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加大对乱挖乱取现象的管理

关于加大对乱挖乱取现象的管理

ID:11731324

大小:30.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7-13

上传者:U-4627
关于加大对乱挖乱取现象的管理_第1页
关于加大对乱挖乱取现象的管理_第2页
关于加大对乱挖乱取现象的管理_第3页
资源描述:

《关于加大对乱挖乱取现象的管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关于加大对乱挖乱取现象的管理建议近年来,随着我县经济建设的不断发展,城乡一体化步伐快速推进,道路建设、工业生产及城市设施等各类基本设施建设的不断加快,工程建设用土急剧膨胀。我县一些地方乱挖乱取、破坏林地植被的行为较为严重,开山取土、办矿采石触目皆是,山脉受到破坏,自然生态环境失衡,危极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不但造成了这些地方严重的水土流失,还破坏了自然环境和景观,有些地方还带来了山体滑坡等安全隐患。乱取、滥挖山间绿地的现象,不仅破坏了国家土地资源,也破坏了林地植被。 如果以破坏自然、污染环境为代价来发展经济,那将是"吃祖宗饭,断子孙路", 必将遭到自然的惩罚。京剧西线、长石铁路、蔡家洲杭电枢纽等工程建设的全线启动,建设所需的土方量不断加大,基于我镇土地资源丰富,大部分的工程建设用土来源都是由我镇进行供应,但取土方随意乱挖、乱取的泛滥取土行为对我镇的生态环境却造成了极大的影响。一是对环境卫生的影响极大。取土方的乱挖、乱取不但破坏了原有的自然植被,影响生态平衡。而且在运输土方的过程中超载、超限,未进行任何遮盖,导致车辆经过时 四处撒漏,尘土飞扬,造成视觉障碍,不仅影响了环境卫生,对沿路的住户及过路行人、车辆的安全也造成了极大的隐患。特别沿路的居民、住户还流传着这么一句话。“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成了名副其实的水泥路”,可见,对住户的生产生活和出行造成了多大的不便。二是对公路路面的破损极大。步入乌山,除了高乌大道这条高规格、高质量的水泥路外,其它所有载重车辆经过的路面无一例外没有破损,其中损毁最严重包括梅石线、梅铜公路、铁宁公路、白乌线等县、村、组级公路。超载、超限车辆也成为了路面损毁的罪魁祸首。三是对周边群众的安全影响极大。众所周知,山地在整个生态系统中具有不可取代性的地位,保护山地,严禁乱挖滥取,是保护和改善我们生存环境的一项重要举措。取土方无序的乱挖、乱取,将山体挖成陡平的直角,甚至挖入地表平面以下近十米,形成一个大坑。这种不顾后果的行为已经对我们的生存环境构成威胁。如山体塌方、滑坡,一旦大雨暴雨,甚至发生泥石流等严重的自然灾害。这不仅对整个生态系统造成了严重破坏,也直接威胁到周别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为切实加强土地资源管理,严禁滥采乱挖山地,促进土地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有效保护自然生态环境,大力推进生态县城建设,特提出如下建议: 一是加强管理。成立相关的机构,应建立以政府为主导,城管、国土、安监、林业、交通等相关部门共同参与的长效管理机制,协调抓好开采取土、运输等一系列相关工作。坚持资源开发与环境并重,进一步加大执法和整治力度,对无序乱挖乱取及超载运营行为进行大力整治。二是加强宣传。既要使老百姓明白保护山体的重要意义,也要让他们知道山地一旦遭到破坏后所带来的严重后果。要使那些买卖土地者明白,如果一个人只顾眼前的一点利益,将会对环境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也会对子孙后代带来无法估量的损失。增强保护山体和合理开发土地资源意识。通过发布政府通告、悬挂宣传横幅、张贴宣传标语、散发教育资料和开展电视滚动信息宣传等各种活动和媒体,广泛深入宣传山体保护和土地资源合理开发的法律法规,增强干部、群众保护山体和合理开发利用土地资源意识。三是加强指导。开采取土,要科学合理的进行规划,并在规划等相关部门的指导下进行开采,按照“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并重,预防为主,防治结合”方针,合理选址、创新机制、完善政策,足额收取生态环境治理备用金,多元化落实自然生态环境治理措施,最大限度地减少取土开采对生态环境的污染和破坏。乌山镇人民政府2011年4月3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