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凉山彝族毕摩作毕和苏尼施巫及其职能

浅析凉山彝族毕摩作毕和苏尼施巫及其职能

ID:15861155

大小:62.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8-06

浅析凉山彝族毕摩作毕和苏尼施巫及其职能_第1页
浅析凉山彝族毕摩作毕和苏尼施巫及其职能_第2页
浅析凉山彝族毕摩作毕和苏尼施巫及其职能_第3页
浅析凉山彝族毕摩作毕和苏尼施巫及其职能_第4页
浅析凉山彝族毕摩作毕和苏尼施巫及其职能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析凉山彝族毕摩作毕和苏尼施巫及其职能》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浅析凉山彝族毕摩作毕和苏尼施巫及其职能摘要:毕摩和苏尼是凉山彝族从事祭祀和巫术的古老的两类职业。毕摩和苏尼作为彝族的两大宗教职业者,他们的职责是“沟通神、鬼、人之间的关系”,他们都是从事信仰活动的专门人员,但他们也是有极大区别的。毕摩和苏尼的职责不同,毕摩作毕和苏尼施巫的内容、时间等也是不同的。本文从毕摩作毕和苏尼施巫入手,深入到他们的职能。综合分析凉山彝族毕摩和苏尼文化的现状及发展,为凉山毕摩和苏尼文化这一宝贵的民族财富保护和发展探究新路。关键词:毕摩,苏尼,作毕,施巫,不同,职能,作用一、凉山彝族的宗教信仰、祭祀与毕摩、苏尼的来源

2、(一)凉山彝族的宗教信仰与祭祀在长期的社会生活和实践中,彝族民间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信仰体系,他们在对待天地、日月、山川、动植物等的自然万物的崇拜中形成了万物有灵的自然崇拜,由于动植物的密切关系而形成图腾崇拜,由灵魂俯则形成祖先崇拜。以祖先崇拜为核心,集自然崇拜、图腾崇拜和灵物崇拜为一体的传统俗信是彝族民间宗教信仰的最主要表现形式。各种祭祀、巫术、逃卜、禁忌是其常见的信仰活动。(1)、彝族祖先崇拜在彝族的多种崇拜中,彝族的祖先崇拜是居于核心的。彝族人都是信灵说者,他们都认为其祖先死后灵魂是不灭的,并且祖灵与人们的吉凶祸福、贫富穷苦的关系是

3、最密切的。而安灵和送灵是彝族民间广泛流传且颇为重要的两大祭祖仪式。彝族祖先崇拜的思想基础是“三魂说”和“祖界”观念。彝族人普遍认为已故祖先具有三个灵魂。这三个灵魂各有不同的归宿,其中一魂守焚场或坟墓,一魂归祖界与先祖灵魂相聚,一魂居家中供奉的祖先继位上。而与“三魂说”密切相关的是“祖界”观念。祖界在各地彝族人的信仰中是本民族先祖发祥分支之地,是始祖笃慕和后世各代先祖灵魂聚集之所。在彝文文献《指路经》中描绘的祖界,在祖先灵魂的诸归宿中是最理想、最高的归宿。(2)、彝族的虎和鹰图腾崇拜彝族的虎图腾崇拜追述到原始社会母系氏族时期,人们出于对

4、动植物的一种特殊的亲近感,把某种动物或植物作为崇拜的对象。他们以自己信奉的图腾,作为本氏族的标志,甚至作为本民族的祖先。黑虎氏族是彝族远古先民,其最大的特点就是崇尚黑虎,即以黑虎为图腾,并且一直保持到现在。彝族人称虎为罗,在他们的姓氏中,常见的罗就表示他们是虎的后代。凉山州的地形多为高山地形,那里大山连着大山,在山崖上聚居着很多鹰。鹰总是翱翔与山顶与蓝天的连接处。身处封闭的大山深处的彝族人民渴望外面的大世界。鹰成了他们自由与理想的象征,也是大展宏图的英雄们的象征。(二)毕摩和苏尼的来源彝族作为一个多崇拜的民族,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也形成

5、了三观,三界观(即天界、地界、地下界)、万物有灵观、万物雌雄观。介于其认识和观念,构成了彝族人民的博大精深的核心文化毕摩和苏尼文化。作为一个有着自己宗教信仰的民族,在彝族的社会中普遍存在着本民族的祭司毕摩和实施巫术的巫师苏尼。(1)、毕摩的起源据彝文文献《勒俄特依》记载,苍天降下灵神果籽于下界,经过三年九世后,终于长成了杉树巨人,可是一直似人非人,不能成为人类始祖。直到阿居阿丛时代,山神得知并请毕摩祛除白、花、黑三秽后举行祭祀猪胛卜才能成为人祖。于是先后派遣豪猪、白兔、野鸡和蜘蛛作为使者去上界敬请斯乌毕摩,经过多次请求后,额比毕摩才同

6、意下界作毕,额比毕摩在屋后竹林中砍回三根神竹竿,做成神签、法笠、法扇,送给额阿孜三祖孙并带着一部叫《斯穆安甘》的经书来到了地界,为杉树巨人祛除了三遍三色秽,举行了祭祀猪胛卜后,于是地界有了雪族十二支,其中的一支便成了人类的始祖。(2)苏尼的起源要说苏尼的起源,它晚于毕摩,他是在民间形成并发展而来。最早的彝族宗教职业者是毕摩,后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彝族人的信仰等的多样化,慢慢的就分化出了苏尼这一彝族宗教职业者。于是毕摩和苏尼就成了彝族两大宗教职业者。二、凉山彝族毕摩作毕和苏尼施巫对比(一)毕摩和苏尼的涵义(1)毕摩的涵义:毕摩是彝语的音

7、译词,“毕”有“举行祭祀做法祝赞诵经”之意,“摩”为“有知识的长者”就是长老之尊称。毕摩就是掌天命神权的长老师人,是一种专门替人礼赞、祈祷、祭祀的祭师。毕摩的产生,最早可上溯到母系氏族社会,是彝族父系氏族公社时代的祭司和酋长。他们是祭司又是统治者,是氏族公社政治领袖,又是宗教领袖。从古到今,彝族民众都视毕摩为“智者”和“知识最丰富的人”。彝谚语说:“调解人的知识上百,兹莫(土司)的知识上千,毕摩得知识无数计。”毕摩作为天地之间、人神、人鬼之间的媒介,在彝族古代经籍诗学的兴起和发展中,在社会文化职能、在行驶神权等方面发挥着极大的作用。作

8、为彝民族自源文字的创作者和执掌者,毕摩是彝族社会的知识阶层和彝族文化的集大成者。(2)、苏尼的涵义:苏尼也是彝语音译词,“苏”意为人,“尼”指作法事时的特异情状。苏尼多为驱鬼,苏尼通过一系列怪异的动作进行驱鬼,一般是人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