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学-教学课程大纲

中医学-教学课程大纲

ID:14171109

大小:72.5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8-07-26

中医学-教学课程大纲_第1页
中医学-教学课程大纲_第2页
中医学-教学课程大纲_第3页
中医学-教学课程大纲_第4页
中医学-教学课程大纲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医学-教学课程大纲》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郑州中原医学专修学院中医学专业教学课程大纲一、课程简介郑州中原医学专修学院开设中医专业的目的和要求是:掌握一定的中医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中医的精华、整体观和辨证论治。能初步运用中医理论和中药知识以及针刺、艾灸等方法来防治常见病、多发病。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在重点介绍中医、中药、针灸理论体系的同时,还扼要介绍用现代科学方法研究中医药的成果,为学生今后从事中西结合工作打下初步的基础。二、总体要求通过学习要求学生:1.掌握和理解中医的精华:整体观和辨证论治。2.掌握中医的四诊合参。3.初步掌握常见病的中医药及针灸的防治。4.做到理论联系实际,能把中医知识与西医知识

2、结合起来,运用于临床。三、考核要求按照掌握、熟悉、了解三个层次的不同要求进行考核。理论课考核占80%,见习课考核占20%。考核题型:名词解释、填空题、问答题、病例分析。第一章导论学习目的和要求认识中医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的深远意义,了解中医学理论特点,继承和发扬中医学遗产,为中西医结合工作打下基础。掌握中医学的精华:整体观念与辨证论治。熟悉现代中医学的发展和展望,西医院校学生学习中医的重要性。了解中医学的历史沿革。课程内容一、重点讲解中国医学具有鲜明的整体观念,强调人体内部是一个整体及人体与自然的关系,确立辨证论治的诊治原则。二、一般讲解中国医药学的起源,简要说明原始保健

3、知识和医药技术的萌芽积累阶段,医学理论体系的确立,主要体现在《内经》。三、介绍治疗方法的丰富及临床医学的历史发展概况,介绍《伤寒杂病论》、金元四大家、温病学派和外科、伤科、妇科、儿科、五官科、针灸等专科以及《本草纲目》的贡献。四、介绍现代中医学的发展和展望,从中医学的展望说明西医院校学生学习中医学的重要性和实用性。考核知识点中医学的基本特点(整体观念与辩证论治)。考核要求一、掌握整体观念与辩证论治的概念。二、了解中医典籍对中医理论体系形成的意义。三、了解中医预防医学的思想及措施。-11-复习思考题一、什么是中医的整体观念?二、何谓辩证论治?第二章阴阳五行学说学习目的和要

4、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阴阳学说是古代医学哲学思想,它具有朴素的唯物主义内容和辨证因素。它基本上反映了客观事物对立统一的一般规律,要求理解阴阳学说的基本规律,了解五行学说的产生及其属性,理解五行在生理功能、病理变化以及诊治原则等方面的应用,了解五行相生相克和相乘相侮的基本理论及其在中医学上的具体应用。要求掌握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相互对立、相互依存、相互消长、相互转化)。熟悉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组织结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疾病诊断、疾病治疗、指导预防)。熟悉五行的生、克、乘、侮。了解阴阳及五行的一般概念及规律,说明阴阳、五行学说为中医学之理论基础。课程内容一、阴阳及

5、五行的主要内容。二、阴阳及五行学说在中医临床中的应用。考核知识点一、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可分对立、互根、消长、转化四个方面。二、五行的生、克、乘、侮。三、事物属性的五行分类(包括自然界与人体)。考核要求一、掌握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和阴阳之间的相互关系。二、熟悉五行的生、克、乘、侮。第三章中医学的正常人体观第一节脏腑学习目的和要求通过本节的学习,要求掌握脏腑的概念,掌握五脏的功能及与六腑的络属关系,掌握五脏的开窍、其华、在志、在体等。熟悉六腑的功能。了解脏、腑之间的关系。了解奇恒之腑的定义。课程内容一、五脏(心、肝、脾、肺、肾)的主要生理功能与系统连属。二、六腑(胆、胃、小

6、肠、大肠、膀胱、三焦)的主要生理功能。三、奇恒之腑的主要功能。考核知识点-11-一、五脏、六腑的功能。二、奇恒之腑的概念。考核要求一、掌握五脏的生理功能。二、掌握五脏的开窍、其华、在志、在体等。三、熟悉六腑的功能。四、了解奇恒之腑的定义。复习思考题一、心、肝、脾、肺、肾的生理功能是什么?二、简述胆、胃、小肠、膀胱、三焦的生理功能?三、为何说“脾为后天之本,肾为先天之本”?四、简述心、肝、脾、肺、肾的开窍、其华、在志、在体等。五、为什么说“上焦如雾、中焦如沤、下焦如渎”?第二节精、气、血、津液学习目的和要求通过本节的学习,要求掌握精、气、血、津液的来源与功能。掌握气的分类

7、及功能。了解精、气、血、津液之间的关系。课程内容一、精、气、血、津液的概念、来源与功能。二、精、气、血、津液之间的关系。考核知识点一、精、气、血、津液的来源与功能。二、气的分类及功能。三、精、气、血、津液之间的关系。考核要求一、掌握精、气、血、津液的概念、来源与功能。二、掌握气的分类及功能。复习思考题一、气的分类与分布如何?二、气的运动形式及功能?三、气与血之间的关系?第三节经络学习目的和要求-11-通过本节的学习,要求掌握经络的概念、组成及功能。掌握十四经脉的流注及走向规律。了解经脉与脉络的区别。熟悉经脉在生理、病理、诊断、治疗上的作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