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血化瘀通络法治疗小儿过敏性紫癜肾炎临床观察

凉血化瘀通络法治疗小儿过敏性紫癜肾炎临床观察

ID:15136247

大小:29.02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8-01

凉血化瘀通络法治疗小儿过敏性紫癜肾炎临床观察_第1页
凉血化瘀通络法治疗小儿过敏性紫癜肾炎临床观察_第2页
凉血化瘀通络法治疗小儿过敏性紫癜肾炎临床观察_第3页
凉血化瘀通络法治疗小儿过敏性紫癜肾炎临床观察_第4页
凉血化瘀通络法治疗小儿过敏性紫癜肾炎临床观察_第5页
资源描述:

《凉血化瘀通络法治疗小儿过敏性紫癜肾炎临床观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凉血化瘀通络法治疗小儿过敏性紫癜肾炎临床观察作者:袁斌,孙轶秋,樊忠民,吴波,刘光陵,李辉,孔飞,任辉杰,张永春【关键词】凉血化瘀通络法;丹芍颗粒Ⅱ号;过敏性紫癜肾炎过敏性紫癜是小儿常见病之一,本病由于较高的肾损害发生率而受到儿科界的广泛关注。我们在长期的临床实践过程中发现,凉血化瘀通络法能够较好地改善本病患儿的临床经过。2005年12月-2007年10月,笔者对以凉血化瘀通络为法的丹芍颗粒Ⅱ号治疗小儿过敏性紫癜肾炎的有效性进行了临床观察,现报道如下。1一般资料小儿过敏性紫癜肾炎诊断标准参考《小儿肾脏病基

2、础与临床》[1]中过敏性紫癜肾炎诊断标准。所有患儿均来源于2005年12月-2007年10月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和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儿科住院患儿。共60例,其中男33例,女27例,男女之比为1.22∶1。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31例,男17例,女14例;年龄4~15岁;病史最长2个月,最短76d;其中单纯性血尿和(或)蛋白尿型18例,急性肾炎型3例,肾病型10例。对照组29例,男16例,女13例;年龄4~15岁;病程最长2个月,最短者3d;其中单纯性血尿和(或)蛋白尿14例,急性肾炎型5例,

3、肾病型10例。2组在年龄、性别、病史、病情轻重方面无显著差异。其中发病前有上呼吸道感染22例,寄生虫感染10例,有进食鱼虾史7例,无明显诱因21例。2组患儿入组前均未接受激素和各种免疫抑制剂治疗。观察组:丹芍颗粒Ⅱ号,颗粒剂药物组成:水牛角1g,生地黄3g,赤芍1.5g,丹参2g,鸡血藤1g,小蓟1g,蝉蜕0.5g,甘草0.5g(相当于原药材:水牛角30g,生地黄10g,赤芍10g,丹参10g,鸡血藤15g,小蓟10g,蝉蜕6g,甘草3g)。5岁以下每日1/3量,6~10岁每日1/2量,10岁以上每日用全

4、量,每日分3次冲服。雷公藤多甙片1mg/(kg·d),分3次口服。潘生丁3~5mg/(kg·d),分3次口服。维生素C片2.0g,每日3次。对照组:强的松1~2mg/(kg·d),分3次口服。雷公藤多甙片1mg/(kg·d),分3次口服。潘生丁3~5mg/(kg·d),分3次口服。维生素C片2.0g,每日3次。2组均以2个月为1个疗程,有效病例观察3个疗程。丹芍颗粒Ⅱ6号:为配方颗粒,天江制药厂提供;雷公藤多甙片:江苏省美通制药有限公司生产,批号Z322021007;强的松片:浙江仙琚制药有限公司,批号H

5、33021207;潘生丁片:天津金世制药有限公司,批号H12020659;维生素C片:南京白敬宇制药有限责任公司,批号H32025834。观察期间有皮肤紫癜严重、瘙痒明显者用扑尔敏、葡萄糖酸钙;有关节痛、腹痛明显者,酌情对症处理。对患儿皮肤紫癜、腹痛、关节痛、浮肿、便血、血尿、精神、食欲、舌质、舌苔进行分级,每级1分,共4级,分别为0、1、2、3分,每周进行1次评分。疗效标准参考《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2]内“紫癜”、“水肿”的疗效评定标准。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1.5软件进行数据统计,计数资料采用χ

6、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非正态分布采用秩和检验。  3结果  3.12组临床疗效比较  (见表1)表12组患者总体疗效比较[例(略)]注:2组疗效比较,经Ridit分析,R1=0.431,R2=0.574,u=1.987>1.96,P<0.05  3.22组治疗前后总积分的变化6  治疗前2组症状、体征积分无统计学意义(t=-0.397,P=0.069),具有可比性。治疗2周时,2组积分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t=-5.11,P=0.000);治疗4周时,2组积分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Z=-

7、1.14,P=0.253)。结果见表2。表22组患者治疗前后症状、体征积分比较(略)  4讨论过敏性紫癜肾炎患儿患病率男孩是女孩的1.3倍,患病平均年龄在11岁左右,发病年龄稍靠后,这与方氏报道相一致,认为年龄>10岁是肾损害发生的高危因素[3]。而国外研究也认为年龄与过敏性紫癜肾炎的发生率有关,年龄越小,肾损害的发生概率也越小[4],这可能与婴幼儿免疫系统发育不成熟有关。《外科正宗·葡萄疫》载:“葡萄疫,其患多生小儿。感受四时不正之气,郁于皮肤不散,结成大小青紫斑点,色若葡萄,发在遍体头面,乃为腑

8、证,自无表里,邪毒传胃,牙根出血,久则虚人,斑渐方退。”《金匮要略》云:“风伤皮毛,热伤血脉……热之所过,血为之凝滞。”《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葡萄疫》中记载有“此证多因婴儿感受疠疫之气,郁于皮肤,凝结而成”;李用粹在《证治汇补》里曾说“热极沸腾发为斑……热则伤血,血热不散,里实表虚,出于皮肤而为斑”6。由此可见,本病发病基本病机为瘀热伤络。瘀热伤及肠络,导致腹痛、便血;瘀血痹阻关节,则关节疼痛、肿胀,活动受限;瘀伤肾络,热循经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