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季稻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综合防治技

单季稻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综合防治技

ID:16238359

大小:37.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8-08

单季稻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综合防治技_第1页
单季稻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综合防治技_第2页
单季稻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综合防治技_第3页
资源描述:

《单季稻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综合防治技》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单季稻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综合防控措施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是由迁飞性害虫——白背飞虱携毒传播,具有传播流行速度快、发生范围广、危害损失重,为害隐蔽等特点;2010年首次在本县发现,发病面积达0.5万多亩,重发田块丛发病率高达90%以上,产量几乎绝收。单季稻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发病流行与否,关键取决于南方白背飞虱虫源带毒率高低和迁入量大小。今年白背飞虱迁入早、迁入量大,初见期5月8日,与去年相同,5月21日灯下诱虫345只,到6月1日灯下止共诱白背飞虱1722只,去年同期仅19只,已出现三次迁入峰,分别为5/21、5/2

2、7、6/1日,如果迁入的白背飞虱虫源带毒率高,即会出现“落地成灾”之势,即白背飞虱迁入20-30天后田间稻苗出现“矮缩”灾害暴发。据分析,2011年我县单季稻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有发病面积扩大,危害程度加重,局部有大流行可能,对单季稻生产构成极大威胁,若防控不力会严重影响水稻生产安全。为此,各乡镇应高度重视,大力宣传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的防控知识,务必在每个村部、集镇、农药店等张贴防控技术资料,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全面提升稻农的防灾意识和控病水平。  一、发病症状  1、典型症状:(1)发病稻株叶色深绿,上部叶片

3、的叶面可见凹凸不平的皱折(多见于叶片基部);(2)病株地上数节节部有气生根及高节位分枝;(3)病株茎秆表面有1~2毫米大小乳白色瘤状突起,手摸有明显粗糙感;(4)瘤突呈蜡点状,纵向排列条形,早期乳白色,后期褐黑色;(5)病瘤产生的节位,因感病时期不同而异,早期感病,产生在下位节,感病期越晚,产生的节位越高;(6)感病植株根系不发达,须根少而短,严重时根系呈黄褐色或褐黑色。2.秧苗期症状:病株颜色深绿,心叶抽生缓慢,心叶叶片短小而僵直,叶枕间距缩短,植株矮小,后期不能抽穗,常提早枯死。  3.分蘖期症状:病株分蘖增

4、多丛生,上部数片叶的叶枕重叠,心叶破下叶叶鞘而出或从下叶枕口呈螺旋状伸出,叶片短而僵直,叶尖略有扭曲畸形。植株矮小,主茎及早生分蘖尚能抽穗,但穗头难以结实,或包穗,或穗小,似侏儒病。  4.抽穗期症状:全株矮缩丛生,有的能抽穗,但相对抽穗迟而小,多半包在叶鞘里,剑叶短小僵直;在中上部叶片基部可见纵向皱褶;在茎秆下部节间和节上可见蜡白色或黑褐色隆起的短条脉肿。5.田间的表现型:(1)枯死型:主要是为发病早的严重病苗,于水稻拔节和孕穗期陆续枯死。(2)万年青型:主要表现为矮缩病苗一直呈矮缩状,分蘖较多,不能抽穗,亦无

5、经济产量。(3)主要表现在部分矮缩病苗缓慢恢复生长,但生产量小,能抽出一些小穗,但稻株矮小穗短,千粒重轻,经济产量低。6.病毒基本特性:水稻南方黑条矮缩病俗称“矮稻”,是由白背飞虱带毒虫源传毒的水稻病毒病害,寄主范围:水稻、玉米、薏米、稗草、水莎草等。二、发生概况及特点   我县2010年已发现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的发生危害,发生面积0.5万亩,发病田块株病率达30-50%,重发田块丛发病率高达90%以上,产量几乎绝收。。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病毒于2001年在我国广东首次发现,2008年被正式鉴定为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

6、毒新种,随着病毒分布范围的扩大及越冬毒源大量的积累,病害逐年加重。水稻7叶期前为病毒侵染敏感期,且前期感病越早,危害越重。杂交稻发病一般要重于常规稻,田块间发病程度差异显著,由于主要由远距离迁飞的白背飞虱持久性传毒,且在水稻各生育期均能感病受害,因此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具有流行扩散快、监测防控难、潜在威胁大的显著特点。 三、发生趋势及原因分析    据近期病虫监测点调查结果,目前早稻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发生较轻,但根据病害流行特点、白背飞虱发生情况及水稻品种等因素综合分析,预计2011年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在我县单季稻

7、区将呈现快速蔓延态势,发生区域与发生面积进一步扩大,感病品种可能出现暴发危害,主要依据:   1.越冬虫源地毒源充足。3-5月份,白背飞虱的主要虫源地虫量较大,广东等地白背飞虱带毒率检测结果为2%左右;随着南方(毒)源地水稻成熟收割,白背飞虱将陆续迁入我县危害,将使本地毒源病毒不断增殖,单季稻获毒受害的可能性加大,病害流行的毒源条件满足。2.白背飞虱迁入高峰和水稻敏感生育期吻合。5月中旬以后,虫源将陆续迁移、繁殖、传毒,加之单双季稻混栽桥梁田多,因此单季稻秧田期获毒受害的几率很大,该病害发生处于上升时期,在耕作制

8、度、水稻品种没有发生根本改变的情况下,如气候条件无明显不利影响,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重发态势仍将延续。   3.抗病品种匮乏。由于该病毒出现时间不长,育种部门还没有将其列为育种对象;目前生产中尚未发现抗病品种,且缺乏抗病性鉴定方法,因此通过抗病品种控制病害流行缺乏基本条件。    4.栽培制度对病害流行有利。目前,水稻单双季混栽现象普遍存在,栽插期拉长,近年甜玉米、薏米种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