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基本知识()

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基本知识()

ID:16951697

大小:4.01 MB

页数:56页

时间:2018-08-26

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基本知识()_第1页
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基本知识()_第2页
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基本知识()_第3页
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基本知识()_第4页
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基本知识()_第5页
资源描述:

《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基本知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基本知识1第一节医院感染病人在入院时不存在,也不处于潜伏期而在医院内发生的感染.同时也包括在医院内感染而在出院后才发病的病人。标准无明确潜伏期的感染,规定入院48小时后发生的感染为医院感染;有明确潜伏期的感染,自入院时起超过平均潜伏期后发生的感染为医院感染定义2从定义中我们可以看出:1、关注人群:住院病人、医院工作人员2、地点界定:发生在医院内3、时间界定:住院期间、出院后一个月甚至一年。3外源性感染(交叉感染)(可以预防)内源性感染(自身感染)(不可避免)医院感染4传播途径易感人群传染源医院感

2、染的三要素(感染链)5染感院医传播途径接触传播空气传播血液/体液传播6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医院感染面临挑战易感人群日益庞大复杂的感染源各种植入潜伏期、定植、携带抗菌药物的使用复杂的感染器械侵入性操作医院感染71.根据感染发生的部位,医院感染分为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血液系统、腹部和消化系统、中枢神经系统泌尿系统、手术部位、皮肤和软组织骨关节、生殖道、口腔以及其它部位的感染等。82.根据病原体的种类可将医院感染分为细菌感染、病毒感染、真菌感染、支原体感染、衣原体感染及原虫感染等,其中细菌感染最常见9有些监测主要还是“结果

3、”的监测:---医务人员手指带菌状况监测---手术部位感染的发病率---医院感染发病率第二节医院感染监控 由关注结果的监测转向关注过程的监测10由关注结果的监测转向关注过程的监测真正意义上的“过程”的监测还很少:即对“病人的照顾实践”过程的监测,发现问题,及时采取干预措施解决问题一切活动的安排要有利于“增加病人和医务人员免受医院感染的安全性,减低医院感染发病率”11环境卫生学监测的理念改变过去要求每月对医院各临床科室的空气、物体表面和医务人员的手表面进行监测。新的理念经流行病学调查,怀疑病原体来自环境。进行科学研究时。

4、改变清洁措施需要进行质量控制时。停止常规监测(遗憾)12监测要求的改变零宽容监测数据的要求感染率:100张床以下<7%;100-500<8%;500以上<10%。漏报率:<20%现在的要求过去的要求13感染控制新观念零宽容(ZeroTolerance)2007年第34届美国医院感染年会(APIC)上提出14“零宽容”“零宽容”是指我们对待每一个医院感染都要当作它永远都不该发生那样去追根溯源15“零宽容”的意义“零宽容”意味着发生了可预防的HAIs不再是“可接受”的;仅仅低于国家平均感染水平并不足够好“零宽容”不仅意味着

5、降低“率”,更在于尽可能避免每个可预防HAIs案例的发生“零宽容”并不意味着惩罚那些发生了无法预防的HAIs的医疗机构“零宽容”并不意味着惩罚那些因条件有限而无法遵从感染控制措施的医疗团队16无菌技术(aseptictechnique)是指在医疗、护理操作过程中,防止一切微生物侵入人体或防止无菌物品、无菌区域被污染的技术。其目的是保持无菌物品及无菌区域不被污染,防止病原微生物侵入或传播给他人。第三节无菌技术17无菌技术操作原则操作环境清洁、宽敞1.操作环境应清洁、宽敞、定期消毒2.操作台清洁、干燥、平坦、物品布局合理3

6、.无菌操作前半小时停止清扫工作、减少走动18物品放置有序,标志明显1.无菌物品必须与非无菌物品分开放置,标志明显;2.无菌物品不可暴露于空气中;3.无菌包外需标明物品名称、灭菌日期;4.无菌包超过有效期或受潮应重新灭菌;5.一套无菌物品只供一位患者使用一次。19操作中的无菌观念1.操作者身体应与无菌区保持一定距离2.取放无菌物品时,应面向无菌区;3.取用无菌物品时应使用无菌持物钳;4.手臂应保持在腰部或治疗台面以上,不可跨越无菌区;205.非无菌物品应远离无菌区;6.无菌物品一经取出,即使未用,也不可放回无菌容器;7.

7、避免面对无菌区谈笑、咳嗽、打喷嚏8.如用物疑有污染或已被污染,应予更换并重新灭菌。21灭菌(sterilization)杀灭或清除医疗器械、器具和物品上一切微生物的处理经灭菌处理的物品称为无菌物品22消毒(disinfection)清除或杀灭传播媒介上病原微生物,使其达到无害化的处理包括疫源地消毒、预防性消毒231.高度危险性物品(旧):凡需穿透皮肤、粘膜进入无菌组织的器材。需灭菌,首选压力蒸汽灭菌。高度危险性物品(新):进入人体无菌组织、器官、脉管系统,或有无菌体液从中流过的物品或接触破损皮肤、破损粘膜的物品,一旦被

8、微生物污染,具有极高感染风险,如手术器械、穿刺针、腹腔镜、活检钳、心脏导管、植入物等。医院用品的危险性分类242.中度危险性物品(旧):接触病人粘膜及破损皮肤的器材。需灭菌或高水平的消毒,最好用热消毒或选用性能良好的化学消毒剂。中度危险性物品(新):与完整粘膜相接触,而不进入人体组织、器官和血流,也不接触破损皮肤、破损粘膜的物品,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