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

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

ID:1269733

大小:126.00 KB

页数:15页

时间:2017-11-09

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_第1页
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_第2页
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_第3页
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_第4页
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被推荐人登记表姓名:杨卫专业:固体力学中国科学院学部联合办公室印制填写说明1.本登记表由被推荐人如实填写,并对所提供的材料负责。2.“在科学技术方面的主要成就、贡献”栏请以科技成果为线索填写,每项成果需填写:⑴本人在该成果中的主要贡献;⑵列出反映该成果中本人所作贡献的主要论著目录;⑶列出他人对该成果的主要引用和评价情况;⑷列出该成果所获奖项和专利情况。3.“承担国家级重大项目情况”栏仅限填写本人负责承担(包括已完成)的国家科技攻关计划、863计划、重大国防科研计划、国家重大基础研究发展规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等项目和课题(含重点基金)情况以及承担重要国

2、际科研合作项目情况。4.“重要奖项和专利获得情况”栏仅限填写省、部级二等奖以上、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科技进步奖、国家技术发明奖以及国际重要奖项和发明专利。5.“发表论文、著作情况”栏中CSCD系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建立的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的缩写。6.“国内外学术团体任职情况”栏国内限理事会或专业委员会负责人,国际限理事会或专业委员会委员。7.请附以下附件材料:⑴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以及侨居他国的被推荐人中国籍身份证件复印件;⑵10篇(册)以内有代表性的论文、研究技术报告和著作,并标出主要贡献的相关段落;反映主要贡献的其他论著中相关段落的复印件;⑶全部论著目录;⑷论著

3、被收录、引用情况的检索证明;引用和评价情况相关段落的复印件(注明出处);⑸获奖证书和专利证书复印件;⑹在国内外学术团体和国际重要学术刊物任职情况的证明材料复印件;⑺在国际重要学术会议上做特邀报告的邀请信或大会日程等证明材料。—15—姓名杨卫性别男国籍中国证件名称名称及编号身份证110108540216893民族汉族党派中共党员出生日期1954年2月16日出生地北京市籍贯北京市专业固体力学专业技术职称教授工作单位与职务清华大学工程力学系系主任单位地址北京清华大学工程力学系邮政编码100084联系电话62782642传真62781824电子信箱Yw-dem@tsinghua.ed

4、u.cn主要学历(自大学起):起止年月校(院)、系及专业学位1973.9至1976.12西北工业大学、材料与热加工系学士1978.9至1981.4清华大学、工程力学系硕士1981.9至1984.11美国普罗维登斯、布朗大学、工学院博士—15—主要学术经历:起止年月单位职务与职称1985.1至至今清华大学工程力学系系主任教授(89年起)1993.12至至今破坏力学教育部开放研究实验室主任1978.5至1981.9清华大学机械工程系教师1976.12至1978.5江西省景波机械厂工艺员2000.10至2001.3日本东京工业大学国际合作讲座客员教授1998.1至1998.4美国普

5、林斯顿大学客座研究员1996.10至1997.2台湾大学特案研究员1995.6至1995.10美国加州大学客座研究员1993.10至1993.11加拿大舍布鲁克大学NSERC邀请学者1993.7至1993.10美国加州大学客座教授1990.7至1990.10美国布朗大学客座教授1988.6至1988.9法国格勒诺贝尔大学法国教育部客座教授1987.8至1988.5英国谢菲尔德大学英国皇家学会邀请学者—15—一、在科学技术方面的主要成就、贡献(限3000字以内)我近年来的学术活动集中于宏微观破坏力学领域,在宏微观断裂、细观塑性理论与材料损伤、力电耦合失效三方面取得了系统的学术成

6、就。一、宏微观断裂1、与Freund首先得到准三维裂纹尖端场的解析解,确定裂尖三维区的尺度为板厚的一半。结果为加州理工学院Rosakis等、休斯敦大学Ravichandar的光测力学实验证实,并为麻省理工学院的大规模有限元计算所肯定。该判据成为裂纹尖端场的光测有效性之准则,被SCI引用39次,并在Riedel的专著《高温断裂》中成段引述。该工作参与获得88年度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一等奖。2、我等关于动态分层的论文(英国皇家学会会刊A辑,1991年)首次得到分层裂纹在下瑞利波速扩展时仅需输入有限的能量,否定了剑桥大学Willis关于裂纹扩展速度无法逾越下瑞利波的原有结论,被SCI引

7、用62次。论文发表后两年,Rosakis领导的加州理工学院航空实验室用实验确证了分层裂纹速度可超过下瑞利波,引发了近年来不断刷新断裂速度记录的实验。Kavaturu等评价(ExpMech,1998年,219页)“杨等的工作是揭示双材料中跨音速裂纹扩展的理论可能性的首次解析研究”。西冈俊久指出“杨等在其解析研究中建议界面裂纹可高于下瑞利波的速度扩展。这些工作激发了超高速界面断裂的研究”(国际计算工程与科学大会特邀报告)。在第一篇跨音速断裂实验的论文中(JMPS,1993)引述杨卫等的论文十余处。受实验进展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