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作业,李约瑟难题

物理作业,李约瑟难题

ID:13721574

大小:29.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7-24

物理作业,李约瑟难题_第1页
物理作业,李约瑟难题_第2页
物理作业,李约瑟难题_第3页
物理作业,李约瑟难题_第4页
资源描述:

《物理作业,李约瑟难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李约瑟难题”的探讨——为什么近代科学没有产生在中国因著有《中国科学技术史》而享誉中外的英国学者李约瑟于1994年在重庆的一次演讲中指出:“作为一个整体的现代科学没有发生在中国,它发生于西方—欧美,即欧洲文明的广大范围,这有什么原因呢?我以为必须找出这个原因,因为如果我们不了解它,我们关于科学技术史的观念就处于混乱之中。如果我们不了解,也就没有多少希望掌握未来。”这就是著名的“李约瑟难题”。对于这一难题,李约瑟给出了自己的解答:一是中国没有具备宜于科学成长的自然观;二是中国人太讲究实用,很多发现滞留在了经验阶段;三是中国的科举制度扼杀了人们对自然规律探索

2、的兴趣,思想被束缚在古书和名利上,“学而优则仕”成了读书人的第一追求。李约瑟还特别提出了中国人不懂得用数字进行管理,这对中国儒家学术传统只注重道德而不注重定量经济管理是很好的批评。众所周知,1400年以前,中国的科技水平领先于欧洲,科技交流的主体是从亚洲移向欧洲的,这是所有研究科学技术史的人所公认的事实。在中国明代之前,300多项世界性重大发明中,中国就占了175项。特别是古代的四大发明,在人类科学文化史上留下了灿烂的一页,曾造福于全世界,推动了全人类历史的前进。《马克思恩格斯全集》里这样说,中国的四大发明在欧洲近代文明产生之前陆续传入西方,成为资本主义

3、发展的必要前提,为资产阶级走上政治舞台提供了物质基础。然而,影响世界文明进程、使西方社会发生沧桑巨变的四大发明并未在它的故乡本土产生革命性的作用。在震动了西方的“两次科学革命”和伴随而来的产业革命面前,中国无动于衷。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近代科学没能在中国产生呢?首先是自然环境因素。中国近代以来之所以技术没有继续发展,跟中国所处在的地理环境有很大的关系。中国的地理格局是,东临茫茫大海,这是古人难以逾越的海洋;西北部是茫茫沙漠,无垠戈壁;而西南耸立了世界屋脊——帕米尔高原、青藏高原和纵贯南北的横断山脉。这些大海,高山,沙漠作为自然屏障,为中国提供了一种隔绝

4、机制,导致了中国文化由此获得了独立发展的环境,同时亦缓解了外来力量的致命袭击。也正是由于这样安全封闭的地理环境的先天因素,中国自古代就能长期形成并保持自身发展系统。然而,这样的环境是不利于自身快速竞争发展的。这种环境产生了两种效应。正面效应能是中国更系统地发展,而负面效应同时让新观念难以传播,难以推广并成为社会风潮。举例而言,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张衡对天文学方面的研究其实有着巨大的成果与成就,但这些如四大发明仅仅残留于技术层面(正面效应的结果),却没能在社会形成科学风,形成强有力的理论系统(负面效应的结果)。反观西方地理环境,而西方文化发源地希腊是开放的

5、海洋性地理环境,人们需要长期与恶劣的自然做斗争,因此养成了西方人民探索自然征服自然的科学传统,开放的地理环境又使他们与外界多有往来,造成了工商业的发达。就是由于地理环境被迫使其中的人民形成了探索及开放的精神与性格,而对外贸易的需求同样也是西方快速发展科技的重要催化剂。从地理环境的角度而言,西方所处的冒险环境比中国所在的较为安逸的环境更有利于科学技术的发展。其次是社会制度原因,包括政治体度和经济体制,科学研究制度,人才选拔的科举制度等。第一,政治体制。李约瑟认为,中国是“官僚体制”,而欧洲是“贵族式封建体制”,这种制度有利于商人阶层的产生,当贵族衰落之后,

6、资本主义和现代科学便诞生了。中国的官僚体制最初适宜于科学的成长,却阻碍了重商主义价值观的形成,所以它没有能力把工匠们的技艺与学者们发现的数学和逻辑推理方法结合在一起。因此,在现代自然科学的发展过程中,中国没有成功地实现从达·芬奇时代(经验型试错)向伽利略时代(现代科学)的过渡,或许根本就没有这个可能。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存在的目的是抑制危及君主统治因素的发展,维护君主在政治经济领域的绝对利益。中国的中央集权具体是通过一个保持流动的非世袭的官僚阶层来实现,君主(皇帝)是国家的人格化代表,也是官僚阶层的最高责任人,儒家学说作为伦理标准是选拔和录用官僚的依据,官僚

7、政治的运转也很大程度上依照这一伦理标准而不是法律或制度,所以私有财产得不到稳定的认可,财富的积累被政府有意识地加以阻拦。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在成功的维护君主统治的同时,也有效抑制了贫富分化,维持了社会发展的简单均衡,阻碍了现代市场经济制度在中国的形成,最终也导致了近代中国科学技术发展的落后。第二,经济体制。在中国封建社会中,自然经济一直占主导地位,个体农民、封建地主、皇族经济,都是对内自给自足,对外与世隔绝的。农业经济的自给自足使得中国人缺乏创新的欲望和动力,古代的中国发明也是建立在农耕文明的基础上,很多的研究就是为了满足农耕生活的需要。为人本身这一性

8、质,决定社会只能维持周而复始的简单再生产,不会进行累进的扩大再生产。农业生产年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