而僵直,叶尖略有扭曲畸形,主茎和早期分蘖尚能抽穗,但穗头难以结实或包穗,穗小,似侏儒病.1-3拔节期症状病株矮缩不明显,剑叶短

3、阔,僵直.中上部叶片基部可见纵向皱褶.茎秆下部节间和节上可见蜡泪状白色或黑褐色凸起的短条脉肿,抽穗时穗颈缩短.结实率很低.2发病原因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主要通过白背飞虱等害虫进行传播.病株本身不相互传毒.种子也不带毒,飞虱介体在病株上吸食汁液获得病毒后.终身带毒传播.但不会经卵传到下一代.3综防策略3.1领导重视.措施有力各级有关领导应把预防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工作纳入政府为民办实事的一项主要工作来抓.保证资金,人员,技术措施到位.力争把病害引起的损失控制到最低限度.3.2加强宣传力度.提高防范意识要利用有线电视,广播,墙报,印发资料,科技下乡等多种形式进行广泛宣传,普及病害的鉴别与综防技术

4、知识.力争做到家喻户晓.3_3组织协作攻关.资源共享.提高防控水平我国水稻主产区,大部分地处温带,亚热带.东亚季风范围内,属"两迁"害虫的主要分布区域.单季中稻区与大部分双季稻区的初传毒媒介(白背飞虱)主要由海南与广东,广西迁入而来,因此,海南与"两广"的白背飞虱发生量大小与带毒率高低是决定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是否发生流行的主要因素之一收稿日期:2011-08—273.4强化监测预报.及时指导防控植保部门应认真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加强对白背飞虱的迁入动态进行监测.有条件的科研部门要加强白背飞虱的带毒检测,为当地领导决策和农民防治提供科学依据.4综防技术要贯彻"预防为主.综合

5、防治"的植保方针.以农业防治为基础,保护利用自然天敌.采取"灭虫媒,断毒源","治秧田,保大田","治前期,保后期"的防控策略.对已发病的稻株目前尚无有效的防治药剂.防控技术措施主要为"选","健","避","治","调".4.1"选"——选用抗(耐)病良种据田间调查.水稻品种间对病毒病的抗病性差异较大.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发生严重的地区.要优先考虑种植抗(耐)病品种,并加强抗病品种鉴定筛选,加快抗病品种的选育和推广,各地区应不种或少种上年度在本地区较感病的品种(我区感病的品种有花优63,丰优6号,冈优527,两优培九,川优l2等),以防该病大面积发生流行.4.2"健"——推广健身栽培加强水

6、肥科学管理.福建农林大学谢联辉院士在防控技术上提出了"八加二"即"水,肥,土,种,密,保,管,工"加"气,光"的健身栽培技术措施4.3"避"——要因地制宜.适当提前播种期将水稻苗最感病时期(7叶前)避开一代白背飞虱迁入传毒高峰期.可明显减轻病害发生.推广防虫网覆盖育秧即播种后用830~m防虫网全程覆盖秧苗.避过白背飞虱迁入到秧苗上传毒危害.4.4"治"——药剂拌种要求在种子催芽露白后,用吡虫酮有效成分0.5g或lO%P~虫啉WP15~20g或噻嗪酮有效成分3g,与少量细砂土拌匀,再均匀拌入lkg种子(以干种子计重)即可播种;播种后loci,拔秧前5d,大田插后7d,选用高效低毒,速效加长效

7、治虱药剂防治,速效药有50%稻丰散,20%毒死蜱等.长效药有25%吡蚜酮,10%吡虫啉等.喷药时,秧田附近的杂草必须同时施药.本田分蘖期.一般每间隔20d左右喷药一次.用药间隔期与防治次数,要根据水稻品种抗病性,带毒虫量而定,如带毒虫量大,品种高度感病,应缩短间隔期,增加用药次数.要注意交替用药,延缓白背飞虱产生抗药性4.5"调"一是对发病秧田,要及时除去病株(集中埋入泥中);二是水稻移栽到大田20d内发现病株要及时拔除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