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ID:1268099

大小:76.0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7-11-09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_第1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_第2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_第3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_第4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考点提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1)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  (2)十一届三中全会关于改革开放的决策  (3)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国有企业改革  (4)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  (5)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知识清单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  (一)起步(新中国成立到1956年):  1、一五计划(1953-1957年):   A、方针:优先发展重工业   B、成就:鞍山钢铁公司三大工厂、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沈阳机床厂和飞机制造厂建成投产。

2、   C、影响:开始改变我国的工业落后面貌,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初步基础。  2、三大改造(1953-1956年):   A、方式:    农业:组织农民成立合作社,走集体化道路    手工业:组织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资本主义工商业:采取“赎买”政策,进行全行业公私合营   B、意义:到1956年底,我国基本完成了三大改造,实现了生产资料由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社会主义经济体系基本建立。  (二)探索与失误(1956-1966年):  1、成功探索:   A、中共八大(1956年):正确分析了

3、当时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确定了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中共八大,是对我国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一次成功探索。   B、60年代初,国民经济调整:“八字”方针——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到1965年,国民经济调整任务基本完成,并在一些领域取得重大成就。  2、失误:   1958年,中共八大二次会议提出过渡时期总路线,即“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会后全国掀起“大跃进”的高潮,同时掀起人民公社化运动。  后果:“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违背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和超越了历史发展阶段,导致国民经

4、济出现混乱,1959-1961年我国出现了严重的经济困难。   教训:发展经济要按经济规律办事,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相适应。  (三)国民经济的劫难(文革期间):   A、文革期间国民经济的巨大损失:1966、1967两年内工农业总产值损失1000亿元。   B、1971年,周恩来着手恢复调整国民经济,到1973年,国民经济出现复苏局面。   C、1975年,邓小平的全面整顿:其实质是对文革全面纠正,国民经济出现回升状态。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  (一)伟大的历史转折——十一届三中全会  1、背景:

5、文革结束后前两年国民经济处于停滞状态,通过开展真理标准大讨论,确立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实现了思想大解放。  2、内容:  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抛弃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左”倾错误方针;做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在经济工作中实行改革开放的方针。  (二)经济体制改革:  1、内容:改革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环节;目的: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2、农村改革:   试点:1978年首先在安徽、四川的一些地区进行试点(内容:包产到组、包

6、产到户的责任制)。   作用:使农民对生产和分配有了自主权,克服了平均主义,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推广:得到中央肯定后在全国普遍推广,形成了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要形式的责任制。   配套改革:1983年改设乡、镇政府、村民委员会。   影响:农村生产力提高,农业生产得到巨大发展。  3、城市改革:   开始:1984年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中心环节:增强企业活力。   管理体制改革:政企分开,简政放权。   所有制改革:变单一的公有制为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体制。   分配

7、体制改革: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作用:调动了各方面的积极性,增强了企业的活力。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1、背景:国内:改革遇到阻力;国际: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社会主义运动遭遇挫折。  2、提出:1992年,邓小平同志南方讲话。  3、目标确立:十四大明确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  4、完善: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议》,确立基本框架。  十五大进一步完善:提出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

8、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5、作用:到21世纪初,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建立。经济增长速度增快、生产力飞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  1、经济特区  (1)概念:经济特区是指国家划出一定范围,在这里实行与其他地方不同的经济政策,如在吸引外资、减免税收等方面,给予特殊待遇,以此引进外资、外国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推动国家经济的发展。  (2)设立:深圳、珠海、汕头、厦门成为我国第一批经济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