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有效学习材料的解构与重构

对有效学习材料的解构与重构

ID:16275019

大小:43.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8-08

对有效学习材料的解构与重构_第1页
对有效学习材料的解构与重构_第2页
对有效学习材料的解构与重构_第3页
对有效学习材料的解构与重构_第4页
对有效学习材料的解构与重构_第5页
资源描述:

《对有效学习材料的解构与重构》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对有效学习材料的解构与重构--------------------如何选择和使用学习材料“材料引起学习,材料引起活动”。学习材料是学生解决数学问题、获得数学知识、提高数学能力的基本载体,是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验数学价值的重要资源。教学中,组织不同的材料或对相同的材料的不同组织,学生经历学习的过程就截然不同,学习材料的选择与使用往往会影响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数学能力的形成。为此,如何选择和使用有利于学生思维投入的学习材料是数学教师要思考的问题,也是课堂教学中教师不好把握的地方。下面凭借具体的课例对有效学习材料进行解构和重构:对有效学习材料的解构1、

2、活用教材,拓展资源。案例1、《100以内数的认识》学习材料的选择(课件展示教材学习材料)本节的教材首先呈现的是一幅“草原牧羊图”,试图让学生通过数数感知100,再通过数花生、方块等认识100以内的数。假若教师直接让学生数“图片上的羊”,来感受100的数值不是很直观。为此,一位教师对教材作了适当调整:教学过程如下:师:我们班有多少位小朋友,哪位孩子能领着大伙数一数。(边点边数,数到65)师:刚才数人数时数到了65,还能接着数吗?(叫了几位学生往下数,最后全体学生一起往下数,数到100)师:请你看一下你桌上的小棒或小豆子,你估计大约有多少?(同桌两人,一人是小

3、棒,一人是豆子)生:100.85.68.23(四名学生回答)师:小朋友到底估得准不准,怎么办呢?生:数一数。师:用你喜欢的方法数一数。(学生数数)师:你数出来的数与你的估计接近吗?接近的请举手。师:请每位小朋友想一想,怎么样能是别人一下子就能数出来/?可以利用桌上的小袋子或牛皮筋。7(学生操作活动:有的学生10粒10粒一包,有的学生10根10根一捆,有的学生5粒5粒一包,有的学生4根4根一捆)师:(展示部分学生作品)你觉得哪幅作品数起来最方便?生:第一位同学10粒10粒一包,4包就是40粒,还有3粒,就是43粒。生:第二位同学10根10根一捆,5捆就是50

4、根,还有7根,就是57根。师:你喜欢这样的方法吗?用这样的方法摆一摆。师(通过大屏幕呈现一为学生的作品,53粒豆子):有几个10?5个10和3个1合起来是多少?师:(小棒呈现6个10和4个1)合起来是多少?师(又放上9根小棒)你能接着往下数吗?师:你想个办法使72看起来更清楚吗?师:下面,我报一个数,你往下数5个数。(教师先后报76、87、93)揭示课题:100以内数的认识。教师从数学生人数开始,初步感知100;在通过数小棒、豆子等操作活动,来理解100以内各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体会满十进一的进位制和数位的意义,在估数、数数活动中培养学生的数感。最

5、后教师再呈现“”草原牧羊图巩固知识。这样处理学习材料,更有利于学生开展操作活动几理解知识,有利于联系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提高学生探索发现的兴趣。只有学习的材料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相联系时,才能激发学生学习和解决数学问题的兴趣,数学才是活的,富有生命力。案例2:《两位数加一位数》学习材料(课件展示教材学习材料一年级下册)本节教材主要教学目标是引导学生探索理解“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计算方法。教材呈现了开联欢会的部分场景,由学生身边的活动实例引出计算问题,使计算教学蕴涵丰富的现实背景,并将计算教学与解决问题紧密结合。一位教师对教材提供的学习材料进行了调整,组织

6、了猜年龄的活动,用师生的年龄来引出算式,课堂看起来很热闹。教学片段:师;小朋友今年几岁了?生:我今年8岁。7生:(李明)我9岁。师:你们猜猜老师今年几岁了?生:26岁、40岁、30岁。师:你们想不想知道老师到底有几岁?生:齐喊想。师:我告诉大家吧,我今年35岁。师:我现在想知道,我和李明的年龄加起来一共是多少岁,你们会列算式吗?生:35+9仔细分析,我觉得这样的调整不是很恰当,最主要的问题是这样引出的算式35+9的实际意义不大,因为教师与一位学生的年龄和在生活中没有很大的实际意义,缺少了解决实际问题的价值,而教材中通过计算24+9解决的是联欢会上全班每人一

7、瓶水够不够的问题,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因此,我们使用教材的学习材料时,首先要分析、理解学习材料的内涵,再根据实际情况考虑是直接用教材中的学习材料或另选选学习材料。1、充分挖掘,合理呈现案例3:《百分数的应用》学习材料的使用新课导入阶段:(现在来教学,就可以改成北京奥运会中国和其他国家金牌数的统计表)多媒体出示材料;北京申奥第二轮的票情况统计图。北京56票,多伦多22票,巴黎18票,伊斯坦布尔9票。师:(设疑)北京申奥成功后,很多报纸、电视评论“北京得票数遥遥领先”,这是为什么?(学生回答)师:老师也有一种比较方法,用北京得票数与多伦多比,可以求“北京得票数

8、比多伦多多百分之几”。反过来可以怎样提问?生:(多伦多得票数比北京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