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楼梯施工缝位置

浅议楼梯施工缝位置

ID:17075971

大小:17.35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8-27

上传者:U-5649
浅议楼梯施工缝位置_第1页
浅议楼梯施工缝位置_第2页
浅议楼梯施工缝位置_第3页
浅议楼梯施工缝位置_第4页
浅议楼梯施工缝位置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议楼梯施工缝位置》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浅议楼梯施工缝位置  摘要:本文由楼梯施工缝的施工规范以及楼梯施工缝上返“三步”的讨论,引出楼梯施工缝施工中存在问题,继而提出正确的处理方法,以规范楼梯施工缝施工措施,提高施工质量。关键词:楼梯施工缝;规范;位置;问题    0引言  在工程施工过程中有一个不成文但全国流行的“行规”:楼梯施工缝上返“三步”,即楼梯施工缝留置在楼梯梯段与平台交叉点向上三个踏步的位置。遍查有关资料,从无规范对此有过规定,但为什么执行同一标准的工程质量在全国各地执行时实体工程质量千差万别,而此要求却在全国东西南北如此一致呢?为此,我们从规范演变历史和其作用进行技术分析,以达到彻底消除陈规陋习,顺应技术发展趋势,提高工程质量的目的。  1各阶段规范对施工缝的要求  《钢筋混凝土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规定:第条施工缝的位置宜留在结构受剪力较小助便于施工的部位。柱应留水平缝,梁、板、墙应留垂直缝。   ①柱子留置在基础的顶面、梁或吊车梁牛腿的下面、吊车梁的上面、无梁楼板柱帽的下面;②与板连成整体的大断面梁,留置在板底面以下20~30毫米处。当板下有梁托时,留在梁托下部;③单向板,留置在平行于板的短边的任何位置;④有主次梁的楼板,宜顺着次梁方向浇筑,施工缝应留置在次梁跨度的中间三分之一范围内;⑤双向受力楼板、厚大结构、拱、穹拱、薄壳、蓄水池、斗仓、多层刚架及其它结构复杂的工程,施工缝的位置应按设计要求留置。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第条与上述内容几乎没有改变,直接引用。  《混凝土结构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施工缝的位置应在混凝土浇筑前按设计要求和施工技术方案确定。施工缝的处理应按施工技术方案执行。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施工记录。  条文解释:  混凝土施工缝不应随意留置,其位置应事先在施工技术方案中确定。确定施工缝位置的原则为:尽可能留置在受剪力较小的部位;留置部位应便于施工。承受动  力作用的设备基础,原则上不应留置施工缝;当必须留置时,应符合设计要求并按施工技术方案执行。  《混凝土结构施工规范》规定:  垂直施工缝和后浇带的留设位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①有主次梁的楼板施工缝应留设在次梁跨度中间的1/3范围内;   ②单向板施工缝应留设在平行于板短边的任何位置;  ③楼梯梯段施工缝宜设置在梯段板跨度端部的1/3范围内;  ④墙的施工缝宜设置在门洞口过梁跨中1/3范围内,也可留设在纵横交接处;  ⑤后浇带留设位置应符合设计要求;  ⑥特殊结构部位留设垂直施工缝应征得设计单位同意。  由上述规范的演变历史可以看出:GB50204-XX规范以前对施工缝设置有明确规定,总体思路是对横向结构施工缝要求留置在剪力较小部位,但均没有对楼梯进行专门规定。GB50204-XX出台后,取消了有关具体规定,而要求“按设计要求和施工技术方案确定”。GB50666-XX在大部分内容沿用旧规范的同时,亮点是提出了楼梯施工缝设置的问题,但其说法是“楼梯梯段施工缝宜设置在梯段板跨度端部的1/3范围内”,这里的关键词是:宜、端部、1/3范围内。也就是说从梯段1/3处至端部范围内均可以留置施工缝,没有强调剪力最小的跨中1/3范围。  2楼梯施工缝上返“三步”的来历   从技术发展的历史看,上述规范也基本反映了技术发展的历程,在上世纪80年代以前,我国的混凝土技术还处于起步阶段。当时的混凝土强度等级相当低,200号就算是“高标号”了,且当时混凝土性能相对很低,拌制还处于简单机械和人工相结合状态。由于实际情况,对于当时的住宅楼现浇楼梯来说,施工缝当然就是最重要的问题了,对于当时的砖混结构住宅建筑来说,一般层高也就在2800~3000之间,楼梯大多采用双跑形式,因此,“三步”正好是梯段板1/3位置。另一方面由于当时专业技术人员少,业务技能较低,对于规范详细内容理解并不完整,但大家都知道最常用的就是必须执行楼梯施工缝返三步是必须执行的铁律,通过现场管理人员把这一传统传承下来,类似如今不懂交规的人都知道不能撞红灯,以至于到现在都难以改变。  3楼梯施工缝的技术分析   楼梯施工缝上返三步,亦或现今有人解读为梯段中间1/3跨留置施工缝,一直被认为是质量最有保证的原因是该部位混凝土结构承受剪力较小,从实际情况看,其实混凝土抗剪力相对于钢筋来说很小,在现今混凝土性能已经与早期不可同日而语的时代,而从施工角度来说,施工缝留置在梯段板中间部位弊端极多:首先,在第一次支模时,由于是“上返”,无可靠地参照物和固定措施,完全靠工人自行测量、推导位置尺寸、标高、角度,操作难度很大,很容易出现偏差,一旦出现偏差,极易造成底板不平、构件严重变形的情况,对结构受力和外观都影响极大;其次,第二次支模时,要拆除部分已完成的模板才能往上支模,此过程时间很短,但楼梯构件一下子变成悬挑构件,极容易导致内部裂缝;第三,施工缝不好处理,接缝处的混凝土往往不密实或由于垃圾清理不干净形成夹渣。很显然,在此楼梯施工缝留设在梯段跨中是弊端远远大于利。GB50666-XX在大部分内容沿用旧规范,有抄冷饭嫌疑,即使对有“楼梯梯段施工缝宜设置在梯段板跨度端部的1/3范围内”说法,也易引起人们对上返三步的联想,显然是不严谨的。  4现实施工存在的问题  施工缝的处理应按施工技术方案执行。而一般施工技术人员均在施工方案中忽略此要求,对施工缝尤其是楼梯施工缝留置处理缺少明确要求和说明,也是导致现场的原因。部分质量监督人员缺少对规范的变化熟悉、了解,固执己见、思维僵化,而施工单位又碍于地位不能据理力争,导致其错误扩大,影响范围更广。  5正确的处理方法  建议在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方案时,施工技术人员要认真学习规范,从实际操作的角度编制详细的施工方案,建议将楼梯施工缝留置在梯段的端部的梁截面内,并在方案中明确处置方法,画出节点大样。如果相关部门决议不许可,也可适当调整设置在楼梯平台内,回避施工缝留置在梯段中间的问题。  6结束语   在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的今天,作为工程技术人员必须不断学习,了解新规范、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才能适应工程技术的发展,对一些传统的陈规陋习不能“入乡随俗”地一味迁就,而是要科学地应对解决。既可减少工人施工难度,也有利于工程质量的保证。  参考文献:  [1]崔福秀.探析楼梯施工缝施工处理技术[J].山西建筑,XX.  [2]孙柱升.楼梯施工缝设置位置之我见[J].建筑工人,XX.  [3]申东华.板式楼梯施工缝的留置方法[J].建筑工人,XX.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关闭