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扎特c大调钢琴奏鸣曲教学心得

莫扎特c大调钢琴奏鸣曲教学心得

ID:11996641

大小:38.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7-15

莫扎特c大调钢琴奏鸣曲教学心得_第1页
莫扎特c大调钢琴奏鸣曲教学心得_第2页
莫扎特c大调钢琴奏鸣曲教学心得_第3页
资源描述:

《莫扎特c大调钢琴奏鸣曲教学心得》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莫扎特C大调钢琴奏鸣曲教学心得廖志坚莫扎特(WolfgangAmadeusMozart)1756年出生于德奥边境的萨尔茨堡,父亲曾任该城宫廷、教堂乐师,从小得到了良好的音乐训练和才能发掘,有音乐“神童”之称。他是“维也纳古典乐派”的杰出代表之一,作品范围几乎涉及所有音乐领域,是举世公认的音乐天才。下面就他的C大调奏鸣曲(K545)做一些教学上的探讨,期望有抛砖引玉之用。第一乐章:奏鸣曲形式,4/4拍,快板。本乐章为带再现部的二乐段,结构严谨、精致而富于逻辑性,其曲式结构分析如下:呈示部:第一主题1-12小节第二主题14-26小节发展部:29-4

2、1小节再现部:42-73小节第一乐章的精髓是“简单”“自然”和“歌唱性”,第一主题单一而完整的旋律,在dolce的气氛中进来,惋如一缕清风,轻柔地吹进人的心扉,令人心神怡悦,仿佛置身于一个殿堂之中,不容得有半点杂念,尤其是第4小节中的颤音要弹得要清晰可辨,不能含糊过去,后半拍可以“想长一点儿”,可以把第二拍颤音弹成五连音效果,要有唱歌一样的感觉,内心感觉和手指独立一样重要。5-10小节为快速流畅的音阶跑动,其节奏型是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要把下行的旋律音符即每小节的第一个音a、g、f、e、d弹得强调一些,并有<>的效果,左手休止符要干

18、净,这样才能把莫扎特泉水般的乐思表现出来。第二主题:先在高音区出现,似乎是由长笛吹出,其难点是短颤音。比较适合少年儿童演奏的效果是把它简化为波音的奏法,接下去高低音互相呼应,声部穿插要清晰可见,如高天流云,色彩斑澜,因而踏板使用要适度,不能一片轰鸣。25小节的长颤音对不少人是一个不小难题,这多半是因为基础不牢才会出现。练习时可以先弹稳左手的“阿尔贝提低音”,边弹边数1、2、3、4,然后右手加入,指法是3指开始,2指结束,然后进入结束乐句,转到属调G大调上,第一段结束。发展部第一小节,一个坚挺的八度G把调性转入同名g小调,紧接着是各种大小调音阶的

19、不断变化,让人目不暇接:31小节g旋律小调上行,g自然小调小下行;32小节A自然大调上行,d和声小音阶下行等,这种左右手穿插不停的变化,一直持续到第40小节,然后一个C7和弦把乐曲转入F大调,主题再现。再现部的主题几乎是第一主题的“原封不动”的重现,但却不知不觉巧妙地转到了F大调。练习中最难的地方是第50—53小节的左手主题再现。就这一处都可能把很多人拦在“山腰”上了,这个地方的左手跑动技术水平绝不亚于车尔尼299前半部分(No.25)的水平。从54小节到结束,几乎和第一段11小节开始往后的一样,不同的是这里是回到了主调C大调上,而第一段却“游

20、离”到C大调的属调G大调上。从这种“鬼斧神工”式的转调技术,可以从中隐约发现巴赫的影子。第二乐章:回旋曲形式,3/4拍,行板其曲式结构分析如下:A1--16小节,B17--24小节,A25--32小节,C33-48小节,A49--64小节尾声65—74小节第二乐章更像是一个室内乐章,G大调,充满了灵性,表现了作曲家天真无暇的内心世界,是天才音乐家童真的流露。左手通篇都是用阿尔贝提低音(Albertibass)伴奏,双手紧密无间,天衣无缝。这也是本乐章的弹奏技巧所在。B段左手分解和弦要匀称流畅,需弹出大提琴般的音色,从20小节—23小节,要把下行

21、旋律的音流弹清楚:

22、d#cb

23、ag#f

24、bag

25、aaa

26、。弹好这种音型要用手腕带,四个音用一次手腕提手动作,整个手腕,臂部的重量落在第5、4指上,掌心略朝外,避免1指过响,影响和声效果。第三乐段33--48小节是C段,A段主题的同名小调(g小调),接着频繁地转调(g小调→bB大调→C小调→g小调),音乐到这里仿佛进入了沉思的片段,或许是贫困艰难的生活触动了莫扎特的心。从41—44小节左手隐约的下行旋律:

27、agf

28、edc

29、#cde

30、ddd

31、,一定要交代清楚,紧接着45、46小节是这个乐段的高潮点,这两小节的音头bE和D要用身体的力气弹下去,弹出浑

32、沉厚重的效果,才能把作曲家的内心感受发泄出来。49--64小节,音乐又回到了开始主题A,平静温和的主题再次萦绕在我们耳边,渐渐进入尾声,第二乐章在平和的气氛中结束。第三乐章回旋曲形式,2/4拍,稍快板,单乐段,没有真正的第二主题,全乐章由一个主要动机:2/455

33、3044

34、2贯穿始终,本乐章活跃,充满动感,表达了作曲家天性不拘世俗、笑傲群英的性格,在曲式上也是突破常规,虽然我们能从中分出回旋曲的结构(A+B+A+C+A),但它更多却是音乐走向的多动性和跳跃感,对作曲家而言形式似乎是多余的东西。他更注重的是内心的坦露。第三乐章演奏上主要有两大难题

35、:一是乐章开始时的双手卡农(Canon)技术,三度的跳音和左手的附点音符,会给两手的准确接入带来一定的困难,相信通过慢练和分手练习,便能迎刃而解。真正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